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盪格局下的全球金融市場走向探討

當前,海外疫情不斷髮酵,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美股月內四次熔斷;原油黃金價格徘徊下跌;美聯儲救市舉措未能成功阻止美股下跌......一系列事件導致市場恐慌加劇,投資者對於市場走勢感到迷茫,在資產的配置、佈局、投資策略調整等方面抱有諸多疑惑,亟需獲取相關資訊以便進行後期市場判斷。為此,4月1日,財視中國特邀雲南國際信託公司副總裁毛劍輝先生進行在線主題答疑。


主講嘉賓簡介:


毛劍輝,現任雲南國際信託公司副總裁,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後保送至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曾歷任民生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交易員;浦發銀行總行資深產品經理;國泰君安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結構金融師。

主要從事FICC業務。擁有豐富的銀行,券商和信託行業從業經驗。


為了方便大家今後進一步的學習與交流,財視中國也特別以文字形式呈現本次線上直播會議內容。


Q1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油價格走勢會如何?是否會推動OPEC或非OPEC再次啟動談判並達成協議?

A 目前來看,我認為油價持續低迷是一個較大概率的事情。具體來說,預計短期內價格波動會加大,未來三年,價格大致維持在20~50美金之間。原因主要在於疫情影響全球化進程,導致全球化中止。如果全球化中止,原來低成本的全球資金、物流、人流等成本會變高,關稅會增加,地方保護主義會加深,在這樣的一個局面下,原油價格很難長期維持在高位,並且原油的價格邏輯會改變,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很難反彈到像前些年的60美元左右。


另外,OPEC機制相對於以前也會弱化。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疫情可能引發經濟危機,導致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各國開始根據國際經濟形勢以及自身情況採取不同措施進行調整。在此情況下,國際統一步調被打破,全球市場逐漸弱化並會割裂為不同主體,導致各國對原油訴求不同,OPEC聯合意願會減弱;第二,受疫情衝擊,作為主導國際格局的美國沒有足夠的意願與力量去維持OPEC國際體制。


Q2 近期全球市場震盪,黃金價格一路下跌,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未來黃金的價格走勢又會如何呢?


A 短期黃金的恐慌式下跌主要在於市場的流動性問題。當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時,投資者會拋售持倉中流動性較好的資產應對危機,導致黃金被錯殺,從而價格下跌。但是,短期來看,政府進行經濟干預的背景下,金價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長期來看,個人認為未來三年,金價不會大幅上行。一般來說,通脹越高,黃金價格越高,反之,通脹越低,黃金價格越低。金融危機會引起通貨膨脹,隨之金價上漲,但是此次疫情引起的並不是“金融危機”,而是“經濟危機”,因此,從通脹角度看,黃金不會大幅上行。

Q3 能否解讀一下月初OPEC會議結束後,能源合約流動性發生的變化?


A 受疫情衝擊,金融機構會通過降槓桿的方式加強風控,導致整個金融市場杆杆率下降,在這樣的局面下,市場流動性會變差。並且,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套利手段也未必會有效。

Q4 能否從FICC的角度聊一聊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對固定收益、利率市場、外匯、大宗商品等的影響?


A 當前,國家一直在進行金融去槓桿舉措,同時加強對資本市場的支持,例如近期證券法的修訂、資管新規的出臺等等,這些措施旨在完善資本市場的基礎設施,並且將非標轉向了標的,從原來的信貸市場轉向了資本市場。


因此,從業務層面來看,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應該充分了解政策信息,與時俱進,大力擁抱資本市場,進行非標轉標、直接融資等措施。從投資層面看,目前若個人投資者能承受10%的回撤,則可以大膽參與市場交易,若不能承受則建議觀望。機構投資人則建議採用相對保守的投資方式,以固定收益為主,搭配權益類產品。


Q5 目前A股處於低估值狀態,美股則處於一個高點回落的階段,那麼現在是不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時機呢?


A 若從投資產品角度出發,我個人建議個人投資者不應該在此時投資黃金。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主要作用在於“抗通脹”,以前黃金波動率不高,但是受疫情影響,黃金波動率提升,在其他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應該謹慎投資;若從投資市場角度出發,海外市場波動率大於國內市場,應以規避風險為主。


此外,若投資者既想穩定投資又想獲取收益,建議投資結構化產品或固收產品,例如信託的一些固定收益+產品等。




財視中國創立於2014年,是國內前沿的金融財經媒體。為社會菁英人士帶來實時深度的金融財經行業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