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美國原油期貨連續兩日暴跌。週二(4月21日)美油6月合約收跌35.78%報13.12美元/桶,盤中一度暴跌近70%,最低報6.5美元/桶。

5月合約收漲124.08%,報9.06美元/桶。該合約在週二收盤後到期。 隨著黑天鵝推動全球需求暴跌,原油價格今年以來一路下行,4月20日美油5月合約首次跌至負值。


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code>

油價大跌迫使市場上最大石油ETF基金——美國石油基金(USO)不得不申請改變持倉結構,開始清掉近月合約,直接移到八月。基金還申請不再增加新的份額,基本上變成了一個封閉式基金。週二美國石油基金暴跌近40%。


芝商所(CME)也將於4月22日起允許報價為負的石油期權上市。


WTI原油5月合約將在北京時間22日凌晨2:30進行交割,大量無力進行實物交割的多頭被迫平倉,導致該合約價格大跌至負37.63美元/桶。據標普Platts Analytics稱,截至上週五收盤,5月WTI的未平倉合約大約有108000張合約,而通常情況該合約數量不超過3000張。


對於4月20日史無前例的暴跌,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反映更多的是市場結構問題,而石油市場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在這種市場結構裡被無限放大。洪灝認為,6月原油期貨合約亦有可能出現負值,但油價波動對市場衝擊有限。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俄羅斯尚未就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關於在5月舉行歐佩克+會議的呼籲作出決定,將密切關注油價變化;油市環境不容樂觀,沒有必要覺得是世界末日,若有必要,歐佩克+夥伴國之間可以建立起聯繫;週一原油期貨價格下跌是由於投機行為,將原油期貨價格暴跌與實際油價掛鉤是錯誤的;俄羅斯政府擁有抵消油價下跌所需的全部儲備。


4月21日晚間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石油基金暫停交易,等待披露更多消息。


美油企或迎破產潮


業內認為,當前油價水平下,絕大部分頁岩油企業都將虧損,或將迎來破產潮。


惠廷公司當地時間4月1日宣佈,已向美國德克薩斯州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促使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停牌。


惠廷公司成立於1980年,曾是北達科他州巴肯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主要在美國巴肯盆地、三叉頁岩區塊以及丹佛-朱爾斯堡盆地經營。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4.854億桶石油當量的油氣儲備,原油、天然氣凝析液和天然氣佔比分別為55%、21%和24%。


該公司CEO布拉德-霍利(Brad Holly)表示,考慮到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以及疫情將持續多久的不確定性,公司提出重組計劃是其“最佳方案”。


雖然被逼入破產保護的境地,但惠廷公司並非束手無策。上週,惠廷公司已經對其34億美元的淨經營損失進行保護,有可能在今後獲得聯邦政府的減稅額度。除此之外,惠廷公司表示,其債權人已同意通過將部分票據換成97%的新股來削減債務約22億美元,現有股東將擁有重組後公司的3%的股份。


根據惠廷公司說法,公司擁有超過5.85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將繼續保持營運,相關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都將不受到破產重整影響,並預計2020年將生產約4200萬桶原油。


油債8000億美元


頁岩油革命改變了世界能源工業的格局,但頁岩油開採是一項高度資本密集型的商業投機,完全依靠資本市場的融資融債。


根據國盛證券研報數據,當前美國企業債存量規模已突破10萬億美元;美國能源行業企業債存量規模達8043億美元,其中97%以上是原油相關。美國能源企業債中,高收益債(BB及以下)佔比達31.2%,高於整體企業債市場的21.5%,表明美國能源企業的信用資質普遍較差。


據國盛證券研報,2020年美國能源行業共有448億美元企業債到期,明顯高於2019年的293億;其中投資級為307億,高收益為141億。


根據穆迪公佈的數據,北美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有860億美元的債務將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到期,管道公司還有1230億美元的債務將在同一時期到期。


從總規模上看,頁岩油企業的債務總額不是很高,還不足1萬億美元,這在已經蒸發了10萬億美元的美股面前,算得了什麼呢?


