手術做了11個小時,醫生在她病肝裡發現幾十顆結石

日前記者獲悉,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市三醫院”)肝臟外科(肝移植科)在4月5日針對一例患有瀰漫性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例成功完成移植手術。

該患者右肝萎縮,左肝和尾葉為了代償右肝功能,增生到填充了原本的肝,導致肝臟旋轉90°,血管結構改變,手術難度極大。據介紹,這是市三醫院今年第25臺肝移植手術。

手术做了11个小时,医生在她病肝里发现几十颗结石

肝移植是最理想的選擇

44歲的彭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患有肝內膽管結石已經4年多,之前一直採取保守治療,靠打針輸液穩住病情。

今年1月,彭女士病情加重,因乏力、食慾差及小便發黃等症狀前往醫院就診,被確診為瀰漫性肝內膽管結石、肝硬化及慢性肝衰竭。檢查報告顯示,彭女士的總膽紅素高達200、300多(正常值為1.71-21),這說明她的肝臟功能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我國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率在4.7%左右,雖然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過取石手術取出結石,但對該患者而言,有多顆結石導致的瀰漫性肝內膽管結石,取石手術難以完全清除結石,容易復發,從而引起反覆發作的膽管炎、肝萎縮等情況,最後出現肝硬化肝衰竭,目前只能做移植,沒有別的辦法,不做會有生命危險。”市三醫院肝臟外科主任姜楠介紹。

右肝萎縮、肝臟旋轉90度,手術難度大

四年來,彭女士的多顆結石堵塞住了膽管,右肝(解剖學上將肝臟分為右肝和左肝)因為膽汁不通,肝內細胞失去活性,已經“萎縮到幾乎沒有了”。為了代償右肝的功能,彭女士的左肝和尾葉增生到把原本的肝填充了,使整個肝臟旋轉了接近90°。

肝移植手術需要沿著腔靜脈將病肝切下,但隨著肝臟的旋轉,彭女士的腔靜脈移位了,血管結構也因旋轉發生了改變。

“原本我們做肝移植,知道血管的位置在哪裡,該阻斷哪一條都很清楚。但是這個患者血管結構改變以後,跟普通的患者不一樣了,所以手術難度會比較高。”肝臟外科醫生李進軍說。

手术做了11个小时,医生在她病肝里发现几十颗结石

病肝裡發現幾十顆結石

“手術中發現操作空間很小,手術視野也受到很大影響,”姜楠在談到彭女士這臺手術的難點時說。“但是沒有辦法,只能一點一點地剝。”

原本人的肝尾葉會將腔靜脈包裹起來,但會留下一些空間。彭女士的肝尾葉因為增生和反覆發炎,已經把腔靜脈“壓得死死的”,病肝根本“搬不起來”。彭女士因為肝臟功能不好,脾也增生到正常的兩倍以上。

“脾是非常脆弱的器官,稍有不慎就會破裂,增大了出血風險。另外脾的增生也縮小了操作空間,進一步加大了手術的難度。”

此外,解剖結構異常和旋轉移位,也增大了分離難度:常規的肝移植手術,解剖結構正常,分離難度相對小,姜楠一般只需要6小時就能做完,而這臺手術,因為要格外精細和謹慎,他“一點一點”做了11個小時,最終成功為彭女士“換肝”,在彭女士切下的病肝裡取出了幾十顆結石。

【記者】姚淑慧

【通訊員】深三院

【作者】 姚淑慧

【來源】 健康情報局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