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導語

《史記》作為司馬遷的絕筆之作,其中包含了司馬遷的很多價值觀。其中《匈奴列傳》和《衛將軍驃騎列傳》就體現出了司馬遷對戰爭的態度以及對漢武帝討伐匈奴的觀點。

本文將通過司馬遷的寓論於史的寫作方法。通過三個視角,就司馬遷對於戰爭的觀點進行淺要的分析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匈奴

從司馬遷的敘述中不難看出匈奴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以遊牧為主要的生活方式,並且在血緣關係的源頭也屬於炎黃子孫的一部分,但是卻是一個生活習俗與中原人截然不同的民族。

司馬遷的《匈奴列傳》中涉及到匈奴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將眼光著眼於戰略軍事方面則不難發現,雖然匈奴沒有像中原漢王朝一樣擁有完善強大的軍事系統,卻也有適合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從而擁有了牢不可破的軍事體系,有著極高的戰鬥力。

在匈奴當中,凡是男子都是戰士,下屬各國的子民也可以從軍,因此匈奴的兵源充足,而支撐匈奴可以奮勇作戰而無後顧之憂的則是其慣有的生活方式,由於整個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因此在匈奴中無論男子、女子都能夠騎馬射箭,一旦發生戰事,男子便作為戰士,沙場殺敵,而女子則負責遊牧遷徙,糧草運輸,這樣一來便可以解決戰爭中糧草的問題。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除此之外,匈奴還有不同於中原的婚嫁習俗:“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對於這種習俗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站在戰爭的角度上看待卻有著其獨特的優勢,這看似違背倫理綱常的行為,實際上可以避免孤兒寡母流離失所,也免除了戰爭的後顧之憂。而這一點便是匈奴在軍事戰略方面相比起大漢王朝較為突出的優勢。

又由於匈奴的軍事系統和政治系統是相統一的,因此軍政合一,兵將的關係十分密切。將領和手下的軍士互相都十分了解,默契度高,有利於作戰。

從以上幾個方面便可以看出匈奴擁有非常強大的武裝力量,並且其在中原人眼中看似不合理的風俗習慣,也有其中一定的道理

在描寫匈奴的時候,司馬遷不同於在他之前或和他同期的文人,他放下了種族偏見,也放下了高傲的華夏中心論,客觀的去看待這個民族,並且發現這個民族的優點,這是司馬遷超越時人的民族胸懷。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主要軍事將領

既然涉及到司馬遷的戰爭觀,自然而然也少不了司馬遷對於各將領的描寫。

衛青,是漢武帝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名大將,司馬遷也專門為衛青立傳,描寫了衛青的生平,以及生前大大小小的戰役功績。

衛青具有非常高超的戰略才能,並且還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由於出身卑微,所以愛護手下,很能體會將士的苦處。

這其中有兩處描寫最能突出衛青的性格特點,衛青是漢武帝時期皇后的同母異父的弟弟,元朔五年衛青率領三萬將領去攻打匈奴,等到戰爭勝利凱旋而歸之際,漢武帝對衛青大為讚賞,然而衛青在封官加爵的同時,也並沒有忘記手下的將領,而是是一同向漢武帝尋求賞賜,此事讓衛青大得人心,同時也體現出衛青的為人。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還有一次就是蘇建和前將軍趙信一同攻擊匈奴時,由於趙信背叛,因此蘇建幾乎全軍覆沒,當眾將領都建議衛青斬殺蘇建,以此來立軍威時,衛青卻由於蘇建是皇帝親點的將領而沒有處置蘇建。

這件事便體現出衛青極高的政治分析能力,雖然他戰功赫赫,但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權利的範圍,因此衛青也算得上是一位軍事全才。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是一位天賦極高的軍事天才,17歲就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22歲時便以便已經和衛青並列同名。霍去病算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才,但是在《史記》中的描寫卻較為平庸,這原因便要從司馬遷寓論於史的寫作手法說起。

司馬遷一向與李家人交好。也正是由於司馬遷替李陵向皇帝求情,因此才被打入獄中,而霍去病則是冤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 也就是李陵的叔叔。因此司馬遷對於霍去病的不滿,便從司馬遷對霍去病的描寫當中表露了出來

