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學期·師說丨政治與行政學院賀寨平老師:發揮自身特質,做出創新性成果

導師介紹

賀寨平,1965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 ,應用社會學系主任,社會管理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天津社會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網與社會資本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社會網絡分析,社會資本研究和城鄉社會學研究,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心理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三部,主持並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

非常学期·师说丨政治与行政学院贺寨平老师:发挥自身特质,做出创新性成果

發揮自身特質

做出創新性成果

近些年來,有不少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學,來問我怎麼能做出創造性的成果?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相信也是困擾中國社會科學界多年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創新性的關鍵不在外部,而在自身。有的同學認為,沒有創造性的成果,主要是由於沒有研究社會的各種新的現象。我認為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總是在迎合社會需求,忽略自身特質,導致缺乏特點,缺乏創新。因為新的現象不和個人的特質相結合,研究成果就很難有新意。這也就是為什麼每逢有一種新的現象出現的時候,期刊上的論文連篇累牘,但很多論文似曾相識,大同小異。因此關鍵不在研究對象新不新,而在於自己對什麼有興趣,瞭解什麼,有什麼專長,再確定何種現象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

要發揮個人特質的作用,至少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是個人經驗。米爾斯在其經典著作《社會學的想象力》中提出,要發揮社會學的想象力,就必須把個人的經歷同宏大的結構聯繫起來,他認為這可以解決美國社會學缺乏創新的情況。這種觀點是十分有道理的。縱觀學術史,從馬克思,弗洛伊德,阿倫特,到陳寅恪,大師們的經典著作,都能從他們的個人經歷中找到印跡,由於他們總是從個人經驗去洞察、思考社會的宏觀結構,因而形成了異於常人的視角,所以他們的著作才顯出創新的奇異光輝。反過來說,很多的無名作品之所以無名,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到社會的新現象,而是由於他們太過注重迎合時尚,不夠“固執”,過於低看自己的人生經歷。由於我們能深刻體會的就是自己的人生,如果放棄了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體會別人的人生體驗又是不可能的,必然會使自己的寫作沒有特點,也不可能有重大的創新。我們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注意到,很多同學的選題,是十分時髦的,但是和自己的經歷相差太遠,所以在研究中難以有深刻的發現。例如有的同學選擇一個宏大的對策性研究,但其實個人在這些方面沒有任何的感性認識,而我們國內已經有那麼多的智庫在做這些,怎麼可能做出創新呢?反過來說,有的同學家庭是城市貧困戶,選擇城市貧困的研究,就比較容易能夠做好。從這些年指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情況來看,凡是從自己人生經驗中選題,就比較容易做出好的論文,凡是選擇與自己人生體驗毫無瓜葛的選題,就比較難以做出好的論文。

其次大家應該重視的,就是個人的特殊的能力。我們都知道,智力是我們經常提的衡量個人一般能力的一個指標,但是,並不能夠完全概括人一些特殊的能力。同學們應該分辨自己研究能力方面的優勢,形成自己的風格。如果不去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就很難做好研究。在學術史上,有的人擅長綜合,比如哈貝馬斯;有的人擅長分析,比如波普爾;有的人擅長“破”,比如馬克思;有的人擅長“立”,比如羅爾斯;有的人像刺蝟,一輩子一件大事,比如帕森斯、哈耶克;有的人像狐狸,多處開花,比如默頓、羅素。重要的是揚長,而不是補短。再如,對一個高中的作文,寫起來都極為困難的人,做敘事分析一般來說也很難做好,因為敘事分析類似於紀實文學,對於敘事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反過來說,一個敘事能力很強的人,做敘事研究就比較輕車熟道,遊刃有餘。但是敘事能力不強的人,還可以去嘗試做案例比較研究、機制研究,發現自己的擅長。所以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要在研究中逐步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一種研究方式、思維方式,形成自己的風格。而這是創新的實質性的因素之一,也是我們多年以來教育中忽略的東西。

供稿:政治與行政學院

非常学期·师说丨政治与行政学院贺寨平老师:发挥自身特质,做出创新性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