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歷來關於《資治通鑑》為何不載屈原的意見,不外乎兩種:或譏司馬光疏漏,或強調《資治通鑑》有不錄文人的原則。


1.1

第一次

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資治通鑑》中,屈原有機會出現的地方有兩處,都在第三卷。一是周赧王四年:“秦惠王使人告楚懷王,請以武關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願易地,願得張儀而獻黔中地。’”此後有張儀再度入楚事。《通鑑》這段敘事以“楚王已得張儀而重出黔中地,乃許之”終結,即又聽從了張儀的遊說之辭。主要文字是根據《史記·張儀列傳》改寫的。《史記·張儀列傳》在“楚王已得張儀而重出黔中地與秦,欲許之”這句之後,尚有以下文字:“屈原曰:‘前大王見欺於張儀。張儀至,臣以為大王烹之。今縱弗忍殺之,又聽其邪說,不可。’懷王曰:‘許儀而得黔中,美利也。後而倍之,不可。’故卒許張儀與秦親。”


但同樣是屈原勸楚懷王殺張儀,《史記》的記載是自相矛盾的,在《楚世家》和《屈原列傳》裡有不同的說法。《史記·楚世家》:“張儀已去,屈原使從齊來,諫王曰:‘何不誅張儀?’懷王悔,使人追儀,弗及。”《史記·屈原列傳》:“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對比《張儀列傳》,《楚世家》《屈原列傳》所講述的內容差異之處有二:一是增加了屈原使齊而返的細節;二是懷王后悔,只是張儀已去,追之不及。尤其是第二點,明顯與《張儀列傳》中懷王堅持採納張儀之說相悖。這個情節被《資治通鑑》刪去,很有可能是《史記》自相矛盾的緣故,且刪去之後並不影響之後的故事進展。故事最終是按照張儀設計的套路走的,司馬光采用了《張儀列傳》作為史源,於是屈原失去了第一次出場機會。


1.2

第二次

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元代學者李冶在《敬齋古今黈》卷三中對《史記》有這樣一段評論:


《屈原傳》原勸楚懷王殺張儀,其事纖悉備書。然《楚世家》載勸殺張儀者乃為昭雎,而屈原沒不復見。若以為簡策繁多,要使姓名互著,則在《左氏春秋傳》有之,在《遷史》故無此例。若以為昭雎本主此事,原特副之,則《屈原傳》略無昭睢一言,而原之事蹟明白乃爾。兩者皆無所據,何耶?此蓋舊史去取失當,司馬遷筆削時不暇前後照顧,隨其所載,各自記之,遂使《世家》與《列傳》異辭。


按,《史記》無昭雎勸懷王殺張儀事。《世家》與《列傳》異辭者,乃諫懷王入秦事,即下文將提到的屈原第二個可能的出場機會,李冶誤記。


《資治通鑑》周赧王十六年,秦昭王誆騙楚懷王入秦,楚大臣昭雎勸懷王勿行。在此,司馬光取的是《史記·楚世家》中的說法。《史記·楚世家》:“楚懷王見秦王書,患之,欲往,恐見欺;無往,恐秦怒。昭雎曰:‘王毋行而發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並諸侯之心。’懷王子子蘭勸王行,曰:‘奈何絕秦之歡心。’於是往會秦昭王。”然而《史記·屈原列傳》卻說:“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


勸懷王勿入秦的究竟是誰,《史記》本文內有兩說。關於這一點,上文曾提及,黃汝成也注意到了,他認為《通鑑》將此事屬昭雎而不屬屈原,乃是“脫漏”。這個判斷恐怕有些武斷。紀傳體史書中,紀傳異詞是常見現象。在沒有相對合理的證據、理由判定哪一說更為準確時,比較謹慎的方法是暫採本紀,這似乎是很多史學家在實踐中常用的方法,《通鑑》亦有此例。如卷五週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條,依據的是《史記·秦本紀》的記載:“(昭王)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而《史記·白起列傳》所載這次戰爭的戰果是“拔五城”,並非九城。

1.3

第三次

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然楚國為戰國之一,在《史記》中沒有本紀,但我認為《楚世家》相對於《屈原列傳》等楚國名人的傳記而言,發揮著與本紀統攝列傳相等同的功能。這樣理解的話,《楚世家》的史料等級當優先於《屈原列傳》。《資治通鑑》前六卷關於戰國的敘事中,是否有其他取世家而舍列傳的例子?有,且仍可以《史記·楚世家》與《史記·屈原列傳》的差異取捨為例。《資治通鑑》卷三赧王三年春,“秦師及楚戰于丹陽”條敘事,乃綜合《史記》中的《秦本紀》《楚世家》《張儀列傳》等文獻而成。其下文有“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鄧。楚人聞之,乃引兵歸”,即採用《史記·楚世家》之文。此事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被表述為:“魏聞之,襲楚,至鄧”,少了韓國的參與,也缺乏對楚國應對措施的交代,不為《通鑑》所取。


又如卷四周赧王三十七年:“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燒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徙都於陳。秦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這段整體上取自《史記·白起列傳》,但相比之下,《資治通鑑》少了一個細節。《史記·白起列傳》:“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遂東至竟陵”這個細節,《史記·六國年表》秦昭王二十九年的條目中也有。但對比《史記·楚世家》:“(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沒有“東至竟陵”的說法。因是楚事,司馬光落筆的時候雖主要參考了《白起列傳》,但還是依據《楚世家》刪去了“東至竟陵”一節。


1.4

結語

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通過以上數例,我們看到,當世家與列傳相齟齬時,司馬光舍列傳而取世家的案例是多見的。即便不能說是絕對原則,也應該被視為是《通鑑》彌縫紀傳矛盾的常用手法。以這一標準反觀屈原事蹟,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資治通鑑》不載屈原事蹟,並非由於司馬光對屈原其人、其文有何特殊看法而刻意刪削,而只是史料選擇的自然結果。《史記》所載屈原兩次重要的政治參與,都自相矛盾,屈原因此失去了出現在《資治通鑑》裡的機會。


當然,這個結論仍然無法完全解釋屈原不見於《通鑑》的現象。比如《資治通鑑綱目》所補充的屈原沉江事蹟,《通鑑》能補一筆也是可以的。本文的真正目的,是想通過這個案例解示一點:重視《通鑑》的史料來源,及其取捨之意,不僅可以為很多爭論不休的問題開啟新思路,也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部經典著作。



屈原為何失去出現於《資治通鑑》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