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昨晚又去吃的火锅。冬天才刚到,天气还没有冷起来,我们已经吃过五六七八次火锅了。

中国人对火锅是真爱啊,天南海北,都好这一口,不管是麻辣的川味火锅,还是京味的老式火锅,还是广式的打边炉,就算是和火锅形式差不多的串串、麻辣烫也吃得津津有味、大呼过瘾。再不济,在家炖一锅高汤,加上辣椒大蒜、茴香八角,放进配菜,也能香喷喷地吃上一顿。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昨晚我们吃的是家门口苍蝇馆子做的自助火锅。我们了菌汤锅底,老板在锅底里放了各种菌菇、西红柿、火腿肠,还额外加了枸杞、当归和党参,红红白白地漂在汤面上。

火锅通上电以后,不到一会,汤就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我去冰柜旁拿吃的,橙子帮我跑腿,她乐呵呵地把一盘盘菜端到桌子上。我给她调了一碗酱,一点生抽加一点香油,然后再撒上葱花和芝麻。给她煮的土豆好了,放在碗里让她手抓着蘸酱吃,她吧唧吧唧,小手指都要吞掉了。

我笑着问她,这像不像我们在煮石头汤?她小眼珠子一转,说,是啊是啊。

石头汤?其实是我们看过的一本绘本《石头汤》,最适合在冬天吃着火锅和孩子讲了。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使人幸福”。

传说在清朝年间,有一处深山脚边的小村庄,里面的人因为战争、洪水、饥荒,与世隔绝,排斥外人,甚至连互相之间也不是很信任。三个分别叫做“福、禄、寿”的高僧想要去度化他们。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高僧们来到村里,大家都紧闭门窗,无人理会他们,只有一个穿黄衣服的小女孩很好奇,问他们在干什么。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高僧说,他们在煮石头汤,可是少了锅子。小女孩回家搬了锅子。

高僧们放进去三颗大石头,说可以煮出美味的汤,但是如果有更多的食材就更好了。

村里的人们出于好奇,加了点胡椒、胡萝卜和洋葱,汤变得很香。高僧说,如果还能有更多食材就好了。

于是人们就争先恐后地从家里拿出了饺子、豆腐、芋头、冬瓜、玉米尖、云耳、绿豆、山药、大蒜、生姜、酱油、百合,等等等等。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这么多食材混在一起,煮啊煮啊,汤越来越香。

终于煮好了。

村民们摆出长桌长凳,挂起大红灯笼,拿出馒头米饭,一起喝石头汤。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这就是“火锅”啊!

吃完饭,村民们又开始拉二胡、弹琵琶,玩皮影戏。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在开放怀抱下,人与人之间重新开始交流、沟通,幸福也就来到了他们身边。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很好玩,一个火锅,引申出了一个关于“分享和幸福”的主题。

这是一本中国风的书,讲的也是古老的中国故事,然而它的作者却是一位美国人,叫做琼·穆特。不得不说,美国人琼·穆特是下了功夫的:

首先,三个高僧的名字“福禄寿”,就说明他了解中国人美好又朴素的愿望,福禄寿就是中国人最看重的祝福了。

其次,下面这一页中各个人物的刻画,至少从形式上说明他对清朝时期的人物形象还是有所了解的。小盖帽、长辫子、旗头、茶碟。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最后,在高僧们要走的时候,作者用了中国人最经典的送别场景,杨柳依依,小桥流水,颇有些“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的离愁别绪。

《石头汤》:冬天来啦,看绘本,吃火锅

要说不足,也还是有不足的。最突出的一点是,美国人太小看中国人的火锅文化了。

早在三国时代,中国就有“五熟釜”了,也就是分隔了几个格子的锅,和现在的“鸳鸯锅”、“九宫格”也没什么不同了。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用铜鼎煮火锅,唐朝时人们将火锅叫做“暖锅”。那故事中的清朝,还会有中国人不知道火锅吗?不可能吧。毕竟故事里还出现了茶商和秀才,他们一个走南闯北,一个翻阅故纸,总知道一些关于火锅的故事。

关于火锅,还颇有几件轶事:

考古学家们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发现了一件分格鼎,这直接证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也是一位火锅爱好者,而且他吃的还是“鸳鸯锅”。从出土的器具分析,汉代人吃火锅与现代人的吃法有一些不同,他们会先把调料加热再吃。

我们现在流行的涮肉还有一个风雅的名字,叫做“拨霞供”,起源是一个叫做林洪的南宋人,去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仙,在路上,林洪抓了一只兔子,问止止仙要怎么弄来吃。止止仙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著着片在汤中涮熟,沾着调味料吃。”林洪一吃,味道鲜美、惊为天人,而且他发现这种吃饭还可以叫上三五好友在冰天雪地之际,围聚一堂、谈笑风生、坐看美景。于是他根据诗句“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将涮兔肉取名叫做“拨霞供”。到了现在,咱们当然是什么都能涮了。

到了元明清,喜欢吃火锅的人就更多了,元世祖忽必烈爱吃涮羊肉,明朝弘治皇帝一边吃火锅,一边还不忘和臣属对对诗词,留下了关于火锅的名对:“炭黑火红灰似雪,谷黄米白饭如霜”。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爱吃火锅,游江南时留下不少传说,相传他的千叟宴上,有1550多个火锅,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在冬天来临之际,和你的孩子一起吃吃火锅、聊聊趣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