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宋仁宗被稱為“官家”,盤點歷朝歷代的皇帝稱呼!

最近看《清平樂》,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稱呼,就是宋朝臣子稱呼宋仁宗為“官家”。按照以往電視的傳統慣例,皇帝都被稱呼陛下或皇上。這並不是臺詞錯了,這才是歷史上宋朝真實的稱呼,其實這種現象是電視劇沒有認真考察的結果。大家知道,秦始皇覺得自己功蓋三皇五帝,所以自稱始皇帝,才有了皇帝這個詞。歷代以來,皇帝的稱呼繁雜,並不是只有皇上、聖上、陛下、萬歲等幾種乏味的稱呼。古代皇帝除了稱王、稱皇帝、稱諡號、稱廟號、稱年號以外,還有一些別稱,蒐羅下來有近六十種之多。我們只說一些常見的。

《清平樂》中宋仁宗被稱為“官家”,盤點歷朝歷代的皇帝稱呼!

夏商朝年代久遠,僅記載一般稱呼“聖主”、‘大王’、“大君”。到了周朝朝,多了起來。《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皇王維闢,皇王烝哉。”朱熹《集傳》:“皇王,有天下之號,指武王也。後來東周出現天子一詞,周天子成為廣泛的稱呼。

到了春秋戰國,有些諸侯禮儀甚至超過周天子,所以這個時候稱呼特別多。如先公:對天子、諸侯祖先的尊稱。《國語.魯語上》:諸侯祀先王先公。韋昭注:先公,先君也。主君:國君的別稱。《墨子.貴義》: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君王:對帝王的稱呼。《國語.吳語》: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書.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到了秦朝,“陛下”一詞出現,陛為臺階由上至下傳達之意,所以,與皇上說話前叫一聲“陛下”表達尊敬。

《清平樂》中宋仁宗被稱為“官家”,盤點歷朝歷代的皇帝稱呼!

在西漢,臣子(不zhidao包括宦者和不入流小吏)當面肯定要呼“陛下”,對熟人談起稱“縣官”(這版是與別朝最大的不同),對生人尤是外國人要稱呼“上”、“今上”。其他人都是奴才,都要直接呼“皇上”的(“皇”的意思是“大、美”)。東漢時有時稱皇帝為“國家”,這是由於古代稱諸侯為“國”,稱大夫為“家”,人們便以“國家”作為國的通稱,皇帝是國的化身,因而稱皇帝為“國家”。到了晉代仍然沿襲這種稱呼,如《晉書·陶侃傳》雲:“國家年小,不出胸懷。”這裡的“國家”即指晉成帝司馬衍。東漢蔡邕(yōng)《獨斷》載:“親近侍從稱(皇帝)曰大家,百官小吏稱曰天家。……天子無外,以天下為家,故稱天家也。”

《清平樂》中宋仁宗被稱為“官家”,盤點歷朝歷代的皇帝稱呼!

三國時還有主公等稱呼。到了唐朝聖人專指皇帝。社稷主:國君的代稱。《大唐新語》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於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異議?大家:《新唐書·李輔國傳》:“代宗立,輔國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謂帝曰:‘大家第坐宮中,外事聽老奴處決。”宋代就是官家。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 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一個賢明的皇帝,沒有自己的私愛,私財,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對於皇帝來說,都應當一視同仁。

《清平樂》中宋仁宗被稱為“官家”,盤點歷朝歷代的皇帝稱呼!

​元朝比較特殊,中原皇帝既是有廟號等尊稱,又是蒙古天可汗,所以蒙人漢人叫法不同。到了明清,就是大家熟悉的萬歲爺、萬歲、皇上之類的了。宦官自稱為奴才,到了清朝,有些大臣也自稱為奴才。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穿越了,不要叫錯皇帝的名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