事實上,引爆2008年金融危機的次級抵押債券市場規模也不大,僅6000多億美元。問題的關鍵是,違約兩個字,以及信用體系的崩塌。


能源行業違約可能引發美國企業債違約潮


國盛證券認為,能源行業違約可能引發美國企業債違約潮。


當前美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壓力已達歷史最高水平,同時受疫情衝擊,債務壓力仍將進一步加劇。近期由於美股持續暴跌,市場流動性顯著惡化,美元LIBOR-OIS利差升至2010年以來次高點。若此時能源行業爆發大規模違約,可能成為新一輪美國企業債危機的導火索。


多數的油氣公司債都處在BBB級區間,油氣板塊違約,將引爆大規模的BBB級債券收益率跟著上升,以及大規模的降級潮。


被評為BBB級債券的實際上離垃圾級僅一步之遙,因為長期低利率,這些發行人本身就是垃圾級。


3月末,美聖路易斯聯儲公佈的美銀BBB級企業債利差最高達到4.88%,表明高收益債違約風險達到警戒級別。在美聯儲已經沒有降息空間的情況下,美頁岩氣企業公司債前途堪憂。


原油市場期貨溢價提升


4月20日,五月份交割的美油期貨合約價格收於負37.63美元/桶,這實際上意味著賣主必須向買主付錢才能脫手。6月美油期貨合約仍處於正區域,4月20日收於20.43美元/桶,而11月美油期貨合約收於約31.66美元/桶。


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11月原油期貨合約價格保持在每桶30美元上方,與4月美股的反彈一樣,反映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即全球經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反彈,並且燃料需求足夠吸收在限制政策出臺之前就已積累的過剩情況。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油價在每桶30美元左右仍低於許多生產商的盈虧平衡,這仍然表明經濟前景堪憂。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的分析主管克里斯•米格利(Chris Midgley)表示:“這絕對是一場混亂。我討厭聽到誰站在了錯誤的一邊。”


但是,這只是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該合約將在當地時間4月21日交割,而美原油6月合約價格仍然在22美元/桶附近。5月合約能跌成負值,本質上是一次到期所引發的期貨、現貨價格迴歸。


當前原油價格的暴跌,加上人們預計到今年秋季將有許多經濟活動恢復,導致了一種叫做“期貨溢價”的市場狀況,即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將比現在更高。SEB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師Bjarne Schieldrop表示:“目前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的期貨溢價非常高,但期貨溢價也非常超前。”


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期貨溢價市場意味著,原油交易員認為原油價格未來將上漲,這鼓勵他們現在儲存石油,並在晚些時候出售。Schieldrop表示:“從曲線上看,我們目前在石油儲備方面面臨著一個大問題。”他指出,市場的普遍觀點似乎是,全球經濟的低谷和石油需求的低谷將在2020年4月到來。


他繼續表示,下半年,由於石油需求預計將強勁反彈,而庫存將大幅下降,產能問題應會“迅速消失”。Schieldrop補充道:“這就是為什麼布倫特原油2021年平均價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的原因。”


原油期貨溢價進一步鼓勵原油存儲


原油期貨市場溢價為交易員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他們通過油輪等儲存設備存儲原油,並在未來價格上漲時出售。而這也意味著對原油儲存設備的需求提升,抬高了原油的儲存成本。


目前,原油的水運及內陸存儲方式都面臨成本提升。水運存儲來看,大型原油運輸船(能存儲200萬桶的公海巨型油輪VLCC)的租賃率飛漲。Jefferies分析師Randy Giveans表示,VLCC六個月合同的平均日租金約為100,000美元,高於一年前的29,000美元。一年的合約每日約為72,500美元,而一年前為30,500美元。現貨租船費上漲了六倍,達到每天近15萬美元。


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隨著原油期貨合約之間的價差擴大,日利率上升。Giveans說,基本的數學原理是,六個月價差中的每一美元相當於在這段時間內每天可以為超大型油船支付10,000美元,而不會消除所有的油價漲幅。通常用來定價水基儲存原油的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合約週一收於每桶25.70美元。11月交貨的合約結算價為每桶36.39美元。10.69美元的差額小於3月31日創下的記錄差價13.45美元,但足以證明有100,000美元的日費率。


而內陸原油儲存也面臨需求提升,擁有並經營管道和儲油設施的公司也可以從中受益。五月份交付的WTI原油週五的價格為每桶18.27美元,而2021年五月交割的價格在4月17日收於35.52美元。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下個月交付的石油合約來鎖定17.25美元的價差,然後在一年後出售要交付的合同。


