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1927年秋,杨春霖奉命重回冀东,继续领导丰润、玉田、遵化、蓟县等地的农民斗争。同年10月,河北省委决定成立京东农民协会,由他担任会长。10月18日,他与张明远等人领导了丰、玉、遵两万多农民的暴动,曾一度攻克玉田县城。不久,我党成立以玉田农民军为基础的京东人民革命军。这支部队很快发展到400多人,由他任司令员。但是在敌军的重兵围剿下,他很快兵败被俘并英勇就义!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抗战爆发后,我党在冀东发动了有20万人参加的武装抗日暴动。并组建了拥有10万人枪的冀东抗日联军,由高志远担任司令员,洪麟阁和李运昌任副司令员。高志远是河北滦县人,家境富裕,担任过民团的大队长。但是他思想进步,坚决抗日,倾家荡产来打鬼子。洪麟阁是遵化人,在冯玉祥的部队担任过军法官。1933年,他毅然回到老家开展抗日活动。李运昌是河北乐亭人,他是老党员还是黄埔生。

1938年7、8月,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武装暴动一举成功,冀东八路军从此诞生。但是,在日伪军的重兵围剿下,冀东抗联很快损失过半。司令员高志远率领主力撤回平西,被改编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的一个支队。副司令员洪麟阁壮烈牺牲于西撤路上,只有不到2000人分散在冀东北部山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由副司令员李运昌指挥。撤回平西的部队,后来被改编为一个团,团长白乙化。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1939年夏秋,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决定不再派主力进军冀东,主要靠冀东自身的武装力量建立根据地。冀东八路军由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委,包森任副司令员,曾克林任参谋长,刘诚光任政治部主任。根据上级指示,冀东八路军在北宁路以南、还乡河两岸、遵化和冀东西部平原多次出击,前后歼敌数百人,自身则发展到2000人以上。不久,冀东八路军被改为八路军冀东军分区。

冀东军分区很快成立两个主力团,即著名的第12团和第13团。陈群担任过第12团团长,包森担任过第13团团长兼政委。刘诚光担任过第12团政委,分区参谋长曾克林也担任过第12团团长。却说冀东八路军愈战愈勇,很快发展到4000多人,冀东游击区包括丰润、滦县、迁安、遵化、玉田、蓟县、平谷、兴隆这8个县的绝大部分区域,还跨入冀东西部地区,使得冀东全区连成一大片,人口约200万。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冀东八路军发展迅猛,曾于玉田渠梁河,一战毙伤日伪军近400人,因此引起日伪军的恐慌和重视。从1941年到1943年,日伪军连续五六次集结数万人围剿冀东根据地。并且,为阻止冀东八路军向东北推进,日伪军制造了东起山海关附近的义院口西至赤城县的独石口约1000公里,宽约250多公里的“无人区”。冀东八路军一度损失惨重,但以大无畏的气势横扫敌军,终于挫败敌军的“治安强化运动”。

从1943年到1945年,冀东八路军各主力团不断派出小分队和武工队,长期在“无人区”内与当地人民一起坚持多种方式的武装斗争。例如活动在雾灵山东翼的北进武工队,派出时不足百人,到日军投降时已发展到约500人,分散在数十条深山沟里坚持斗争。到了1945年,日军不得不承认:“共军向河北省北部及满洲国境伸张势力,这方面的治安已感不安。”1944年7月,冀东八路军被改为冀热辽军区。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冀热辽军区由李运昌任司令员兼政委,詹才芳任副司令员,李楚离任副政委,彭寿生任参谋长,李中权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区下设第14、15、16、17、18这5个军分区,共有9个主力团、20多个县大队、300多个区小队。几个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分别为:第14分区,何能彬和李子光;第15分区,李雪瑞和傅西河;第16分区,曾克林和王延春;第17分区,王耀南和王世煜;第18分区,赵文进和焦若愚。

