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神祕來信 揭開了這位家裡剛剛脫貧的“摳門”戰士一個祕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上海武警總隊執勤第五支隊的張坤同志,秉持著人民子弟兵的滿腔熱忱,向家鄉馬樓村捐贈3000元人民幣,體現了一名軍人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溫暖了一線抗疫工作人員……”要不是近日一封來自安徽省宿州市尹集鎮武裝部的感謝信,執勤五支隊七中隊戰士張坤為家鄉一線抗疫捐款援助的事蹟,戰友們永遠都不會知道。

一封神秘來信 揭開了這位家裡剛剛脫貧的“摳門”戰士一個秘密

圖說:尹集鎮武裝部發來的感謝信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在戰友們的印象裡,張坤“節儉到極致”。入伍多年,張坤很少網購東西,大家沒怎麼見過他取快遞;週末也很少請假外出,因為怕花錢;洗衣服也只用洗衣粉,從不捨得買洗衣液……大家都知道,張坤是個有擔當的漢子,家裡條件不好,幾乎把全部的工資都寄給了家裡。

對這樣一名“摳門”的戰友來說,3000元可不算少,怎麼說捐就捐了呢?

其實這筆3000元的捐款,差點沒捐出去。事情的原委還得從2月16日說起。張坤在與家人聯繫時得知,由於家鄉抗擊疫情,設置了多個隔離點。他深知隔離點條件艱苦,抗疫人員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很是辛苦。於是張坤主動聯繫家鄉武裝部楊部長,表達了想要為家鄉捐款3000元,援助抗疫的願望。

一封神秘來信 揭開了這位家裡剛剛脫貧的“摳門”戰士一個秘密

圖說:村裡舉辦了捐贈儀式

這一舉動令遠在安徽尹集鎮武裝部的楊部長十分感動, 但楊部長並不想接受張坤的捐款。張坤一家剛剛脫貧,過去十幾年一直很困難。2012年,張坤父親在工地摔傷頭部,被評定為“二級殘疾”,休養了很多年,語言溝通能力受損,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出去工作;張坤媽媽腿部有些殘疾,只能接一點零星的小活。之前一直是姐姐承擔養家的重任,除去父母的看病錢,可以說是捉襟見肘。

作為村子裡重點幫扶的家庭,逢年過節,縣、鎮領導都會來家裡慰問。2017年,勤工儉學從大學畢業的張坤,接受了村裡的建議,參軍入伍。去年,張坤轉改士官(大學生士兵入伍,套改為中士),每個月能往家裡寄錢,用張坤自己的話來說:“入伍才有機會轉改士官,讓我的家庭走出貧困,也讓我有機會報答姐姐。”

一封神秘來信 揭開了這位家裡剛剛脫貧的“摳門”戰士一個秘密

圖說:2019年年末,母親和姐姐來上海看望張坤

考慮到張坤家今年剛剛脫貧,母親也剛剛做了手術,楊部長几次婉拒了他的捐款。張坤卻表示:“我已經轉士官了,現在部隊待遇越來越好!”張坤還說,“村裡和政府對家裡幫助很多,當兵也是受到村裡大力支持,沒有大家就沒有現在的我,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在張坤的一再堅持下,村裡最終接受了他的善意,村民們還特意為張坤的善舉舉行了一場捐贈儀式。張坤錶示:“這些錢也沒多少,能夠為家鄉抗疫做貢獻,是一件幸福的事,更何況我是一名軍人!如果在家,我也會主動要求奮戰在抗疫一線。”


通訊員 鹿子舟 吳昊天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