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教育,你瞭解多少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有一給孩子輔導功課,把我氣得,覺得很簡單,怎麼就講不明白呢?當時孩子臉上明顯有些害怕。後來我壓制憤怒,心平氣和地和他說,孩子看我心情好了,自己也就放鬆了下來,後來很快講明白了。時候我就問他,為什麼一開始將那麼多遍,都明白呢?他說我看媽媽生氣了,就不敢說話,怕自己說錯,很緊張。後來媽媽不生氣了,心情變好了,我也就放鬆了。

後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覺得自己有時候面對孩子的時候確實是會發脾氣,尤其是在學習上的時候,我們不能以大人的思維來要求孩子,在他這個年齡不懂很正常。我覺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很重要的。當孩子考試不理想時,我們不應該先責備孩子,幫孩子分析原因,一起進步。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在管孩子,有的甚至是爺爺奶奶,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存在感很低。為什麼會出現情況呢,大家都已工作忙為藉口。的確,現在生活壓力很大,爸爸們都在努力奮鬥著,可是,我們最不應該忽視的是孩子的教育,下班了,跟孩子說幾句話。和孩子一起玩一玩遊戲,我想不會佔用大家太多的時間,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收穫就很多。父愛和母愛是不同的,父愛不像母愛那樣溫柔,卻很有力量。

中國式家庭教育,你瞭解多少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其實現在的家庭有很多弊端:

1、 很多家庭只關心孩子學習而忽略孩子能力的培養了。

父母都會說好好學習,以後考個好的大學,有些同學上高中甚至大學衣服都是父母洗,沒有動手能力,連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沒有,當進入社會才發現,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

2、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大人們的壓力來自於工作、生活,而孩子的壓力則來源於父母,而父母對於孩子只是關心其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很少會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殊不知,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關注的,而父母不經意間的忽略可能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中國式家庭教育,你瞭解多少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3,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他們在愛的名義下,將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或是實現成就感的工具。

很多父母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沿著自己設計的軌跡發展。 每個孩子從一生下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屬於自己的。作為家長,我們要正視孩子的獨立性和權利。我們要尊重孩子。

4、為孩子提供過度保護。

很多電視劇都說一個問題,明明是個成年人,卻不能獨立,不能獨當一面。還是喜歡躲在父母羽翼下生活。導致這樣的原因就是,父母為孩子提供了過度的保護。 什麼是過度保護?過度保護就是父母給予孩子過多的關心、過多教育、過多的照顧,從而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想法,慢慢變得怯懦、自私、唯唯諾諾、懶惰、自卑、不合群。更嚴重的還會出現自閉等心理問題。

5,總認為"聽話"才是好孩子。

很多父母都都希望孩子聽話,是個乖孩子。"聽話"在不自覺間變成了評判"好孩子"的最高標準。

但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孩子生性活潑,有的孩子天生文靜、乖巧。如果父母一視對待,很有可能就扼殺了孩子獨有的個性和探索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中國式家庭教育,你瞭解多少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