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馬季先生原名馬樹槐,師承相聲大師侯寶林、劉寶瑞,相聲第七代傳人。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繼後的關鍵人物,善於表演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作品,開啟了以讚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為主題的“歌頌型”對口相聲的新生面。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有人拿郭德綱和馬季先生比相聲的藝術成就?首先二人不是一個級別,不能比。然後小編就斗膽聊一聊為什麼會有人拿郭德綱同馬季先生比?大家不喜勿噴。

首先,二人都幕後對相聲有貢獻。

  • 兩位都深愛相聲這一傳統藝術,並且為之復出許多心血。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 兩位都對相聲起到傳承作用。相聲這門藝術也是出自市井,是天橋文化,就在所難免存在雅和俗兩面性。當年馬先生和侯寶林老先生一道參與了對相聲的改革,為了將相聲發揚光大,能進入主流文化圈,馬先生開創一種“歌頌行”的新形式,去掉糟粕的同時,也去掉了一些相聲傳統的部分,這樣更適合電視上表演,從而誕生了《宇宙牌香菸》、《五官掙功》等諸多經典作品,馬先生的徒弟:馮鞏、劉偉、趙巖、王謙祥、李增瑞也都頗具影響力。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當相聲又進入低谷的時刻,郭德綱橫空出世,讓相聲迴歸劇場,重新走起傳統相聲的路子,拯救了當今相聲界,否則很快就沒人再聽相聲了,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優秀相聲演員改行了。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其次,相聲怎麼會走向衰落?

其實,在馬先生在世時,就已發現跡象,老人家也是十分著急的,因為這確實跟自己有一定關係。但曲藝界負責人,覺得郭德綱的相聲是“三俗”,強烈予以抵制,但馬先生則公開給予郭德綱肯定和鼓勵,因為從郭德綱這他看到了相聲的未來。但被馬先生親手去掉相聲糟粕的同時,也順帶去掉了一些傳統的東西,傳到下一代掌門人時,收徒已很少練習傳統相聲貫口,更像是講俏皮話,講笑話?徒弟包括外國留學生、半路改行的人,這其實已跟傳統相聲漸行漸遠了,有些矯枉過正了,觀眾自然也就不買賬了!馬先生也是看在眼裡,只是還沒來得及整改就突然離世,據徒弟李增瑞老師講述,馬先生離世前一晚還在搞創作!只是一切都來不及了!直到後來雅俗兼備的郭德綱出現,才挽救了落寞相聲!才讓更多的人重新關注相聲,也有更多人去學相聲。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最後,二人誰的成就大?

如果沒有馬季先生,可能相聲不會出現在各大晚會,更不會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甚至有可能到現在早就沒人聽相聲了。欣賞傳統藝術,應該是雅俗共賞,用包容的心態對待傳統相聲,相聲才有出路。當年侯寶林和馬季兩位大師是矯正相聲,然而到了現在曲藝掌門人的時候,明顯有些矯正過頭了,但他們沒能及時改正,差點就斷送了相聲的未來。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而郭德綱的出現,恰好是從另一個方向矯正了相聲的發展方式,也起到了繼承和傳承的作用。這也有可能是有人拿他同馬先生對比的原因所在。

這就好比馬先生參與打了口井,井水甘甜,讓無數人活到了今天;但時至今日發現井水有雜質,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喝這井水了,當年考慮的是隻要有水能活命就好,現在更多的則考慮健康問題,此時郭德綱恰巧給這口井加了過濾器,讓井水不僅甘甜,而且無雜質。你能說郭德綱功勞更大麼?

雖然他對相聲有貢獻,但也沒到能和大師相比的地步?你覺得呢?


結論:其實不僅是相聲,任何一種傳統藝術形式都一樣,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發展方式。就如同開車,掌握方向盤的雙手用力不均衡時,車子就會忽左忽右的跑偏,一邊是雅,一邊是俗,但二者偏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只有雅俗共賞藝術才能更好,更長遠的發展?你覺得是這個道理麼?

關注我,看更多客觀理性不娛樂事件分析。歡迎轉發、評論、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