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官”念,甘当群众公仆

转变“官”念,甘当群众公仆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甘做人民公仆。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官念”重、“民念”轻。有的衙门作风,让百姓“跑断腿”;有的言语傲慢,让百姓窝一肚子火;有的回避责任,让百姓有理无处说;还有的人“官升脾气长”,以为百姓可愚可欺。这些都是没有摆正“位”置,淡化了公仆意识,背离了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转变“官”念,努力清除上头脑中的“官本位”思想,真正做到轻“官”念重“民”念, 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恩人对待,甘当人民公仆。

一、把群众当主人

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就是要自觉从思想上敬重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始终保持公仆本色,真正做到热爱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满腔热情、诚心实意,实实在在帮群众做事,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而不能故作姿态、虚情假意。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就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评价标准,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既要做到政务公开,阳光操作,提高透明度,让群众了解决策、施政全过程,给群众知情权;又要做到积极主动、心悦诚服接受监督,做到有错就改、闻过则喜。

二、把群众当亲人

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就是对群众要有深厚感情,真正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艰苦、共患难,群众有问题时不嫌弃,有情绪时不埋怨,有困难时不回避,有需要时不推诿,被误会时不抱怨,受批评时不埋怨,始终同群众保持鱼水深情。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立场和观点,决策、办事、想问题都要站在群众立场上,真正做到以群众为重、人民为大,与群众感情相洽、立场一致、观点相同,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就是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把群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老病死记挂在心,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和造福人民群众,努力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三、把群众当恩人

把人民群众当恩人,就是要牢固树立感恩群众的新理念。新中国建立之前,为官者都是以救民于水火的恩人自居,老百姓对官员顶礼膜拜,感恩戴德。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彻底颠覆和否定这一封建观念,要把为群众服务、替群众办事,看成是尽公仆之责、做分内之事,不能心存恩赐思想、更不能奢求报答。把人民群众当恩人,就是要视群众为“衣食父母”。要铭记自己拿的工资来自于群众纳税,是群众用辛勤劳动养育了自己,报答群众天经地义。把人民群众当恩人,就是要对群众高度负责。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就如同一个大家庭,领导干部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一定要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时刻以感恩的心态努力为这个家庭服好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