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小森林》是日本导演森淳一,根据五十岚大介漫画改编。电影一共分为两部,夏秋篇和冬春篇。豆瓣评分9.0分。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平凡女孩市子自幼生长在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村庄小森。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躁,为青山绿水所环绕,俨然一个幽静怡然的世外桃源。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一双勤劳的双手经营渺小却舒适的生活,与世无争。小森的春、夏、秋、冬伴随着市子的成长。市子曾尝试过东京里快节奏的生活,却及其不适应,回到和母亲一起居住的小森。小森是位于东北地区某个村庄的小部落,宁静安详。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先从夏秋篇说起吧,市子带着迷茫回到小森,那还是夏季,市子问朋友悠太“你为什么回到小森呢?”悠太在和她一起帮大叔转鱼苗时坦言。

“ 在小森和在那边说的话都不一样。我不是说方言之类的......负责任地将自己实际做过的事和内心感受表达出来也不过就是那样简单的事吧?我很尊重能有拥有很多这类体验的人,也信赖他们。什么也没做过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只不过是将别人做成的事从右边移到左边,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嚣张,听这些浅薄的人说那些空洞的话让我厌烦。”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悠太也是离开小森才发现,小森的人们,多么可爱,真实......

“因为他们过得日子,说的话是有内涵的”

最后,悠太洗去所有疲惫,城市大繁杂虚假,回到小森,回到自然。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市子听到悠太的话,不禁惭愧,自己逃避的心境。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市子作为乡下姑娘,很容易融入到小森里各种农作物的劳作。插秧、除草、收割、施肥、再等下一年到来,如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中间,市子讨厌那些拔掉的草第二天又轻易的长起来,它们就像绿地的侵略者,割了拔了也挡不住。

其实杂草又何尝不是人内心的各种乱七八糟没有营养的心思?它会抢走我们辛苦种植“水稻”的养分,如果不定期拔除,割掉,我们怎么会向着自己的目标,梦想良好的前进呢?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市子也讨厌拔草时水稻里,在耳边不停飞飞舞的苍蝇,长时间弯腰最后搞得腰酸背痛,身上满津津的汗,潮湿闷热的让人受不了。最后市子也很不委屈的给自己酿了一锅酸米酒,第二天蒸桑拿一般的割完草,咕咚咕咚喝两碗,打着饱嗝,“爽......”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烤面包、酿酸米酒、做酸酸的胡颓子果酱、“伍斯特酱油”、“抹了吃”榛子酱、“雨久花”、西红柿罐头......市子贯穿着不仅是美味的制作,为什么会知道这味美食,背后和母亲的故事,和男朋友的故事。美食背后有很多都是辛苦细心的栽培劳作得来的,市子总算吃上一口果酱,也会感慨一下:“忙活了半天,只是为了那一口啊!”

许多人评论,《小森林》是城市人向往的心灵净土,电影里每一帧都如此清新,质感的色调,轻跳的音乐,叮咚的自然之声,显得更加遥不可及,不识人间烟火。

如此慢节奏的影片,如果细细反复品味,你会发现电影中的细节,每一句平易近人的台词,都潜在着每个人都可通透的小道理,乡里的奶奶会提醒你“给关照过你的人,回馈一些,他们会很开心的。”

《小森林》夏秋篇:不卖情怀,卖的是什么?

妈妈秋天给市子的回信中写道,

在某个地方摔倒时,每次回头看之前的自己,发现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尽管一直很努力,却总在一个地方画圈圈。徘徊到最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令人失落。但是每次,积累下经历,所以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是原点,那么不应该叫“圆圈”,而应该是“螺旋”。

市子在大自然的劳作,回馈下,也明白了,她不选择逃避,再次回到东京,尝试之前不愿放弃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