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1761—1830),字牧承,号金门,今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京察大考,刘凤诰获二等,题名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刘凤诰历经20年,完成了很有史学价值的《五代史记补注》74卷。刘凤诰擅长诗歌,文才澹雅,以杜甫为宗师。道光十年(1830),一代文才刘凤诰病逝于江苏扬州,归葬于南昌。


刘凤诰在观泉出生长大,观泉现存有刘凤诰的故居,但因保护意识不到位,又因年久失修,现已风化破败不堪,以下照片为观泉网实地拍摄,也许还能带你从中感受到当年的一点风华。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亟待修复或原地重建的沛丰堂萍乡观泉村刘凤诰故居

刘凤诰故居

古人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在几代人手里被白白的浪费,或许我们应该多反思。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还值得去修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