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到了2岁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各种作,稍有不如意的便会炸毛,简直就是一个炸药包。

比如,早上出门的时候,我顺手把门关了,我家小虎妞哇的一声就哭了,让我把门重新打开,她要关;进电梯的时候,孩她爸第一个进去,就顺手把电梯按了,她又不愿意了,让爸爸抱着她再按了一次;回家的时候,孩她爸穿了我的拖鞋,她立马说,这是妈妈的,爸爸不能穿,快还给妈妈;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用某个形状的勺子,配某一个碗,如果摆错了她就哭闹。动不动就哭,动不动就发脾气,简直就是一个偏执狂+神经病的结合体,让人抓狂又头疼,分分钟考验每一个家长的耐心。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这么“神经病”呢?其实,这是孩子到了一个关键的成长敏感期——秩序敏感期。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中提到,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

朋友跟我抱怨她的孩子还是迎来了可怕的2岁:她家孩子算是个天使宝宝,从出生到2岁前都特别好带,有一天她们全家去逛超市,去的时候是爸爸开车去的,中途爸爸有事就离开了,返程的时候妈妈开车,结果孩子一直哭闹,怎么都不肯上车,妈妈没办法只好给爸爸打电话求助,爸爸来了之后她就停了,而且乖乖的上车了,朋友当时还吃醋来着,不愧是上辈子的情人。事实上,孩子的逻辑很简单,她认为来的时候是爸爸开车,回去的时候必须也要是爸爸开车才可以。这个时候只要家长顺从她了,她的秩序得到了维护,她就会满足。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中写到,儿童的秩序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

例如,平时睡觉前都是妈妈在宝宝的身边讲故事,今天换做爸爸讲故事,宝宝就会哭闹,只要妈妈坐回来讲故事,宝宝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第二阶段,孩子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两岁左右的孩子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比如孩子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不要,不给”,当别的小朋友想要玩自己的玩具时,小孩子一般都会抢回来,然后说这个是我的,不能给你玩。家长这个时候很多就会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不能太自私了。

第三阶段,孩子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过。

这个阶段是家长最为苦恼的一个阶段,有些执拗的要求让家长感到无可奈何,例如切开两半的苹果是不能复原的,打碎了的碗筷是不能修复的,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

蹲下来观察孩子,倾听孩子,允许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孩子才能够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秩序敏感期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提出,在幼儿的九个敏感期当中,秩序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习惯和品行。儿童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有时会让家长觉得“不可理喻”,但事实上,秩序敏感期对儿童至关重要。

1.秩序让孩子快乐

秩序感是一种生活需要,它会让人满意,产生实实在在的快乐。

有一天,虎妞把她的动物玩具全部都搬出来,每个动物的造型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她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她似乎没有刻意的去记顺序,哥哥走过去把她的顺序弄乱并且拿走了部分动物,她瞬间哭闹起来,吓得哥哥赶紧把动物还给她,但是她并没有停止哭闹,甚至开始发脾气,直到哥哥帮她重新把动物排成最开始的顺序,才慢慢平复,笑嘻嘻的继续游戏。

生活中,家长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情形,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对物品本身不感兴趣,但是对物品各归其位感兴趣。在固定的地方找到固定的物品,在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意味着一个人能随心所欲的支配环境,对环境适应良好,这样的平静和快乐正是秩序感所给予的。

2.秩序敏感期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好时机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对物品的摆放位置、事情运行规则以及物品归属权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在这个时期家长如果引导得当,将养成非常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这种秩序感,破坏了他的秩序感,就会不利于习惯的养成。

比如几点睡觉,几点起床,起床后刷牙洗脸,饭前饭后洗手,东西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垃圾必须扔进垃圾桶,分类整理东西等等,这个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清晰的明白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重点成就自己。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3.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好时机

人类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筑在儿童敏感期的基础上。---《儿童的秘密》

经过蒙台梭利的调查,秩序敏感期是为孩子智力打造基础的最好时机。如果没有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宝宝就“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如果有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宝宝变会在环境之中逐步建立内在的秩序,然后才会建构自己的智力。

比如出门的时候,要先穿好裤子,然后再穿鞋子,到家时先脱鞋子后脱裤子。孩子会好奇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孩子询问原因的时候,家长可以耐心的和他说明,养成孩子自己能推理、思考的习惯,即便是有时候推理的并不正确,但是能够主动思考、爱思考也是一件好事。

孩子对秩序的敏感,能初步的帮助他进行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演,在这一时期,孩子如果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并且拥有好的秩序环境,在之后,会顺利形成对比、分类、序列等具体的思维形式,这一时期如果错过相关的引导和训练,有可能对以后埋下隐患。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秩序敏感期该怎么做

家长在对待孩子秩序敏感期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而不是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多加指责横加阻拦。掌握以下3个方法,能够更好的建立孩子的秩序感并顺利的度过秩序敏感期。

