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待人處事的方式,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父母待人處事的方式,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週末,逛超市的人很多,結賬無疑是要排隊的,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一對中年夫婦和他們十四五歲的兒子,收銀員在掃描商品之前,首先詢問顧客是否使用塑料袋兒,顧客說,要,收銀員便將塑料帶拿出來遞給顧客,可顧客並沒有接,收銀員只好將塑料袋放在款臺上,然後進行掃碼結算。結算完成,收銀員看到商品和塑料袋依然散落在收銀臺上,就只好從商品下面把塑料袋翻出來,將顧客購買的所有商品裝在袋中。之後又把整袋商品放在顧客所推的購物車中,這家人才推車離開。

整個過程我一直在觀察,這一家三口,穿著不俗,可以看出經濟條件很不錯,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整個過程誰都沒有伸手幫一下收銀員,從拿商品,到最後離開,他們充分的享受著收銀員為他們提供的服務。

而旁邊的收銀臺,也是一位媽媽,帶著她八九歲的女兒在結賬。不同的是,女兒忙著幫媽媽把商品拿上款臺,在她媽媽付款的時候,女兒又將商品一一裝入袋中,雖然女兒把麵包裝在最下面,壓扁了,但這位媽媽眼中,卻是滿滿的笑意,臨走時,還對收銀員說謝謝。

兩個孩子映射出兩個家庭,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父母待人處事的方式,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在百度上找到有這樣兩個家族,都在英國,一個是愛德華家族,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65位教授,100多位律師,100多位傳教士,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

另一個珠克家族,與之相比則大相徑庭。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這個家族至今已傳下八代,其子孫後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漢,400多人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或盜竊罪,7個殺人犯,整個家族大多數人都有出息。

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對他的孩子甚至是整個家族都有著長遠而深厚的影響。

父母待人處事的方式,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逛超市,可是太小的孩子,往往不願意長時間的呆在超市裡,為了避免孩子哭鬧,有些家長會選擇給孩子手裡拿個小零食,也有的家長直接拆開食品的包裝,讓孩子食用。

很多時候,超市的工作人員是可以理解這樣的做法的,只要家長在結賬的時候,把食用過的包裝袋也掃碼結算就好。可在現實中,經常有收銀員發現顧客購物車中有空了的包裝袋,當收銀員委婉詢問時,多數顧客會說,這是購物車中原本就有的。

當父母的做法不當時,就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父母愛佔小便宜,孩子長期和父母相處,耳濡目染,也會學到父母身上這樣不好的習慣。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父母往往察覺不到,如果沒有人及時制止孩子,長久下去,孩子就會養成各種不良的習慣,甚至觸犯法律。

習慣良好的孩子,都是在習慣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培養出來的,古時還有孟母三遷的故事, 劉備也曾說過,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為了讓孩子將來長成一個品行健康的人,做父母的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多為別人提供幫助,做孩子的表率。讓孩子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