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别看三国鼎立时候的曹操如此英姿飒爽,其实小时候也是个和刘邦一样的无赖流氓,小编在看陈寿的《三国志》时发现,20岁之前的曹操就没干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事情,反而是喜欢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每天都是飞扬放浪,随心所欲,甚至还和袁绍一起抢过民女,经常被沛国衙门给抓进去,若不是有个高官老爹护着,不知道要死多少回了。

所幸到了青年时代,懂事了点,稍微定性了点,还给自己立下一个志愿:做大官!再也不整日混日子了,要天下人都知道曹操这个名字!这想通了,曹操便开始升华自己的内涵,昼则读古学,夜则思经传,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短时间内,居然能把从前那个无所事事的小子变成能吟诗作对的文艺青年,某种意义上曹操也算是个天才。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什么《春秋》、《礼记》、《诗经》、《乐府》,全都不在话下。还练得一手好狂草,还会弹琴下棋,这水平还能和当世名家旗鼓相当。曹操最厉害的是还精通兵法,可能曹操感受到乱世要来了,既然要做大事,这兵法是不能不学的。曹操不只是读读而已,还自己编纂了大堆军事著作,还专门给《孙子兵法》做了注《孙子略解》,在众多兵书中也是地位卓然。

无论是打猎、武术、音律、文学、兵法……曹操都能学以致用,可惜他有个太监爷爷,还有个贪官老爹,以及自己曾经浪荡无度的黑历史,曹操当时在东汉士林中名望很低,虽然曹操喜欢结交朋友,但是依旧有很多人瞧不起他。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世说新语》就记载过,曹操当时想和南阳人宗世林交朋友,但人家根本看不上曹操,人家宗世林是个清高的名士,哪里瞧得上曹操这样的人,就算曹操官至司空,总揽了朝政大权,这宗世林也不愿意见曹操,还表示“松柏之志犹存”。曹操听了不怒反而更加欣赏他,曹丕兄弟每次登门拜访,都要行晚辈礼,跪坐在宗世林塌下以示尊重。

不过曹操怎么也是个高干子弟,顺利直升官场,还想通过“察举制”的正道走上仕途的道路,若不这样,将来就算官做得再高,也还是会有人瞧不起他。于是曹操便找来德高望重的桥玄指点一下自己。桥玄可是一等一的清官,在世人里有很高的名望,曹操便请教这位大清官对自己的看法。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桥玄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天下就要大乱,只有杰出的人才才能平天下,能做到这些的,难道是阁下吗?之前那么多人都鄙视曹操,没想到桥玄这么看得起曹操,曹操顿时一愣,连忙谦虚的说自己何德何能,其实桥玄真不是拍马屁,他连皇上都敢怼,桥玄甚至还愿意将自己的妻儿托付给曹操,这让曹操一时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终于有人能看出曹操的能力,这让曹操感动的留下了眼泪,内心对桥玄感激万分,甚至是后来曹操得掌朝政,在经过桥玄之墓时,还专门停下来以太守的地位祭祀他。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桥玄看到曹操哭了,自己也动容了起来,决心要帮助曹操:“你现在还没有名望,你可以去拜见汝南许子将,我帮你写推荐信!”曹操鞠躬道谢,第二天便赶去汝南郡见见这个许子将(许劭),若是有了这许子将的提拔,那曹操要提高自己的声望更是如鱼得水。

曹操站在许子将面前,虚心的问候他,但许子将面无表情,没有一点表示。虽然曹操是桥玄推荐来的,但早有耳闻曹操的为人和身世,所以许子将根本就不喜欢曹操,但又怕说出批评曹操的话得罪桥玄老爷子,那还不如不说。曹操看许子将不说话,冷脸相待,心里也是怒气冲冲,想我曹操好言好话的求教你,你居然一言不发,凭什么!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许子将没说话,只是挥挥手,看来是要赶曹操走了。这下曹操忍不住了,立马抓住许子将的领子,另一只手将腰上的佩刀拔了出来,恶狠狠地说:“我好言求教,你居然如此不知好歹,不理我,你是想侮辱我曹操吗?”然而许子将也没有生气,只是将曹操推开道:“果然是粗俗之人。我等真正高雅的人,不和你一般计较。”

曹操听了大笑:“你这种名士又怎么样,还不是三大俗、三可贱、三耍奸罢了!”许子将听了就不服气了,立马拉住曹操道:“不许走!把话给我说清楚了,什么三俗三贱三奸?”曹操冷哼道:“你们评价人才只看他的门第,这是一俗;结识朋友只看富贵人家,这是二俗;不敢得罪尊贵之人,这是三俗!仰慕虚名却不务实,一贱;推崇古人轻视当今才人,二贱;胖攀附名门背叛寒门,三贱。不懂装懂,一耍奸;盗取他人的才华变成自己的,二耍奸;自认为自己是名士,却没有才华,三耍奸!”

别看曹操是一代枭雄,小时候也被人鄙视过,为何后来就声名远扬了

徐子将听了愣住了,皱着眉头,但没有发火,过了一会儿苦笑道:“我今天才算了解到你是怎样的人,既然如此,我就遂了你的愿,赐你十个字: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了哈哈大笑:“我还真是找到知己了!”说完便走了。

不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曹操这下子是真的出名了,既是奸雄也是英雄,这个评价瞬间便在东汉士林传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