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文 | 葶子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欢迎点击上方关注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无声告白》这部小说,出自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之笔。

讲述的是:16岁女孩莉迪亚因过度承载父母期望而不堪重负,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寻找杀害莉迪亚的凶手,到最后却发现将女儿推向死亡的正是自己。

作品开篇就交代了莉迪亚死亡的事实,而后所有事件都是围绕迪莉娅为何死亡展开的;在这种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中,浮现出来的不仅有原生家庭的捆绑,还有种族歧视和身份危机,这些复杂的因素糅杂在一起,使故事极具感染力和穿透性。

作为伍绮诗女士的首部作品,《无声告白》从构思到出版用了整整六年时间。

也是这漫长六年的心血浇灌,让小说一经出版便迅速在欧美文坛中生根发芽,并横扫众国畅销榜单;伍绮诗也凭借此书击败了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著名作家,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

这部作品文笔看似温婉细腻,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复杂人性的犀利剖析;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伍绮诗也用罕见的洞察力,精准迅猛地挖掘到了读者内心深处的秘密,这其中便包括成长的困惑和人生的困境。

所以,在揭示莉迪亚死亡真相的过程中,也能清楚看到家庭成员因困惑和困境的交织而产生的自我束缚,这种束缚亦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击破了莉迪亚的人生。

接下来,我便以生命的三种困境为主线,来探讨故事悲剧的成因;并将结合故事内容,谈谈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生存困境导致的自身悲剧:因生活充满歧视和偏见,便用追逐优越感的方式来遮掩内心自卑】

《无声告白》的故事背景是建立在上世纪70时代的美国,在当时社会,种族歧视要比想象的更加严峻和理所当然;这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认知也为外籍移民的身心带来巨大的损伤。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便是这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作为移民美国的二代华裔,他的外貌长相和社会地位也注定让他成为被周围人孤立的对象。

小时候的詹姆斯,为了避免同学们的捉弄和取笑,便用最沉默且带有偏激性的方式来自我保护。

比如:为了让自己说话没有口音,他从五年级开始,便不再和从事低廉劳动的父母讲中文;

再比如:为了让自己不再受到嘲笑和捉弄,他将自己包裹起来,不再与任何人交朋友。

这种孤独痛苦的生活环境,对于身心处于发育阶段的詹姆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阴影,自卑的性格也由此形成;同样的,在强烈的自卑感中,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他只好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

刻苦的努力让詹姆斯考取了哈佛大学,但却没有改变种族歧视带来的人生影响。本来有资格留校任教的他,却因为华裔身份,只能去普通大学担任老师。

种族歧视带来的伤痛,让詹姆斯内心强烈渴望融入人群;但也因为内心的自卑感,让他无法从偏见和歧视的阴影中抬头挺胸的走出来。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相比詹姆斯渴望"融入人群",妻子玛丽琳的追求正好相反;对玛丽琳来讲,她最大理想便是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她渴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渴望被别人注意和关注。

因为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玛丽琳深切感受到失败婚姻对母亲人生的影响,这种成长环境也使她的性格变得要强,玛丽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身为女性却命不由己的局面。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她一直处于好强的挑战中。比如学习男孩子的手工课,选择男孩子才会学习的化学专业,立志成为伟大的医生。

在对女性群体充满偏见的70年代,并没有多少女性出现在科学界、医学界这种神圣的岗位中,所以,在众人的印象中,玛丽琳的行为举止完全属于离经叛道。

从两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詹姆斯和玛丽琳所秉承的人生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他们一个渴望融入人群,一个渴望与众不同;两份观念的对立,也注定会衍生出不尽人意的悲剧。

但若是仅仅用价值观的对立,来展现家庭矛盾的根本,未免落入了俗套;所以作者伍绮诗又以犀利的笔触剖析出最根本的人性特征来呈现两人的相同点,那就是渴求他人的认同和欣赏。

无论是詹姆斯还是玛丽琳,他们行为中最深层的动力便是对重视的渴求;这种相同的目的,将两个人的情感交织推向了更复杂的层面。

不同的价值观和同等的根本人性,两者间在对立中交织,也在交织中对立;在这种情感和观念的碰撞中,所产生的行为选择也带有扭曲性色彩。

虽然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但是这份渴求中,所产生的行为也对自身命运有着决定性作用:有人因渴求追寻自我价值,也有人因渴求而满足他人期待。

詹姆斯和玛丽琳则明显属于后者,两人的奋发图强都是建立在追求优越感上,其本质是为了掩盖内心的极度自卑。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人们最深刻的痛苦,莫过于真实的生命意义和过高的自我期待产生了不可跨越的鸿沟,所以,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结合,也是无形中将这种痛苦放大,从而埋下了家庭悲剧的隐患。

