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本文由翁哥原创,所有文章中图片为介绍或者说明该问题使用。

翁哥也终于写到了德国,当然因为德国在历史中屡次都有大手笔,所以之前的文章也反反复复的讲述过关于德国的各个方面,包括柏林也单独提出来讲解过。

今天应该会按照德国历史,系统性的总结一下,为了控制篇幅会精简很多东西。

德国综述

目前德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我们讲的联邦德国。现在是北约、联合国等组织的及其重要国家之一,也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给世界留下的总体影响是:严谨、精密、高端。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德国历史精简

欧洲元老国家之一,公元前3世纪左右在目前的德国领土附近出现日耳曼人部落。

六世纪左右,德国发展成为早期封建国家,之后法兰克国家征服德国境内各族,德国并入法兰克国家序列。

九世纪,法兰克国家解体,德国成为东法兰克国家,日耳曼人区域开始逐渐形成独立国家。

9-10世纪,德意志国家曾击败匈牙利人入侵。

11世纪,德意志国家再次击败诺曼人进攻 。

此后的的德意志国家开始进入扩张时期,之后随着奥托征服意大利,占领罗马之后,在1254年使用:神圣罗马帝国称号。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11-15世纪,十一世纪德国封建社会发达,皇帝与封建主利益对抗开始无数次斗争。之后以反对异教徒为命发动“十字军远征”。

十三世纪,宝剑骑士团进战爱沙尼亚,条顿骑士团侵占普鲁士。(三大骑士团叫法不一样,一般我叫:白底红色——宝剑/圣剑骑士团、白底黑色——条顿骑士团、黑底白色——医院骑士团。)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15-16世纪,封建德国解体。德国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为德国后来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德国的农民战争导致国家分裂成为天主教和新教两个阵营,并且将战火蔓延给了欧洲,。之后根据合约限制德国,将德国分裂成为众多小王国。

只其中最大的两支就是大家熟悉的——奥地利和普鲁士。

普鲁士点了满了军事科技点,随后入侵西里西亚。且开启了七年战争副本(1756),随后俄国方面击败了腓特烈,但是十八世纪 普鲁士依旧还是欧洲强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继续争夺德国控制权。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随后法军席卷欧洲,两国结成同盟但被击败,加入拿破仑的俄国远征战争。当然俄国再一次击败了欧洲的侵略......(没有人能在冬天击败俄罗斯、没有人能击败莫斯科、俄罗斯人在太空绝不会输......)

法军战败后德国解放,1814维也纳会议,成立了30多个国家联合的“德意志同盟”。

接着,为了消除封建和国家统一,加上法国七月革命。德国方面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大工人起义之一,1844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德国诞生马克思主义。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1848年,为了统一国家等等刚才说到的问题,出现了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之后通过丹麦战争、普法战争普鲁士逐渐消除了奥地利的影响力。

1884年之后,德国占领喀麦隆、新几内亚、非洲部分地区一起中国青岛等地区。

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某国竟然两次做出这种事,并惨遭群殴》

翁哥谈关于二战德国军事

精简了历史阶段,还有点篇幅就讲述一下翁哥军事科普的主业相关。关于德国战争中战略还是战术或者其他大众讨论的点也就不说了,咱们评论区亮剑。我找几个点说一说。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军事思路——前期闪击战战术的运用,一度可能把毛子一锅端,但是他没想到朴实的毛子被消灭几百万马上又再出现几百万。而且毛子思路还不一样,前线打散了撤下来一组合又是一个全新的师......总的来说,各方面的军事思路德国和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

步兵战——二战不是都和我们抗日电视剧演的那么科幻,也不是动不动就像八路军和日军一样冲锋,这些是我们当年条件有限只能这么干,毕竟每个人就那么点弹药......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德国没有缺少过弹药,每个装甲掷弹兵班组都能配备上轻机枪甚至还有两把,而且还有大量重机枪班组,重机枪班组还有一个甚至两个专门携带弹药的士兵。即使是后期物资短缺,德国步兵依旧可以拿到大量铁拳。 (反观其他国家,最明显的对比就是中国)

坦克——那些优秀的豹、虎就不多说了,正面迎击反坦克炮都不怂。有人说这些都是中后期,德国初期坦克也不怎样,当然确实如此!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德国坦克基本都配备无线电!

当然,也包括二战德国就装备了单兵红外探照设备等等。

总的来说,德国在二战中整体依赖陆军方面步兵和坦克,而且正规步兵战争依赖以机枪为中心的战斗,战术空军和海军短板极其明显。

STG44: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很多军事游戏爱好都有一个共鸣,当德国机枪摆好,我们绝对不冲,就炸!

但是不得不说至今仍有很多军事爱好是及其喜爱二战德国装备,即使是爷爷辈的STG44放在当今也能和现代装备一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