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臺灣海峽後,日軍狗急跳牆:運輸線,關乎戰爭勝敗


太平洋戰爭進行到1943年,形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為了將東南亞的戰略物資運回本土,日本人的商船頻繁往返運輸,臺灣海峽是必經之地。


美軍計劃派出潛艇部隊襲擊臺灣海峽,切斷日本運輸線,但臺灣海峽的地形不適合潛艇作戰,而且臺灣有日本部署的大量艦隻和戰機,對潛艇構成很大威脅,導致美軍潛艇部隊都不願意來此作戰。


封鎖臺灣海峽後,日軍狗急跳牆:運輸線,關乎戰爭勝敗


在美軍束手無策之際,“飛虎隊”的陳納德將軍提議,從中國機場,出動第14航空隊(即中美聯合空軍)的轟炸機,從空中摧毀日本運輸線。


這個提議得到美軍高層同意後,陳納德將軍開始著手實施。


陳納德認為:從空中切斷日本航線,首先要摧毀日本部署在臺灣的戰鬥機,使其無法威脅到己方轟炸機的安全,然後才能隨心所欲的攻擊穿梭於海峽的日本船隻。


當時,日本在臺南部署有海軍航空兵的零式戰鬥機,且基地防空火力較強,很難被摧毀,而新竹機場有部署了88架96式艦載戰鬥機,且防空力量薄弱,是理想的襲擊對象,所以,陳納德將軍決定先摧毀新竹機場。


封鎖臺灣海峽後,日軍狗急跳牆:運輸線,關乎戰爭勝敗


第14航空隊共裝備有130多架美國B-25“米切爾”式轟炸機。


B-25轟炸機機長16.13米,翼展20.6米,機高4.88米,最大載彈量1361千克,最高時速438千米,最大航程可達2100千米,機組乘員6名,包括1名駕駛員、1名副駕駛、1名領航員兼投彈手、1名機背炮塔炮手兼無線電操作員、1名腰部機槍手和一名機尾炮手,自衛武器為12-18挺機槍。


根據《租借法案》,美國向中國援助了一部分B-25,這些飛機美國本土起飛,先到加拿大,經格陵蘭島到達英國,再經直布羅陀飛越地中海抵達北非,然後經伊朗達到巴基斯坦卡拉奇,最後到達中國,幾乎飛躍了半個地球。


封鎖臺灣海峽後,日軍狗急跳牆:運輸線,關乎戰爭勝敗


為了縮短對新竹機場的轟炸距離,陳納德在江西遂川修建B-25基地,遂川距離南昌較近,為了避免被南昌日軍發現,機場進行了各種偽裝。


1943年11月25日,14架B-25從遂川起飛,在8架P-51“野馬”式戰鬥機的護航下,飛往臺灣,一起參與攻擊的,還有8架P-38“閃電”戰鬥機,它們主要負責掃射地面日軍飛機。


中美機群抵達時,日本20餘架96式艦載機正在進行飛行訓練,被護航的P-51擊落12架,B-25投下的炸彈,炸燬14架,P-38俯衝掃射,擊毀22架,共計摧毀日機48架。


這是繼1938年中國空軍紙片轟炸、1942年杜立特中校空襲東京之後,日本自詡的“絕對國防圈”內首次遭到空襲。


封鎖臺灣海峽後,日軍狗急跳牆:運輸線,關乎戰爭勝敗


日軍大本營震驚,急忙將部署在東北的第12飛行團調往武昌,伺機攔截第14航空隊。


新竹基地遭襲擊後,日軍戰機損失過半,暫時無力為途徑臺灣海峽的船隊提供空中掩護。


陳納德將軍間時機成熟,頻繁出動B-25轟炸機從遂川和桂林等地機場起飛,對日本船隻進行轟炸,僅僅三個月,就擊沉日軍船隻約3.5萬噸。


B-25的持續轟炸,使日本運輸線常常中斷,極大地影響了日本從東南亞搜刮物資的進度,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日本於1944年發動“一號作戰”,企圖通過陸路將物資運往本土,同時也企圖攻佔對他們威脅最大的多個機場。


封鎖臺灣海峽後,日軍狗急跳牆:運輸線,關乎戰爭勝敗


在這場歷時近10個月的大戰中,B-25同樣表現出色,給日軍交通線和有生力量造成重大殺傷。


B-25作為一款優秀的中型轟炸機,為太平洋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