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醫療服務已恢復80%;超一半民營醫療門診下滑40%

國家衛健委:醫療服務已恢復80%;超一半民營醫療門診下滑40%


國家衛健委於21日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全國低風險地區常規醫療服務水平恢復至去年同期80%。但就各民營醫療復工以來的經營狀況來看,第一季度業績慘淡,多家診所難以維繫公開轉讓,開業的診所客流量仍然堪憂。


綜合整理:診鎖界



第一季度民營醫療遭重創


“除武漢、哈爾濱和黑龍江省等地的正常醫療服務受到一定影響以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正常醫療服務水平已經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的80%。”


4月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穩中向好,在各地的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的基礎上,針對低風險地區,要全面加快恢復正常的醫療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


郭燕紅表示,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階段,國家衛健委根據不同地區疫情的風險等級,對恢復正常醫療服務做出了相關部署和要求:


❶對於日常門診、急診、住院、手術等服務要全面恢復,以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的看病就醫需求。”


❷發揮好互聯網醫療作用,通過互聯網醫療,加強預約掛號、預約檢查、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減少人員聚集,減少由於聚集所發生的感染風險。


利用互聯網加強線上諮詢,與線下就診服務有效銜接互補。對原來需要異地就醫患者,也可以通過遠程醫療,加大技術支持,滿足患者對優質資源需求的渴望。

❸抓好風險管控。在恢復正常醫療服務過程中,醫院的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工作要不斷完善

,加強管理。同時,還要加強院內感染防控,對環境的通風管理、分區域管理,還有消毒隔離管理,排查和管控一些風險,防止造成院內感染傳播。即一方面抓好全面恢復正常醫療,同時也要管控好感染風險。


民營醫療開年遭重創,陰影或持續整個2020年


根據4月17日國家統計中心發佈的《2020年2月全國醫療服務情況》顯示,今年2月民營醫院診療量0.2億人次,同比下降45.0%,環比降低48.1%。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診所處於停診狀態,診療量雖未納入統計,但門診量可想而知。


國內眼科巨頭愛爾眼科近日公佈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由於疫情防控下的階段性停診,其第一季度歸股東淨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80%。江西某二甲民營醫院院長告訴記者,2019年其營收額為6700萬元,今年1~3月遭遇疫情損失了八九百萬元,本來2020年預計盈利在3~5%,但現在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根據民營院長俱樂部的一項統計調查顯示,當前86%的民營醫療機構已經復工,56%的受訪者表示開業後門診量下滑度在40%以上,僅有17%的民營醫療從業認為今年營收會較為樂觀。


40%的受訪者表示,面對資金不足,最渴望獲得政府的補貼,但得到政府補貼的不及1%。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資金來自自己或投資者的追加,20%來自銀行貸款及供應商賒賬或融資,30%表示仍然沒有資金來源。


疫情衝擊下,各個機構都在尋找出路。在民營醫療如何改善經營走出困境的調查中,強化專科項目,開發流量產品是民營醫療機構從業者的首要選擇,有1/4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選擇與公立醫院合作,共度難關。


國家衛健委:醫療服務已恢復80%;超一半民營醫療門診下滑40%


//來源:國家衛健委/民營院長俱樂部

//編輯:太白(lzxx125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