整个故事虽然是围绕玛丽琳一家展开的,但作者通过着重描述詹姆斯和玛丽琳的成长经历,来清晰揭示故事脉络的同时,也折射出70年代的美国社会对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的普遍态度。

这种歧视和偏见的态度,使詹姆斯和玛丽琳被囚禁在生存困境中,终其一生,也未曾想办法挣脱开,这种自卑感带来的束缚,既是自我悲剧的溯源,也是家庭悲剧的导火线。

同样,这种生存困境也是身为华裔二代作者的亲身遭遇,伍绮诗特殊的成长经历,也使故事所流露的感情是真实饱满的,这种感情更是触碰到了身处异国且甘苦自知的华人泪点。

我想,这也是《无声告白》能够以不俗成绩横穿欧美文坛的重要原因。


【理想困境导致的家庭悲剧:当自身理想化为泡沫,便以爱的名义自私剥夺掉孩子的人生意义】

詹姆斯和玛丽琳这对夫妻的结合更像是各取所需。

詹姆斯爱上玛丽琳,是因为玛丽琳是普通平淡的白人女孩,他想要融入人群和美国社会的这份渴望,因为玛丽琳的出现获得了希望;

而玛丽琳爱上詹姆斯,则是因为詹姆斯黑头发和黑眼睛带来的与众不同,站在丈夫詹姆斯身边,也就获得了人群中的耀眼性。

在看似感性的爱情中,其实饱含了两人对自己理想的寄托和对对方的深切期望,这也使本该纯粹的爱情糅杂了太多其它成分。

两人以为对方能够成全自己的人生理想,却没想到伴随着两人的结合,理想也更加遥远。

在7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深入人心,跨越种族的婚姻更是惹人非议,詹姆斯的华裔身份让这个本来幸福的家庭一度被孤立;而妻子玛丽琳为了家庭,不得不放弃成为医生的崇高理想,成为了普通的家庭主妇。

终其一生,他们的理想未曾实现;但基于对理想的不甘心,两人便把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将孩子培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这种选择中,透露出来的是理想困境引发的家庭悲剧。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女儿莉迪亚是家中乖巧听话的孩子,好强的性格也让母亲玛丽琳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遂将无法实现的梦想倾注在女儿身上。

为了让莉迪亚实现自己的医生梦,她帮助莉迪亚提前学习高年级的物理学科,不断询问莉迪亚的生物成绩,每逢节日,送给莉迪亚的都是一本本厚实的医学书。

父亲詹姆斯也是如此,为了填补自己想融入美国社会的遗憾,他期待子女成为学校的社交明星,也成为他的骄傲。

最开始,父亲想将儿子内斯培养成喜欢的样子,但是内斯在少年时期的种种表现,却让詹姆斯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这让以合群为目的的他感到生气又感到恐惧。

所以,女儿莉迪亚也成为了父亲的培养目标。他要求女儿给同学定期打电话,鼓励女儿经常出去和同学们聚会,甚至买来关于社交技巧的书籍送给女儿。

夫妻两人的选择,仅仅是因为莉迪亚幸运继承了父母个字好看的基因,让父母从她身上能够找到彼此理想的寄托。

但这份期望的背后,却是因为追求自我优越感失败后,以修补自身缺陷产生的控制欲;这份对完美主义的自私追求,是自身无法摆脱理想困境的软弱,也是以爱为形式对女儿人生意义的剥夺。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两人打着爱的幌子,却用要求来表达爱,用失望来施加压力,最终把爱的倾斜变成了孩子沉重的负担。这种令人窒息的爱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在中国更是满目皆是。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父母和詹姆斯夫妻两人一样,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伪善意的爱,也让孩子从原生家庭中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经受着刻骨的伤痛。

这也是为何《无声告白》这部小说在中国市场发行时,能引起众人的瞩目和震撼。它里面呈现的故事是我们亲身遭受过的,但表达的思想却是我们未曾重视和反思的。

未能打破理想的困境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但又通过对孩子的精神施压和亲情绑架,无意识中也构造了孩子的人生悲剧。这是詹姆斯和玛丽琳呈现出的家庭教育的不幸,而这种不幸也折射出万千家庭的现状。

用艺术解构生活,更加重了悲剧的破坏力。

这也使作品带来的情感震颤,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在这种强烈的影响下,很多人也评价这部小说是对武志红先生《为何家会伤人》的生动演绎。