一、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

秩序敏感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一种神奇的能力,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阻碍了这种秩序敏感的正常发展,孩子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因此家长需要耐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尊重理解并帮助孩子秩序感的发展。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正面管教

《妈妈是超人》有一期节目,霍思燕对嗯哼提出把不需要的玩具,捐给别的小朋友玩,但是嗯哼不愿意,并且还对霍思燕哭闹,把玩具摔了,嗯哼对妈妈说他想自己决定要不要捐。在霍思燕遭到嗯哼的拒绝以后,她并没有强迫嗯哼一定要把玩具捐给别人,也没有指责嗯哼“小气”,而是先陪着嗯哼玩,看到嗯哼高兴了,她才提出:“我们先去看看,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就把玩具捐出去,你不愿意,我们就带回来。”

孩子会因为秩序产生自然的快乐,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乱发脾气。在嗯哼的秩序里,玩具是属于他的,不能分享给别人,这个时候如果强硬的让他分享给别人,会伤了他小小的自尊心。霍思燕做的很好,先耐心的陪伴,尊重嗯哼的决定,并且引导嗯哼一起做出选择。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序的环境

幼儿的秩序敏感通常表现在对顺序、生活习惯、所有物品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承认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缺少建立起来对各种关系的认知,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有序的环境包括:合理规律的作息、整洁的家庭环境、和睦的家庭氛围。

1.合理规律的作息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为孩子安排一个科学合理并且相对固定的作息制度,并且要督促孩子遵照执行,能够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为培养秩序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孩子每天几点起床、睡觉,早中晚三餐时间,玩游戏的时间,看动画片的时间……等等,都相对的固定下来。

2.整洁的家庭环境

整洁、舒适的家居布置能稳定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玩耍的房间里有木质的地面与柔软的靠垫,并且不会堆积太多的东西在孩子的房间里,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心情愉悦。

家庭中每个房间的功能不同,明确的区分,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对空间的概念,以及遵守秩序,比如睡觉的地方是在卧室,书房是妈妈爸爸看书、工作的地方,想要玩玩具的话最好是在自己的房间或者是专属的玩具区域。家具外面不存放太多的物品,即告诉孩子,家里的东西是会收纳起来的。

影视明星应采儿曾经跟她儿子Jasper说过,客厅是大家的公共空间,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如果大家都不同意把玩具放在客厅的话,jasper就不可以把玩具放在客厅里,只能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并且Jasper的房间里,玩具分类摆放的很整齐。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让孩子生活及住在固定的地方,为孩子安排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孩子的生活用品和玩具都有固定的摆放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有柜子放置他的物品,而且是固定、整齐的。每次游戏时,孩子都能从固定的地方取到需要的玩具。家长还要用良好、积极的秩序去影响孩子,不管是在餐前或外出前玩玩具,家长都要为孩子预留收拾玩具的时间,切忌为了进行下一个活动,而姑息孩子可以不收拾玩具或草草地帮他收好,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建立秩序感的,家长应科学安排孩子玩玩具的时间,让收拾整理成为游戏的重要部分。

3.和睦的家庭氛围

家长有责任为孩子创建一个和睦、愉快的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无形中学会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秩序美。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长需要统一意见,不要反反复复,各自不同,造成孩子的困扰,让孩子无所适从,破坏孩子的秩序感。

比如不随意在孩子的面前争吵、发脾气;在家里制造欢乐的气氛,家长要抽出时间共同陪孩子玩耍,提高陪伴的质量,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要多使用礼貌用语,像请、谢谢这一类的,给孩子做好榜样,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三、允许孩子重来

观察孩子有秩序的事情,一定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孩子要求重来一次那就重来一次,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安慰孩子的情绪,一定不要谴责孩子。——《捕捉儿童敏感期》

共情是帮助孩子梳理自我情绪的好办法,我们和孩子共情的时候,便为孩子搭建一个丰富的自我认知体系。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共情,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很多时候,孩子的要求是不可逆的,那就只能是安抚他的小情绪!家长们不妨试着用共情的方式,慢慢顺着宝宝的想法跟他聊:

“我知道你想要妈妈刚才开车门。”

“我要妈妈开车门。”

“不是妈妈开车门,你很难过对吧?”

“我很难过。”

“妈妈知道你很难过。”

慢慢聊下去,宝宝的注意力会转移到表达自己难过的心情上,继续顺着聊,宝宝的心情会慢慢平复。


家长别再说孩子有强迫症了,这是“秩序敏感期”在作怪

结束语

如果您的孩子恰巧也在经历秩序敏感期,那么回忆一下自己对孩子强烈的规则有没有不对的做法,又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从现在开始自己做的好的自然要求加强,至于做的不好的方面及时改正,和孩子一起顺利的度过秩序敏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