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黃斑為什麼會出現水腫?

如今糖尿病已經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然而,隨著病程的延長,併發症的威脅會越來越大。由於長時期血糖水平的改變,會導致眼底視網膜小血管的損傷,這種損傷會造成嚴重的視力下降,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會有1/3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眼底病學組組長許迅教授介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會影響到全身的血管和神經,這其中也包括眼底的血管和神經。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1/3伴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R),這其中又有約1/3會出現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截至2017年,根據中國流行病學文獻報道計算,理論上我國已診斷糖尿病患者中有臨床意義的DME患者約71萬。這些眼底病變可給患者的視力造成不可逆影響,因此糖尿病患者是視力損傷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的視力管理更應該引起重視。

黃斑是什麼?

糖尿病患者的黃斑為什麼會出現水腫?

我們每個人都有黃斑,黃斑是我們每個人眼睛中心視力最敏銳的區域,也就是說一個人1.5的視力是黃斑在發揮作用。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的發生與糖尿病的病程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也就是說,一個人患有糖尿病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發生DME,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越嚴重越容易發生DME。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也是由於長期血糖水平不穩定的狀態導致視網膜的脈管系統受到損傷,也就是提高了血視網膜系統的滲透作用,使得血視網膜的通透性增強了,積液(滲透液)進入黃斑部位,從而引起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可想而知,黃斑這麼敏銳的區域,糖尿病性的黃斑水腫一旦發生,會嚴重影響視力下降。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為什麼需要及早治療?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發生會造成嚴重的視力下降,主要表現在視野的中心區域會有暗點,也就是斑片狀的視物模糊,難以清晰地看到細節,包括近距離和遠距離的;對比敏感度會下降,看到的顏色是暗淡褪色的,看物體的顏色會改變,有發暗的感覺;看物體的形狀有所改變,有時候比實際形狀變大了,有的時候也會變小了,直線在視野的某些部分出現波浪狀或斷裂。DME患者的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正常的工作狀態,給家庭和整個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

糖尿病患者的黃斑為什麼會出現水腫?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導致的視力喪失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可以治療的

2012年前,醫生們只能使用激光來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激光治療雖然可以阻止DME進一步進展,但是無法恢復或提升DME患者視力,還有可能導致視網膜損傷等,進一步影響視力的不良事件,臨床急需新型治療手段。


近幾年,隨著阿柏西普等抗VEGF藥物的出現,局部抗VEGF注射已經成為DME的一線治療方法,在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有九成醫生選擇抗VEGF治療黃斑水腫7。在我國臺灣地區,醫生通過調查發現,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若不進行有效干預,一旦喪失視覺功能,會首先喪失工作能力,其次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並帶來巨大的照護負擔。所以療效明確的阿柏西普在臺灣地區被加快審批進入醫保。

新型治療手段抗VEGF給DME患者帶來視力獲益

眼底病治療曾經是眼科最為棘手的領域,近些年隨著技術和藥物的進步,在我國一些創新手段已經得到應用。北京醫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紹: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黃斑區微血管滲出和新生血管生成造成的,阿柏西普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抗並阻斷被稱為VEGF的新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蛋白,從而減少新生血管生長,消退DME水腫,使患者病情不再發展。相對於激光治療,它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逆轉病情,讓部分患者已經失去的視覺功能重新恢復,即便是重度DME也可以提高1行視力,提高生活質量。此外抗VEGF還具有有效率高、治療風險低等優勢。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抗VEGF治療黃斑水腫,初始5個月連續每月注射一次,然後每兩個月(8周)進行檢查並注射一次。患者治療12個月後,可根據視力、解剖學結果延長治療間隔。這樣的治療,大大提高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

大糖醫是一個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臺,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醫院專業內分泌醫生,幫助廣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遠離併發症。關注大糖醫微信公眾號,或在蘋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載“大糖醫”,瞭解更多糖尿病資訊,獲得醫生專業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