除此之外,對於李廣的自殺,衛青和霍去病也有免不掉的責任,因此在司馬遷的筆下霍去病少了一些往日傳奇的色彩,也便不足為奇。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李廣,臂力奇大,擅長射箭,有謀略,由於作戰驍勇,使匈奴聞風喪膽,並且為官清廉,愛護將士,從總體而言,司馬遷對於李廣的描述都較為正面。但是歷史上李廣馳騁沙場幾十年卻沒有被封侯,是李廣一生的遺憾。對於這一點,雖然司馬遷明面上並沒有做出清楚的解釋,但是在敘事的時候已經將原因說得清清楚楚。

李廣雖然優點眾多,能力出眾,但是心胸狹窄,當自己落魄時,被一個縣尉堵在了霸陵不讓通過時,他便懷恨在心,直到自己再掌握了權利便殺死了那個縣尉,而此事漢武帝也是知曉的,但由於用兵之時將領急需,因此漢武帝對於這個行為給予了褒獎,而並沒有懲罰,但卻是將李廣的為人看得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李廣還犯了最大的一個錯誤,便是殺死了已經投降的幾百號人。這哪怕是在司馬遷的眼中,也是不能容忍的錯誤,而也正是如此,李廣即便在沙場馳騁了一生,也終將沒有被封侯,直至後來請求與衛青、霍去病一同攻擊匈奴,受到衛青刁難而自殺身亡。

漢武帝

漢武帝十七八歲便登基做了皇帝,那是雄心壯志的漢武帝,便立志要將匈奴徹底剷除,以絕後患

漢王朝從建朝漢高祖開始,經歷了白登之圍一直到漢武帝,在此期間漢文帝漢景帝,都秉承著以屈辱的和親事宜來獲取邊境暫時的安寧的原則和匈奴相處,但也無法完全杜絕匈奴侵擾邊境的情況。由於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期間有了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打下了堅實的國力基礎,到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因此才徹底剷除了匈奴的大患。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司馬遷在對漢武帝的功績描述當中,對於漢武帝剷除匈奴安定國事的作為給予了肯定,但也同時對於漢武帝窮兵黷武,趕盡殺絕的做法感到不滿。漠北一戰,雖然漢朝以勝利結尾,但司馬遷列舉出的血淋淋的數字,卻也表現了司馬遷對這場戰役的深刻反省。

在司馬遷看來,漠北之戰大傷了漢王朝的元氣,加重了百姓負擔,也犧牲了許多無辜的生命,是一場真正的災難,而這一切的出發點卻都基於漢武帝想要統一疆域的雄心壯志。

司馬遷的戰爭觀

在一部《史記》中針對於歷史上有著赫赫戰功的各個將領司馬遷褒貶不一,針對在統一中國疆域的進程上貢獻突出的漢武帝的事蹟,司馬遷也沒有完全贊同。但迫於時代的壓力,以及政治的因素,司馬遷將自己對於戰爭的觀點融入於自己的敘述當中

漢朝正處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而司馬遷的《史記》則是深受著《左傳》的影響。《左傳》作為一部儒家經典,帶有濃厚的儒家思想,因此司馬遷自然也擺脫不了儒家思想的影響。


讀《史記》淺析司馬遷的戰爭觀


司馬遷對於漢武帝時期的戰爭,既肯定了戰爭的積極性,同時也指出了戰爭的消極一面。站在較為客觀的角度向世人體現了戰爭的利與弊。

同時也更是體現出了儒家思想中的禮樂思想,比如漠北之戰中窮兵黷武對於司馬遷來說不符合禮的要求,因此並非正義之戰,而對於李氏家族的遭遇,則體現出了司馬遷認為應該提拔賢才為國效力的思想。

但真正貫穿於司馬遷戰爭觀的,依舊是司馬遷超越時代的民族情懷,不難看出司馬遷愛好和平,認為民族與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包容,而匈奴也應是兄弟手足,不應趕盡殺絕

結語

《史記》中雖然沒有一字一句總結了司馬遷的觀念,但是卻從字裡行間中體現出來司馬遷的博大情懷,真正體現了一位儒家史家的博愛之心,在那個封建的時代,司馬遷居然可以超越時代,擁有民族情懷的思想的確是非常讓人欽佩的事情,而他的戰爭觀不偏不倚一直都警醒著世人,直到現在,真不愧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大使家。

參考文獻

《史記》

《太史公書》

《司馬遷論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