假設存儲所有者的每月成本為每桶10美分,就像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在最近發給客戶的信中顯示的那樣,每桶的利潤為16.05美元。


另一方面,內陸原油儲存較水運原油儲存更面臨壓力。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與WTI等內陸原油價格相比,水運原油可能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為它們相對容易獲得油輪儲存。澳新銀行高級商品策略師丹尼爾•海恩斯(Daniel Hynes)表示:“美國的形勢十分嚴峻。很明顯,作為一個相對內陸的市場,由於需求下降,我們看到了對存儲的真正壓力。我想,至少在下個月之前,對這種放鬆沒有任何希望。我認為價格將繼續承受壓力。”


經濟活動停滯是對油價最大的利空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打擊,停工停產停飛等經濟活動的停滯導致市場對原油的需求銳減。與此同時,原油供給嚴重過剩。


民航資源網2020年4月2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悉尼機場控股公司週一表示,該公司獲得了價值8.5億澳元(合5.392億美元)的額外銀行借款,以應對因新冠疫情爆發而導致的客運量大幅下滑。


根據該公司4月份前16天的臨時數據顯示,悉尼機場的國際客運量下降了96.1%,國內客運量下降了97.4%。


3月份,悉尼機場總客運量下降45.1%,至200萬人次,而國際客運量同比下降近48%,至近70萬人次。


4月21日,法國交通部長表示:不會在5月11日重啟歐盟外的航班,從7月起重啟美國和亞洲的往來航班是不合理的。


根據媒體彙編的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數據,美國上週日均乘客數量下降了96%,至95531人,而去年同期為239萬人。


美聯航週一公佈,公司第一季度虧損21億美元,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虧損,因為冠狀病毒大流行將旅行需求推低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而當前海外疫情蔓延並未見明顯放緩的趨勢,這也意味著各類經濟活動仍將受到壓制。


雖然我國當前疫情得到較好的控制,但前兩個月同樣付出了很大的經濟代價。事實上,從我國航班班次變化亦能感受到行業冷暖,2019年全年每月民航航班班次均在35萬次以上,

今年一月份尚未看出明顯變化,而2月份就驟降至10萬次,下降比例超過70%,不僅民航如此,其他交通運輸領域亦存在同樣情況。


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中國成品油消費量連續多年滯漲


隨著各種替代能源及新能源的發展,中國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合計)表觀消費量2016年以來連續多年高位滯漲,而在2015年之前的10多年均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和2019年中國成品油消費量雖然均超過3億噸,但卻呈現小幅下滑趨勢。


美油連崩!最大石油ETF跌40%被逼改持倉結構CME可報價負石油期權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在消費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對國際原油價格也將產生長期壓制作用。


低油價下國內油企同樣受傷


“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大幅度減利。”國務院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4月20日舉行的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上稱,儘管低油價對降低我國經濟運行成本有利,但是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導致一季度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


彭華崗在發佈會上披露,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同比下降11.8%,超過8成企業營業收入下滑;實現淨利潤1304億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業淨利潤同比下滑,26家企業經營淨虧損,雖然3月份月度淨利潤比2月份明顯回升,但與上年同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他進一步解釋稱,一季度中央企業生產經營既受到了疫情的重大沖擊,也受到了國際石油價格斷崖式下跌的重大影響。同時,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央企業一些政策性的減利,所以出現了效益的大幅度下跌。


具體到石油石化行業,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每桶68美元跌到了3月末的每桶23美元,期間一桶跌了40多美元。“一季度國內需求下降,成品油銷量下降也超過了20%,勘探、煉化等業務收入成本倒掛,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影響了中央企業的效益增速,影響了30個點。”


短短几年油價凜冬再至,中石油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最近也談起過滿腹“苦水”。他在中石油提質增效動員推進會上稱,儘管公司各項工作總體運行平穩,但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兩隻黑天鵝”疊加而至,對油氣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造成雙重擠壓,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受到的衝擊前所未有。


據澎湃新聞了解,中國多數油田的原油開採盈虧平衡點為50—60美元/桶。在幾年前的上一輪油價大跌中,國內“三桶油”業績均受到不同程度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