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自从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建立紫禁城以来,直到清朝,那些皇帝以及皇族们都居住在里面。而其中,每一处都会有修筑宫殿,有的用来议事,但大多数用来居住。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看过古代清宫戏的我们,对里面都会有一些相当地熟悉,例如乾清宫、坤宁宫、储秀宫等等耳熟能详。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却是一座具有相当传奇性故事的宫殿。这一座宫殿被称作是“坟墓宫殿”,墓主人生前曾经威震百官,哪怕是今天青史留名。

究竟是哪一座宫殿,在紫禁城中能够获得皇帝的亲自批准,不仅修造了陵墓中才能见到的“守宫兽”壁虎,而且还将墓主人的棺椁,停放在此长达三十年?

嘉靖修造慈宁宫,孝庄成第一位“住户”

这一座宫殿的名字叫“慈宁宫”。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慈宁宫,名字取自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名诗《游子吟》,里头有一句千古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这一处典故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慈”正是指代“慈母”,因此,这一座宫殿是用来给皇帝母亲太后居住的,而“宁”是指代“安宁”,具有祝福平安的意思。

紫禁城的建设,最早是由明朝的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所建立。然而,当时慈宁宫却没有建成,因为明成祖朱棣的母亲死的早,在他登基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太后。因此,这一座慈宁宫也就没有建立,直到嘉靖皇帝的时候才修筑。

据说,当时武宗朱厚照英年早逝,没有留下血脉,因此皇位则由他的堂弟嘉靖皇帝继承。所以,大明皇朝罕见地出现了两位太后,一位是嘉靖皇帝自己的父亲,另外一位则是朱厚照的母亲,当时太后的寝宫只有一座,这就难办了,为了让两位太后都有宫殿居住,嘉靖皇帝再修筑了慈宁宫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后来,明朝被灭,满清成为了新一代的统治者。当时,皇太极死的早,没有成为紫禁城的主人,于是他的儿子顺治皇帝则成为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身为皇帝母亲的孝庄太后跟着住进了慈宁宫,成为了慈宁宫的新一位主人,同时,也是最后一位主人。

祖孙二人感情深厚

孝庄太后我们都非常熟悉,因为以前就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孝庄秘史》,是根据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改编的。从其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一位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太后是何等地令人惊艳,手段以及才略是何等地惊人。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她一共辅佐了两位皇帝登基,除了顺治之外,便是后来有着“千古一帝”之美誉的康熙帝。康熙帝八岁就没了父亲,十几岁时候就没了母亲,从小由孝庄太后一手带大,因此感情非常深厚。

根据《清圣祖实录》,康熙帝在孝庄太后在世的时候,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去慈宁宫请安,只要有在宫中,哪怕再忙都不例外。孝庄太后生病的时候,康熙则侍奉在其身边,席地而坐,没日没夜地守候着,生怕有半点闪失。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孝庄离世,康熙下旨改建“坟墓宫殿”

这样的孝道,即便是在寻常百姓家都为人所推崇,更何况康熙帝身为一个皇帝。每日公务繁忙,竟也能如此尽孝尽责,不得不令人感叹其于孝庄太后之间感情之深!然而,天道轮回,即便康熙帝再孝顺,孝庄太后终究是无法抵抗时间的流逝,最终去世了。

因为,孝庄太后的离世,康熙皇帝悲痛欲绝,想起自己年幼在祖母的帮助下,才能够镇压朝中大臣,平定朝外动乱。一时间,康熙皇帝竟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按理说,孝庄太后死后是需要葬入皇陵的,可康熙皇帝及其不舍。于是,他将孝庄太后的遗体安葬在了慈宁宫,不愿让她离开自己,康熙皇帝下旨将整座慈宁宫当成了自己祖母的坟墓,哪怕是文武百官反对都没有任何用处。

直到三十年后,大臣们再度谏言康熙,说着紫禁城是给活人居住的,孝皇太后若是迟迟不能安葬入皇陵,恐坏了大清皇朝的帝气,影响国家的国运。为此,康熙皇帝这才同意了。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直到孝庄太后葬入皇陵后,慈宁宫则被康熙皇帝挂上了画像,每年都要大家来拜。后来,这一座本该太后居住的慈宁宫,渐渐成为了孝庄太后的个人纪念宫殿。哪怕后来即便是慈禧这样权倾朝野的太后,都不敢对慈宁宫有任何的想法。

紫禁城内的“坟墓宫殿”,皇帝亲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据说,慈宁宫的大门的石壁上雕琢着两只蜥蜴,是作为坟墓守护亡者之用,这也是后来那些太后们怕犯了忌讳,因而不敢入住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