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前言:他19歲參與《回到未來》、《星球大戰》的特效製作,作為麥當娜的御用MTV導演出名,後來再到大電影製作。他的電影裡少有陽光,兇殺、暴力、罪惡、人性是他的風格,他感興趣的,是那些能給人留下傷痕的電影,他正是大衛芬奇。

不少文章去分析大衛·芬奇電影的社會背景與思想內涵,這篇文章將從電影本身出發,以不同角度,去探索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的魅力。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嘗試打破好萊塢英雄不死的《異性3》,始終是大衛芬奇自我回避的處女作,低成本賣座的《七宗罪》,使大衛·芬奇電影跨越藝術和商業市場界限,雖然之後大衛·芬奇執導了出色的魔幻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與傳記電影《社交網絡》,但在題材風格上,他忠愛的依然是犯罪片。

從宗教偏執狂獲勝的殺人犯約翰,人生失而復得的尼古拉斯,以暴力打架對抗迷茫精神的傑克,封閉空間逃脫驚險的母子,令男同志們脊背發涼的老婆… 這些非典型人物中傑克所代表的1999年《搏擊俱樂部》,成為大衛·芬奇成熟之作。

估計1999年的觀眾大概沒有想過,20年後,電影《搏擊俱樂部》會成為大衛芬奇最具有標誌性,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很多文章通過去探討該電影的思想內核或者傑克的人格成長,今天,本文將從不同角度,來探索《搏擊俱樂部》的不同魅力。

畫面設計:間離效果穿插,超常規鏡頭設計,長焦鏡頭搭配環境光特殊處理拍攝,形成獨特的講述故事方式

電影敘事:非線性敘事加幻想與意識流環形閉合,真相撲朔迷離,使觀眾沉迷故事

《搏擊俱樂部》主題意蘊:以"暴力對抗精神迷茫",毀滅自我,尋找自我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畫面設計:間離效果與超常規鏡頭設計,營造神秘感,加上震人心魄的鏡頭組接,形成獨特講述故事方式

儘管大衛芬奇曾直言拍攝《搏擊俱樂部》,是因為"我們在諷刺",芬奇說,"就像我們所說,炸掉大樓就像《畢業生》裡操了你媽媽的朋友一樣嚴肅"。

《搏擊俱樂部》具有他特殊的地方:主人公普通,渴望尋找正確的人生之路,卻被資本、物質、消費主義裹挾著,《搏擊俱樂部》準確地諷刺隱喻了90年代美國的社會現實,但這似乎是電影深刻之處。拋卻主題諷刺,電影本身的畫面設計,間離效果、超常規鏡頭,震人心魄的鏡頭組接,大概才真的是畫龍點睛,但畫面具體怎樣設計的呢?

  • 多次間離效果穿插,強調主角精神分裂,引導觀眾主動參與對情節的思考

間離效果是藝術電影中常使用的技巧,少許回憶,倒敘等都算間離的一種。《搏擊俱樂部》通過多次使用間離效果剪輯,實現插入靜態幀,以及倒敘結構。而《搏擊俱樂部》間離效果最出色的並不是倒敘的使用,而是芬奇

插入靜態幀的閃現手法。

在《七宗罪》中,芬奇在年輕警官米爾斯強殺兇手約翰時,插入妻子的短幀圖像,來表達角色對兇手的痛恨。《心理遊戲》中,對主角尼古拉斯"死"前加入幾秒回憶,呈現金錢、權利在命運面前的虛無縹緲。

在《搏擊俱樂部》中,芬奇將這種閃現間離效果剪輯縮減到幀,以至於只有一幀一幀的看,才會發現。這種瞬間短鏡頭在傑克的潛意識中出現了四次,分別是:泰勒出現在醫生背後,打印機前,睪丸癌協助會上,街道上。

影片出現的幾次間離剪輯,都是在傑克認識泰勒之前出現,從此可以看出導演的精心設計,導演試圖向觀眾暗示,泰勒是傑克潛意識的產物,傑克是一名精神分裂患者,他具有心理障礙,講故事存在真假性的考究,從而吸引觀眾辨別故事的真假性,引導觀眾主動參與對情節的思考。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 新穎的超常規鏡頭設計,帶給觀眾強烈視覺衝擊,暗示影片內涵

