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四個突出”抓黨務促發展

黨務工作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沒有一流的黨務工作作保障,就難以創造一流的經濟社會發展業績。今年,臨武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著眼於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事業發展全局,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推動思路、舉措、方式和機制創新,全面增強黨務工作的生機與活力,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突出抓落實,優化黨辦“三服務”

充分發揮黨辦的“運行中樞”作用,緊貼縣委決策部署優服務、緊扣辦公室基本職能抓落實,不斷提升“三服務”水平。

一是深入調研抓落實。緊扣決策需要,圍繞工作重點、民生熱點、企業痛點,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通過形成決策建議、總結先進典型、發現和解決共性與個性問題,做好調研成果轉化“下半篇”文章,讓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落下去,讓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實起來。

二是強化督查抓落實。堅持政治督查定位不動搖,把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作為督促檢查的重中之重來抓,確保政令暢通。堅持結果導向,圍繞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縣“兩會”確定的目標,制定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持續跟蹤問效,定期開展“回頭看”。創新“兩個考核”(季度業績考核、年度績效考核),定期評估各單位主責主業及“兩篇文章”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使“兩個考核”成為推動工作落實的“總抓手”。

三是優化服務抓落實。以“全面小康決勝年”為抓手,落實“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要求,聚焦短板、精準發力,確保圓滿完成決勝全面小康目標任務;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抓好提升審批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改革,確保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持之以恆抓好“三重”工作,更加精準地指導項目、幫扶企業、攻堅克難,推動臨武縣高質量發展。

突出強根基,提升組織“引領力”

實施“雙基雙促”(服務基層群眾、夯實黨建基礎,調優幹部促發展、苦練內功促形象),大力推進黨建工作品牌大創建、機制大創新,努力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大提質。

一是著力打造高素質的執政骨幹隊伍。把政治考察貫穿到年度考核、幹部考察等工作之中,把選好配強黨政正職作為穩定鄉鎮換屆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挖掘發現和了解一線表現突出的幹部,把擔當有為的優秀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加大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力度,組織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重要崗位、基層一線、困難艱苦地方磨鍊。抓住“凡提四必”、推薦考察等重點環節,防止“帶病提拔”。健全落實“一報告兩評議”制度和提醒函詢誡勉辦法,及時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推動幹部管理監督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二是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抓好黨支部“五化”建設,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四種能力”,以創先爭優加強基層基礎。選優配強鎮村兩級領導班子,派強用好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著力打造一批基層黨建示範點、鄉村治理示範點、村級鄉村旅遊示範點,示範帶動全縣黨建工作和鄉村治理大提質。組織開展“1+1”產業扶貧基地創建活動,探索實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認真開展“政策惠民、平臺便民”活動,著力提升鎮村兩級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助推發展的能力。深入實施“百支示範、全面提升”工程,提升一批精品示範支部。

三是努力建設區域人才高地。堅持創新創業人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五支人才隊伍”一起抓,引導各類人才資源向重大項目和優勢產業集中。高度重視培養人才,加大對本地優秀人才的遴選和培育力度,發展壯大鄉村人才隊伍。高度重視引進人才,著眼臨武發展需要,積極開展“名校優生”“企業高校行”等引才活動,建立急需緊缺人才綠色通道,對相對緊缺人才可採取直接考核方式公開招聘。高度重視使用人才,真心實意對待人才、科學合理使用人才,為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提供條件、落實待遇,創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人才工作生動局面,使臨武成為人才匯聚、建功立業的高地。

突出主旋律,釋放宣傳“正能量”

堅持思想先導,唱響主旋律,提振精氣神,引領社會文明進步。

一是加強思想引導。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做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二是把握輿論導向。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緊扣發展切實加大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環境宣傳、典型宣傳,營造良好的改革發展環境,增強臨武發展吸引力。通過理論宣傳、新聞宣傳、文藝宣傳、社會宣傳等多種方式,把臨武一線的生態美景挖掘推介出去,把臨武“大興產業、大幹項目”的發展速度展現出來,把臨武“親媽式”服務的企業營商環境推介出來。

三是塑造文明新風。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目標,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集市”創建活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打造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點、新風講習所,深化“好人之城、志願之城、誠信之城”創建,持續開展“臨武好人”評選、“郴州好人”“湖南好人”“中國好人”推薦工作,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崇德向善。

突出聚人心,彙集統戰“大合力”

大力弘揚“同心”傳統,廣泛凝聚“同心”共識,不斷創新“同心”實踐,形成科學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是同心幹事、共謀發展。深入開展好“萬企幫萬村”促推脫貧攻堅行動和“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引資活動以及 “同心抗疫、同舟共濟”“凝心聚力新時代”等行動,運用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的豐富資源和獨特優勢,服務發展、參與發展、推動發展,推動臨武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二是同心協力、共創和諧。切實加強與各黨派、各民族、各階層、各界別和海內外朋友的聯繫交流和友好合作,團結一切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引導更多的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圍繞建設“五個臨武”貢獻力量,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諧因素,全力營造和諧穩定、祥和喜慶的社會氛圍。

三是同心同德、合作共事。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執行黨的統戰方針政策,帶頭與黨外人士結對交朋友,多關心黨外幹部成長,多搭幹事創業舞臺,讓肯幹事、能幹事、會共事的黨外人才脫穎而出、擔當重任,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為推動臨武科學跨越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作者李浩系中共臨武縣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