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打雷骨成堆 人間有疫情

臘月打雷與正月打雷是吉是兇?看傳統文化是如何解釋的


生活是一種嘗試

2小時前

在我國傳統文化裡,有許多關於氣象的諺語,這是千百年來不斷的積累才得到的總結,應該包含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經驗和智慧。

比如在打雷方面,古人認為:“秋後打雷,遍地是賊。”民間有諺語,“春雷不發冬雷不藏,兵起國傷”“春正月雷,民不炊,為喪為疫”。

關於臘月打雷的有“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是說臘月打雷極有可能會有倒春寒,小草不能在該發芽的時候發芽,會餓死牛羊,甚至有刀兵之苦。

關於正月打雷的有“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桃花水,四月幹開裂”“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即180天)”。

還有“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骨堆,三月打雷稻穀堆”意思是說,正月打雷預示當年易出現疫情漫延,可能出現大規模的人群感染並死亡;二月打雷則預示當年土地乾旱,耕牛會累死餓死很多;三月打雷最好,預示著當年風調雨順,糧谷堆成山。

按照科學解釋,臘月打雷與正月打雷沒什麼不好,無非是氣壓氣流的影響。而在我國傳統文化裡,二月二為龍抬頭之日,因為,四大龍王在正月初一去天宮過年後,正月十五在龍宮搞大慶,因此元宵節鬧龍燈,一直到正月三十處在慶賀之中,不正式上班工作.從二月二開始,龍王們正式上班工作,行雲布雨,滋潤大地蒼生萬物.即,從二月二之後,才能聽到隆隆的雷聲.如果正月聽到雷聲,說明人間大地發生了不太平的事情,龍王們不得不急匆匆由天宮趕回來提前工作,並且帶有怨氣,遷怒於整個一年中,因為打亂了龍王們的一貫正常工作秩序,所以這一年就很難保證風調雨順了。

以上就是我國傳統文化裡關於臘月和正月打雷的一些解釋。 古人不值錢古話值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