超常規鏡頭在懸疑電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對超常規鏡頭的運用,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引導觀眾心理上的好奇感,同時超常規鏡頭蘊含著導演強烈的主觀情感。

影片開頭我們能看到導演、和演員名字等等都出現在一個 CG 動畫的腦袋內部中,大幅度拉鏡頭從腦部微觀世界開始到傑克的面部特寫,彷彿真的有攝像機在傑克意識中,CG動畫結束於手槍的特寫,我們可以看傑克思考的過程,從最初的恐懼到"怎麼會這樣?我是不是完蛋了",呈現出傑克的恐慌,並暗示電影《搏擊俱樂部》中傑克大腦是電影內涵的重要載體。

在主角傑克開始倒敘時,鏡頭從傑克面部特寫回拉,從大樓到停車場再到地基柱炸彈導線,沿著導線,一系列的電腦特效呈現在觀眾面前,在1999年甚至今天,對觀眾來講仍然是新穎的開場方式,吸引著觀眾,不過,當電影結束時,大衛·芬奇信息過量感會讓觀眾完全忘記影片開場的超常規鏡頭,也許二刷時,大衛·芬奇的超常規設計會將你折服。

又如主角傑克坐在打印機前回憶自己失眠時,一明一暗的燈光刺激,伴隨著電話鈴聲與傑克的獨白,"當宇宙空間探索蔓延成片,所有的星球都會有它的名字,IBM星球,飛利浦,魔力撕星系,星巴克行星",鏡頭轉向一片汙漬,由下向上回拉,巨大的吸管、快餐袋、易拉罐…直到垃圾桶的近景,超常規鏡頭結束,鏡頭的神秘感,不僅增加了觀眾的豁然開朗感,暗喻了傑克被物質侵蝕的事實。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 長焦鏡頭撘配輪廓光,使人物與壞境相分離,增加單個鏡頭信息量,構成獨特講訴故事方式

使用長焦鏡頭,會把遠景拉近、突出特寫、減少透視差,虛化背景,焦鏡頭搭配輪廓光,使人物與背景分離,對遠景和近景有很好的烘托作用,有突出主題之感。

在傑克與泰勒第一次正式見面時,導演將泰勒放在緊湊空間內,使用長焦鏡頭以及輪廓光,將泰勒與環境相分離,昏暗燈光、陰冷色調,突出泰勒是傑克的哲人本我人格,暗示傑克被物質支配的現實。

《搏擊俱樂部》中,傑克與金髮鮑勃打架時,真實的拳頭落在鮑勃臉上,造成血淋淋的現場,實則在拍攝時,傑克是將拳頭打在了地上,通過把握長焦鏡頭的位置,以及輪廓光的使用,使人物與牆的距離縮短,減少透視差,造成打在臉上的錯覺,突出表現傑克的自我療愈方法:以暴力本能對抗迷茫精神。

大衛·芬奇的眾多電影中,主題呈現的基本就是畫面呈現,導演的畫面設計總是以讓觀眾眼前一亮,《搏擊俱樂部》中,導演熟練地運用插入靜態圖片的方法,來增加信息量,通過超常規鏡頭和長焦鏡頭,體現傑克的心理障礙,隱喻物質世界給人帶來的迷茫性。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電影敘事: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幻想與意識流環形閉合,在時間重疊下,真相抽絲剝繭

線性結構講述故事雖然脈絡清晰,吸引觀眾對影片同化,但懸疑電影的精彩之處,不正是觀眾導演製造的懸念下,一步步推出伏筆,找到真相嗎?非線性敘事風格雖然更加複雜,但能使影片達到加倍的表現效果。

電影一開場,便上演了一場震人心魄的生死抉擇戲,狂放不羈的泰勒與主角在2分鐘後見證大樓爆炸,觀眾在不知角色身份的情況下,產生對人物身份的好奇,正如希區柯克式懸念,懸念在於給觀眾一定的信息點,使觀眾參與劇情。

