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止: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这件事两代人都应注意

“点到为止”是北京晚报“北京论语”版的特别专栏,以国内外具有典型代表性或趣味性新闻为主,内容简练,旨在用尽量短小的篇幅讲述新闻,加以特色化点评,风趣而不失深度。并伴有“漫画”——一幅图读懂新闻,用更新颖的视角品读新闻。

点到为止: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这件事两代人都应注意

近日,江苏淮安一名28岁的小伙子,被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他认为自己年轻不会患上此症,用手机搜索相关症状从而验证自己是否真“心梗”了,90分钟之后才同意手术。如今,人们有啥问题都习惯上网找答案,但医疗诊断这么专业、严谨的事儿,可不能网络验证。这种“心”病也得治。 李嘉 制图

表情慎发

近日,广东潮州一名学生在微信群里向老师提问时,发送了两个敲打表情,老师认为学生不礼貌,责令其写检讨。事后双方消除了误会。有句老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对网络时代流行的语言符号不熟,以致过度解读;学生给老师的表情符号过于随意,以致引发误会。网络交流的代沟,已是普遍现象。对年轻人来说,发送表情应分场合和对象;对长辈来说,也要了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球鞋慎洗

年轻人流行“炒鞋”,杭州小伙花3.65万元买了一双原价1880元的限量版球鞋,穿了3个月之后,送到洗鞋店清洗,鞋面却被洗烂了。没想到洗鞋店老板悄悄给他更换了一个非原装鞋面。双方闹上法庭,法院一审认定球鞋购买价格的60%即2.19万元作为原告损失。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把鞋洗坏了,鞋店老板绝对是手艺不精。不过,以后揽活时,也要问清鞋的价格,这种炒到天价的鞋,还是别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