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最近,我入手了一套非常好玩的藝術啟蒙套裝,叫做《費頓藝術啟蒙認知》,全書共四冊,分別是《顏色》《形狀》《數字》和《反義詞》。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說到藝術,在我們普通人眼中,藝術似乎總是高高在上的,只存在於殿堂之中的。


我們要欣賞藝術,要麼需要沐浴洗手,以朝拜的心理前往博物館或者藝術館,在經過了一道道關卡之後,才能和眾人一道站在作品前。


所謂作品前,也不過是個偽概念,我們和作品還得隔著不小於一米的距離,或者一整面防彈玻璃。當我們想要稍作停留,多看一會兒時,立馬就會被後面洶湧的人潮推著走。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如果不想去博物館或者藝術館人擠人,那我們只能翻出厚厚的藝術史書籍,一邊看著縮小了N倍的圖片,一邊讀著這些作品的解讀文字、瞭解作者生平。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往往浮光掠影般地掃過圖片,就算我們已經看完了。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不管是哪種形式,我們都懷著一種一本正經的朝聖心理,我們和藝術的距離仍然是遙遠的。


我們想親近藝術,藝術卻似乎不那麼想親近我們。


但我記得和橙子看《奧莉薇》系列的時候,就很羨慕奧莉薇家的狀態,


奧莉薇的家到處都掛著藝術家的畫,下圖中牆壁上的兩幅畫就是現代舞之母瑪莎·格雷厄姆的經典劇照。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家裡的門也是仿照馬克·羅斯科的作品製作的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所以奧莉薇在參觀完畫展回來後,自己創作了一副波洛克的滴畫作品。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當藝術和我們離得足夠近的時候,藝術就可以真正地融入我們的生活。


這套《費頓藝術啟蒙認知》就做到了這一點,徹底打破了我們和藝術的距離,讓孩子開始玩藝術。


我們不再是正襟危坐地欣賞和解讀一幅藝術作品,而是將大師們的作品串起來,為孩子的認知服務。


這套書總共有四冊,分別是《形狀》《顏色》《數字》和《反義詞》。看名字就知道,這是適合2到4歲孩子的低幼書,但玩兒可沒有什麼年齡限制,4+歲的橙子已經玩瘋了。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形狀》這一冊她玩得最開心。


在介紹正方形的時候,編輯們用了一個有趣的句式“正方形裡的正方形裡的正方形裡的正方形”。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橙子在讀完這句話以後,立刻喜歡上了這種嵌套語句,將它用在每一幅圖中,用手指著每一個正方形,唸到“正方形裡的…正方形裡的…正方形”,“三角形裡的…三角形裡的…三角形”,玩得不亦樂乎。從開始的磕磕碰碰,到後來的流利順暢,嵌套語句說得很溜了。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在看到下面這兩張搖搖欲墜的長方形的時候,她就跟著搖搖擺擺,最後“啪”的一下倒在地上,大喊道“我倒地啦!”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當看到這兩幅“圓,圓,停”和“圓,蹦,蹦”的時候,她已經放飛自我,徹底玩high了。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我負責大喊“圓,蹦,蹦”,她就開始滿客廳地蹦。當我喊“圓,圓,停”的時候,她就緊急剎車停下來。


然後我又說“搖搖欲墜的圓”,她就雙手抱頭做出圓形的樣子,再誇張地晃動身體,最後倒在地上說:“圓倒地了。”


這本書我們玩了快1個小時,她每次剛倒在地上,就會大喊:“再來一次,再來一次!”然後我就把主角從圓換到了三角形,又從三角形換到了正方形。


《數字》這一冊,橙子也玩得很開心。這裡真的得給編輯們點個贊,如果只看圖,那就是一幅幅典型的考爾德式的作品,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但編輯們設計了很多好玩的遊戲。


比如在這幅圖中,文字提出“讓我們一起數黃色的金屬片:1”。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到這一幅,接著說:“現在該數紅色的了:1、2、3、4……可能更多!”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到這一幅,就變成了“你能向上數更多嗎?”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全程都在換著花樣數數字,就算橙子已經能夠很熟練地數數字了,也沒有覺得枯燥,總是在按照要求數完之後,立刻說:“還有呢?還有呢?”


橙子最愛的是上面這兩本提供無限遊戲創意的書,我則比較喜歡《反義詞》這一冊。4歲的娃兒玩低幼玩得這麼開心,實在是很難得了,但也不能瘋玩,總得學點什麼吧。


這就是老母親一顆糾結的心,光玩還不夠,一定得玩中學才覺得物有所值。


《反義詞》這一冊的編排同樣非常有意思,儘管老母親抱著讓她一定要學點什麼的心理,她也沒覺得枯燥,確實學了不少。


比如“空”和“滿”是反義詞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分開”和“聚攏”也是。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這套書好玩得不得了,成為了最近我們每天必玩一次的新寵。每次和孩子玩的時候,我都想,大師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作品被玩壞了吧。


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就像《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中,無數鋼琴名曲被巧妙地嵌入到動畫中,也被玩壞了。


孩子們未必知道這些鋼琴名曲是誰,但是那段歡樂,以及巧妙配樂的感覺,存在在孩子的記憶中。當他們開始學鋼琴的時候,也許會猛然想起記憶中熟悉的曲調。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橙子同樣不知道這些作品的作者是誰,但依然不妨礙她認識這些最好的藝術作品。或許某一天,當她想系統地學畫畫的時候,也能想起這一段好玩的時光。


最後,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讓我陪娃的同時又雞娃的藝術大師們吧。


《形狀》這一冊中,用的是約瑟夫·艾爾伯斯的作品。約瑟夫·艾爾伯斯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教育家之一,所有學習設計的人,都有學習他的色彩理論。他的各種畫正方形的作品也十分出名,被人統稱為《向正方形致敬》。這本書中,用的正是他的正方形,還有長方形、圓形,來幫助孩子認識形狀。


《顏色》中,用的是著名的亨利·馬蒂斯,他是和畢加索齊名的野獸派代表人物,用鮮豔的色彩以超乎尋常的方式來作畫。這本書中,用的全部都是他的剪紙作品,讓孩子對各種各樣的顏色有初步的認知。


《數字》這冊中展示的是亞歷山大·考爾德的作品,他是美國著名的建築師,他喜歡用鐵絲來創作,這套書正展示了各種各樣的鐵絲作品。鐵絲作品和數字有什麼關係呢,這正是編輯們的良苦用心之處,讓孩子們學會數數。


《反義詞》中的作品都是埃爾斯沃斯·凱利的抽象畫,他喜歡用簡單的形狀、曲線和直線來作畫。抽象畫也能玩出新意,編輯們通過巧妙編排,讓孩子理解反義詞的意思。


在每本書的第一頁,還能看到書中每一幅作品的名字和年代。

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