第二次倒敘是,傑克意識到泰勒是自己的本我人格,通過傑克的回憶,時間出現重疊,在帶給觀眾驚喜的同時,一點點抽絲剝繭,講述傑克如何以暴力本能對抗精神沉迷,療愈自我創傷。在影片最後,傑克成功戰勝泰勒,本我人格消失,傑克記憶錯誤的幻想與現實生活形成環形閉合,導演所埋下的懸念一一解釋。

如《搏擊俱樂部》一樣,大衛芬奇所導演的作品中,大多在敘事視角與敘事時空方面,採取了非常規方式。如《致命遊戲》中的尼古拉斯限制性視角,給觀眾《楚門的世界》既視感,《返老還童》的多視角敘事,來展現本傑明獨特而深刻的生命歷程,又如被稱為第二部《公民凱恩》的《社交網絡》,通過多種人稱混合敘事,講述Facebook創始人的經歷。

所以,無論是倒敘,時間重疊的環形閉合,還是限制性視角,多人稱混合敘事,這些電影敘事技巧不僅僅豐富了大衛·芬奇影片的內容,推動了故事的發展,為觀眾塑造了一個真實性存在考究的電影世界,更容易使觀眾沉浸故事,尋找真相。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電影主題:以暴力對抗精神迷茫,刻畫現實,毀滅自我,尋找自我,引發觀眾思考

傑克與《畢業生》的主角本恩身份類似,都是精神神迷茫的普通人,但不同的是傑克手中沒有無數可能,他沒有選擇,無法想象自己改變人生的方式,於是陷入了自我欺騙,按照被教的生活,直到傑克遇到了自己的老師——泰勒,二人違抗法律與道德,在毀滅自我的過程中,傑克逐漸走向自我成熟。

導演藉助泰勒所說的"我們是被歷史遺忘的一代,沒有目的,沒有地位,沒有世界大戰,沒有經濟大恐慌,我們的大戰只是心靈之戰,我們的恐慌只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從小看電視,相信有一天會成為富翁,明星或搖滾巨星,但是,我們不會。那是我們逐漸面對著的現實,所以我們非常憤怒。",來完成對現代社會的控訴。泰勒對於主題意味來講,是導演諷刺資本主義鼓勵消費,追求物質滿足精神空虛的化身,泰勒鼓勵人們利用原始的方式來釋放精神壓力,但"搏擊俱樂部"逐漸缺失了道德準則。

搏擊俱樂部》探索了美國90年代影響傑克精神迷茫的社會因素,展現了傑克在面臨精神壓力的暴力表現,最終走出精神迷茫的過程,同時,自我認知的尋找,以及物質裹挾與精神世界滿足之間的選擇,仍然是現世的話題。

這部1999年的《搏擊俱樂部》,雖然不像大衛·芬奇的《七宗罪》實現跨越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市場界限,但主題內涵卻無比深刻,如影片所說:工作不能代表你,銀行存款並不能代表你,你開的車也不能代表你,皮夾裡的東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只是平凡眾生中的其中一個。我們只是平庸生活的一個,我們需要自我認知的覺醒,來抵抗物質世界的侵蝕。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小結:

電影背後,導演試圖啟迪觀眾,只有強大的自我認知覺醒,才能去抵抗物質世界,並諷刺資本主義鼓勵消費,使消費者追求物質滿足精神空虛的現象,結局雖然傑克槍擊泰勒,但並不意味著即將回歸渾渾噩噩的自己,也不意味著向物質世界屈服,而是傑克決定開始新的生活。

作為大衛·芬的成熟之作《搏擊俱樂部》,雖然票房不如意,但20年過去,其魅力依然在,這部影片的藝術魅力不僅僅豐富地刻畫“打架”場面,呈現的主題意蘊深刻,更在於畫面設計以及敘事結構方面給觀眾耳目一新。

所以,大衛·芬奇電影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從電影本身的不同角度,探討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