1945年上半年,冀热辽军区先后对敌作战近200次,一共歼敌5000人以上。尤其是其中的北宁路南小营一战,我军击溃伪满洲国军一个骑兵旅,歼敌700多人。从此,北宁路南的形势大为好转。另外,宝坻赵各庄一战,我军击毙鬼子100多人。1945年6月,冀热辽军区发动了大反攻战役。抗战结束后,军区主力不下1.55万人,在李运昌、曾克林、唐凯、赵文进、李子光、舒行等干部的率领下挺进东北。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据统计,冀热辽军区先后派出数万人来到东北,很快发展到6万人以上。他们来到东北以后,先后歼灭拒不投降的日伪军6万多人。到了1945年年底,他们已经控制东北地区60多个大中小城市,完成了为后续部队开路的任务。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很快升任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曾克林升任为第3纵队司令员,唐凯升任为第3纵队副政委。不过,他们的部队良莠不齐,后来竟有上万人选择逃走或投敌。

此时,留在关内的部队已经不到一万人。不过由于冀东当地人民踊跃参军,冀热辽军区很快又发展到近3万人。他们在代司令员张明远、副司令员詹才芳的指挥下,很快收复近20座县城。从此,冀东和冀中、平北等地联成一片,并且成为东北我军的兵站基地。到了1946年初,冀热辽军区已经发展到10万余人,境内人口也发展到1200万人以上,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因此成为全国19块较大的解放区之一。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抗战结束后,冀热辽军区主力先后被改编为3个纵队,也就是著名的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9纵队、第11纵队。黄永胜和段苏权分别担任过8纵司令员,詹才芳是9纵司令员,贺晋年是11纵司令员。后来,这3个纵队分别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5军、第46军、第48军,军长分别为黄永胜/陈伯钧、詹才芳、贺晋年。至于撤到平西的冀东抗联主力,后来被改编为一个团,最后编入东北野战军11纵(48军)。

据统计,冀热察辽军区在1947年上半年被划入东北战略区,全军已经不下10万人。主力被改编为以上3个纵队,另有数万人留在冀东等地坚持武装斗争。从抗战胜利前后到建国前后,冀东等地先后向东北我军输送兵力不少于25万人。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我军先后抽调不下90万人南下,划给华北军区不下12万人。另外,东北留守部队约有21万人,其中有原冀热察辽军区部队数万人,以热河军区为主。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建国前后,这个系统留在冀东的部队被编入河北军区,主要为唐山军分区。留在东北的少数部队被编入辽西军区,后来和辽东军区被合并为辽宁军区。留在热河境内的部队,被编入以李运昌为司令员的热河军区,后来被划入河北军区。留在察哈尔境内的部队,被编入察哈尔军区,后来也被划入河北军区。可以说,这个系统的部队要么被编入第45军、第46军、第48军等野战部队,要么被编入河北省军区。

1952年,第45军和第44军一部被合编为著名的第54军。这个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重装的三个王牌快速反应集团军之一,丁盛是首任军长。第45军一个师,被划入第46军。第46军,在1985年被撤销,一个师被划入第26军。第48军,则在1952年被撤销,其中有个师被编入以陈明仁为军长的第55军。1985年这个军被撤销,这个师则被编入第42军。1993年3月,该师参与组建驻香港部队步兵旅。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到了新世纪,冀东八路军的余脉,大致可以在第26军、第42军、第54军等部队里查到。河北省军区等部,也有它的余脉,不过已经很淡。再谈谈冀东那些老革命:冀东红军创始人杨春霖,牺牲于1927年;冀东红军创始人之一张明远,他在建国后担任过东北局副书记;冀东抗联司令员高志远,来到平西后被萧克处决;副司令员洪麟阁,牺牲于1938年;副司令员李运昌,建国后担任过交通部副部长。

第10团团长白乙化,牺牲于1941年;第12团团长陈群,牺牲于1941年;第13团团长包森,牺牲于1942年……这个战略区出过开国上将:黄永胜、邓华、宋时轮、萧克……开国中将:詹才芳、刘道生、邱会作、张天云、杨梅生、周仁杰、陈仁麒……开国少将不下40人,比较著名的有:段苏权、曾克林、唐凯、丁盛、何能彬、彭寿生、贺晋年、李中权、王耀南、赵文进、舒行、欧致富、欧阳家祥……


冀东英烈传:从京东人民革命军到第四野战军!


另外,冀东军区副政委李楚离,建国后担任过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第12团政委刘诚光,牺牲于1942年;第13团副团长单德贵于1944年投敌,后来去世于1949年;第14分区政委李子光,建国后担任过河北省副省长;第15分区司令员李雪瑞,牺牲于1951年,时任师长;第17分区政委王世煜,建国后担任过河北省交通厅厅长;第18分区政委焦若愚,建国后担任过北京市市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