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效果如何?

迄今為止,尚未有明確能夠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方法。幹細胞領域在再生醫學,尤其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各種類型的幹細胞已被用於AD的臨床前/臨床試驗。在過去的十年中,在這個領域已經有很多基於幹細胞的AD策略,包含細胞的類型,給藥的路線和時間。

幹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效果如何?


阿爾茨海默病(AD)簡介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約佔全世界痴呆症病例的60-70%。僅在美國,AD的流行率約為470萬例,預計這一數字還會大幅增加。

AD發病機制複雜,具有明顯的神經病理學特徵,包括細胞外澱粉樣Aβ斑塊、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沉積所致的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顳頂葉和額葉及扣帶回部分優先變性的神經元丟失。在臨床上,AD的特點是記憶力衰退、視覺空間和語言技能降低、行為問題以及最終死亡。目前所有AD治療方法都是針對症狀的,無法控制疾病自然病程。因此,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已迫在眉睫。於是,幹細胞治療阿茲海默症就成了一件寄託著人們很多希望的療法。

幹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效果如何?


常用的細胞種類和研究現狀

在研究,不同的試驗使用不同類型的幹細胞進行移植。然而,最常用的細胞種類是間充質幹細胞(MSCs)和神經幹細胞(NSC)。

間充質幹細胞

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Friedenstein等人在骨髓中發現MSCs以來,MSCs一直是研究最多的成體幹細胞類型,尤其是退行性疾病中。目前,MSCs幾乎從所有組織中分離出來,如脂肪組織、嗅球,胎盤,臍帶血,羊水。MSCs具有歸巢性,移植後可轉移到損傷和炎症部位。已有研究顯示,MSCs可通過釋放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來增強損傷後的局部血管生成。此外,MSCs通過激活小膠質細胞而觸發免疫反應,而小膠質細胞又可觸發抗炎反應。事實上,MSCs已被發現將小膠質細胞表型從經典激活轉為交替激活,導致AD模型中促炎細胞因子水平降低,抗炎細胞因子水平升高。此外,由於激活後的小膠質細胞具有較高的降解Aβ沉積的能力。因此,MSCs介導的對小膠質細胞的調控可顯著減少Aβ沉積,改善記憶障礙。MSCs直接移植到海馬內,還可改善小鼠的認知能力,並通過Wnt信號通路增強海馬神經的發生,從而促進內源性修復。MSCs還被證明可以改善新生血管,導致記憶和學習缺陷的恢復。儘管MSCs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但不可控增殖或分化及其致瘤性、培養時間長、需要輻照和/或其他毒性預處理以獲得適當的植入和免疫原性等問題仍然存在。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只有10項已註冊的臨床試驗處於招募的早期階段,其中大部分使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脂肪間充質幹細胞。

神經幹細胞(NSC)

近年來,NSC移植成為AD研究的主線之一。必須指出的是,成人神經發生在兩個特定的“神經源性”腦區:(1)位於海馬齒狀回的顆粒下區,產生新的齒狀顆粒細胞;(2)側腦室心室下區,即在通過吻側流遷移到嗅球前產生新神經元的區域。側腦室的心室下區被認為是成年哺乳動物大腦中NSCs的最大來源。成人大腦的神經幹細胞在多種環境下移植到海馬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動物模型中的認知功能、突觸連接和神經元存活。其他研究,結合了神經生長因子(NGF)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對神經幹細胞分化的影響,顯示神經幹細胞的神經生成率增加,這對於未來的臨床應用,特別是在劑量優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神經幹細胞還通過抑制膠質細胞和Toll樣受體-4介導的炎症通路激活,下調促炎症因子,改善認知功能缺陷,對AD炎症表現出明顯的神經保護作用。NSC 能夠通過增加線粒體數量和線粒體蛋白表達來促進線粒體生物發生,從而改善認知結果。這些結果是很重要的,因為線粒體生物能量學的缺陷通常先於AD的發病。然而,應該指出的是,在AD的晚期,NSC未能恢復行為/認知缺陷。作為一種替代方法,人類NSC經常被用於神經變性動物模型的移植實驗。通過免疫熒光和共聚焦顯微鏡檢測,可觀察到NSC的植入和存活,成功地改善了環境和位置依賴性學習。有趣的是,認知功能的改善與Aβ或τ病理改變無關,表明可能有其他機制,如突觸發生,將參與認知功能的改善。

其他幹細胞

由小鼠胚胎幹細胞(ESCs)中誘導分化的膽鹼能神經元前體細胞(NPCs),可促進AD大鼠的行為恢復。結果表明,移植後可增加膽鹼能神經元數量。其他幹細胞來源包括:臍帶血細胞(HUCBCs),脂肪組織源性幹細胞(ADSCs),毛囊幹細胞,表皮神經嵴幹細胞(epi-ncSCs)等也被應用於AD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也可用於神經再生領域,其優勢在於:很高的體外擴增能力和適合自體移植,可減少免疫排異。值得一提的是,與ESCs不同,IPSCs來源沒有倫理爭議。在過去的十年裡,雖然幹細胞治療阿茲海默症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哪種幹細胞才是最好的仍然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MSCs和NSC一起約佔所有使用的幹細胞試驗的75%。

幹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效果如何?


細胞輸注方式是幹細胞治療臨床轉化成功的一個重要挑戰。

如何將幹細胞輸送到目標腦區的最佳方法有待商榷。截至目前,在公開發表的研究中,有2/3上使用了靜脈注射(Iv)途徑。然而,似乎不如腦內注射(IC)有效。例如,靜脈注射途徑成功地降低了血漿Aβ,但未能清除腦內的Aβ斑塊。根據AD患者血腦屏障理論,採用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細胞給藥,這是一種更容易操作,侵襲性更小的給藥方法。

幹細胞在人體內的作用機制大概如下:

可以激活小膠質細胞。活化的小膠質細胞通過吞噬Aβ和釋放Aβ降解酶來延緩AD的進展。此外,還分泌生長因子和抗炎細胞因子來保護神經。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紀的增大,體內的小膠質細胞效率越來越低,而且如果過度激活,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神經元損傷。

可以增加BDNF的分泌。BDNF是一種神經營養因子,被認為是AD認知功能改善的主要原因。NSC可引起海馬BDNF水平升高,從而增加突觸密度,恢復海馬依賴性認知。

細胞外泌體的作用。研究表明,外泌體向鄰近的受損細胞運送生物活性物質,誘導免疫調節、血管生成、神經發生和突觸形成。外泌體的臨床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其異質性、分離和生產技術等,需要探討它們在AD模型中的應用。

未來展望

幹細胞治療AD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但仍需解決多方面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例如,如何將幹細胞輸送到目標腦區的最佳方法,仍有待商榷。AD具有複雜性,疾病進程中間沒有明顯的分期,單一的幹細胞療法似乎不太可能有效地治療AD患者。這是細胞療法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

移植後在體內檢測它們是其臨床應用的一大挑戰。追蹤他們在體內將允許治療隨訪,劑量優化,避免毒性和不必要的細胞相互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Kondo T, etc. Cell Stem Cell 12:487–496,2013

Bae JS,etc. Curr Alzheimer Res 10:524–531,2013

Kim JA, etc. Cell Death Dis 6:e1789 2015

Mahmoudifar N, etc.Mol Biol 1340:53–64. 2015

Rosenholm JM, etc. Small 12:1578–1592,2016

Haitham Salem,Adv Exp Med Biol,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