【情感困境导致的人生悲剧:因曲意迎合父母期望而不堪重负,便以最极端的方式突破情感困境】

对莉迪亚来说,原生家庭的期望和束缚,让她彻底陷入了情感困境中。

她渴望拥有自己的人生,却不敢违抗父母的意愿,更不敢惊扰这个家庭得之不易的平静。

在莉迪亚5岁那年,母亲玛丽琳因为想要再次追寻理想而选择了离家出走,留下孤独的孩子和手足无措的丈夫。

母亲的行为,让年幼的莉迪亚过早体会到了分离的痛苦和不安,也彻底打破了她心中的安全屏障,让其丢失了获得安全感的源泉,从而造成了莉迪亚的自我牺牲人格。

为了祈祷母亲回归家庭,她暗下决定:如果母亲能够回来,自己一定做好妈妈吩咐的事情,绝不让妈妈失望。

母爱的缺失,让莉迪亚过早的长大,更让莉迪亚过早的失去了真实意义的人生。

所以当母亲玛丽琳再次回归家庭后,莉迪亚便义无反顾履行自己的誓言,扮演起听话乖巧的孩子。

为保家庭和谐,她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父母,让父母将未完成的理想载入其中;

为保父母开心,她将自己的感受撇掉,接受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指手画脚。

整整十年,莉迪亚既要听从母亲的话,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又要顺从父亲的安排,努力融入人群,在这种强烈冲突的教育理念中,莉迪亚自身人格也饱受创伤,成为性格孤僻且行为古怪的人。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但为了掩盖真相,她也不得不学会撒谎,告诉母亲自己学习成绩很好,也告诉父亲自己的社交能力很棒。

可实际上,出生在华裔家庭的她,也如父母年轻时饱受着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和深深质疑,除了哥哥内斯,她没有任何朋友。

但自诩深爱女儿的父母,却始终未察觉到有异样,更不曾引导女儿去正确面对种族歧视;反而用倡导优秀和合群的方式,让女儿卑微的接受周围人的排斥。

父母的希望有多大,莉迪亚的绝望就有多大,在她痛苦且自闭的十六岁生日过后,不堪重负的她便用沉入湖底的方式进行了最极端的反抗。

莉迪亚的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痛苦中,伴着这种强烈的痛苦,每个人都在寻找莉迪亚死亡的真相。

在作品中有个寓意深刻的描写:莉迪亚去世后,母亲玛丽琳来到她的房间,试图通过日记本来找到女儿死亡的蛛丝马迹,可当她怀着希望翻开日记本时,却发现里边一片空白。

茫然无措的母亲并不知道:这本空白的日记,才是莉迪亚的真实人生。

自五岁那年,她的人生一直被父母规划着,自己也努力迎合父母以此满足他们的期待;但这漫长的岁月中,她却始终不曾为自己真实的活过一天。

没有自我价值的人生,又怎么能有值得记录的事情?这些崭新的空白页,实则是莉迪亚对人生最无声的控诉和反抗。

《无声告白》:看生命的三重困境引发的人生悲剧及现实思考

所以,从这种程度来看,莉迪亚的死亡实则是代表了重生。

对于自己而言,她的一生是曲意迎合的,但在死亡的瞬间却彻底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家庭而言,这场死亡也让家庭成员找到了丢失的温暖和亲情,使家庭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得到了重塑。

用生命的逝去唤醒人性的觉醒,用无声的呐喊击破人生的重重困境,这种沉重的表达方式,也使作品主题思想直击人心。

诚然,《无声告白》是一部悲伤的作品,但当我们从悲伤的情绪中脱离出来,也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我们这一生,无法达到完美,也无法通过别人的修补实现完美;同样的,我们的存在,也无法修补他人的遗憾,更无法圆满他人残缺的人生。

所以,永远不要把自己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也永远不该过分在意别人的期望。

就如书籍中广为人知的那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也唯有活成真正的自己,才有勇气和力量打破人生的重重困境。


【放在最后的话】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是一部需要耐着性子细细品读的经典作品,当然这并非是指故事情节不吸引人,或者语句晦涩难懂。

而是因为在缓慢推进的叙述中,总是藏着令人意外的线索,这些线索令故事章节衔接紧密,从而完整展现了莉迪亚死亡的真相,若是不小心错过某部分,便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意。

当细碎的线索完整拼凑起来后,你会发现真相令人酸楚而又令人觉悟,这种阅读体验也是作品"深情力透纸背"的集中体现。

故事可能无法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但却展现出人世间的真实。

就比如故事中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有独特代表性:无论是詹姆斯的自卑还是玛丽琳的好强,是纳斯的孤独还是汉娜的不被重视,这些遭遇和情绪都是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情感体现。

在这部沉重的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不仅个人价值与家庭期望的对立,更将人生的重重困境呈现在我们面前,用困境的连锁反应构造了沉重的悲剧,然后借助最深刻的死亡来唤醒我们的觉醒,让深陷困境的人们明白:

唯有奋起反抗,才能浴火重生。

也希望你我透过这部作品,能够看到最真实的自己,用掷地有声的态度,活出响亮的人生。


葶子:以横竖为尺,撇捺为度,丈量出自己的惬意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