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廣廉:新冠疫情對石化行業供應鏈的影響


龐廣廉:新冠疫情對石化行業供應鏈的影響


龐廣廉

現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國際交流和外企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秘書長,國家化工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國監控化學品協會副理事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兼職教授,高級國際商務師,國際營銷專家。

2002-2009年,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通用國際公司黨委委員、事業部總經理。

1991-2002年,任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子公司總經理。

1991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1988-1991年,同時在北大任教。

曾編著《燃料乙醇》、《中國化工的全球機遇》、《漢英涉外經濟合同大全》、《英語文體學辭典》等,參與組織編撰了《未來十年世界石油化學工業發展趨勢和中國創新發展機遇》、《開創下一個未來——203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展望》等,主持了《REACH法規對中國化工產業的影響》、《中國化工企業走出去》、《石化行業企業國際產能合作等重大課題》,在報刊發表行業熱點文章幾十篇,創辦了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幾個品牌國際會議——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亞洲煉油和石化科技大會、三亞國際能源論壇、中外石化企業高層對話會等。

在行業內積極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綠色供應鏈、循環經濟、新塑料經濟等理念,分享跨國企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舉辦黑客松(大學生化工創意大賽)、TFSC等具有影響力的活動,為跨國企業的政策和法規等方面的訴求在政府部門遊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雖然我國目前石化供應鏈較完善,但產品產銷及主要業務大多集中在國內,國際貿易、跨國投融資等比重相對較小,且我國石化產品依舊比較低端,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生產成本較高、盈利空間逐年降低等現象常態化。新冠疫情給我國化工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給固有問題的解決帶來新的契機。

2020年新冠疫情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傳播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給世界各國都帶來了非常嚴峻的挑戰,對公共衛生、社會經濟、人文治理、國際交流和政策法規等產生了深遠影響。石化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也受到巨大沖擊。

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營業收入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6683.7億元,同比下降14.9%;進出口總額7222.1億美元,同比下降2.8%;原油天然氣總產量3.47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4.7%;主要化學品總產量同比增長約4.6%。

中國石化行業的增長離不開背後成熟供應鏈體系的支撐。物流鏈、信息流鏈、資金流鏈均有現代化提升,原材料供應商、製造商、物流商及倉儲、配送、渠道、終端消費等各個利益相關方和環節都有一套流暢的運作機制。

雖然我國目前石化供應鏈較完善,但石化產品產銷主要集中在國內,國際貿易比重相對較小、海外油氣田儲量少、跨國投融資項目不多、國際併購兼併重組項目缺乏,大部分企業的業務領域、地域分佈依舊以國內為主。而且我國石化產品依舊比較低端、傳統,行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生產成本較高、盈利空間逐年降低等常態化現象。

新冠疫情給我國化工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給固有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新的契機。

物流角度

石化行業的物流具有極強的專業性,載物基本都屬於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徵。正常情況下,石化行業物流的管控非常嚴格。我國石化行業物流主體以民營企業為主,約佔整個物流企業總數80%左右,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以下佔比亦在80%左右,企業主要分佈在華東地區及長江沿線(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本次疫情對該地區業務衝擊非常大。

國際物流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造成一定程度中斷。航空運輸是易碎、易腐或高價值貨物的關鍵運輸方式之一,空中航行的中斷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化學品、藥品的運輸及供應。

化工行業從未有過的暫停加上物流嚴重受限,導致行業企業整體庫存高企。當前液體儲存瀕臨滿罐,固體產品儲存也超過上線,在此背景下,物流情況整體仍不看好,短期內恢復難度較大。

資金角度

企業資金週轉變慢、現金流壓力增大、應收賬款增加、銷售受阻。

資金週轉慢主要是由於人員流動受限、物流運輸受阻、產品銷售難度增加、資金成本增加和其他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員流動受阻使得企業無法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物流受阻使得企業難以獲得原材料,也難以完成產品銷售;社會總體需求下降導致對部分企業生產的商品需求量減少,造成存貨囤積,而這對有使用期限的產品影響尤其大;資金成本增加可能由於企業自身有貸款、應付賬款及人員工資、各種稅費等管理費用的支出。

同時,由於企業難以獲得營業收入、難以收回貨款、回籠資金,對企業現金流影響會非常大,或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鍊斷裂甚至破產。

產業佈局角度

石化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如果其他行業存在產業轉移或重新佈局的情況,石化行業也會受到非常直接的影響。

疫情導致的生產停止、商品物流受阻、人員管控以及各個國家邊境管制等措施,已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極大干擾。在此情形下,跨國公司對中國產業鏈穩定的信心會有所降低,“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原則或是未來很多跨國公司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此次疫情讓全世界看到了在沒有中國商品供應的情況下,本地區或者周圍地區存在的潛在供應商,一旦美國藉此機會推動逆全球化,中國的對外出口就會被極大程度的削弱。

不過整體上來看,雖然部分企業有意將生產線遷至印度、泰國、越南或鄰近國家,但這些國家自身體量相對小,工業化程度較低,所能支撐的供應鏈體系與中國相比差距過大。同時,轉移到這些國家的企業如果對製造業供應鏈上下游需求度高,依舊要從中國進行相關採購,很難完全擺脫中國製造業的供應鏈。

能源消耗角度

石化行業是能源消耗大戶,也是能源的直接供應方。一旦下游能源消耗出現較大程度降低,會直接影響石化行業。

最嚴重的是全國出現停工停產、人員限制流動、學校停學等情況,人們大幅度降低出行和使用汽車的頻率,直接導致2月份國內成品油的消費暴跌了至少80%。成品油消費下跌會影響上游煉廠的整體效益,導致企業產品無法銷售、價格承壓、庫存成本攀升等,現金流壓力上升,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將會面臨困難。即便未來需求恢復,但成品油消費恢復過程也會比較漫長。

餐飲、文化娛樂、交通運輸、服裝等消費性服務全面下跌,導致汽油消費量同比下降超過40%、柴油消費量同比下降超過30%、航空煤油消費量同比下降超過50%、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下降10.2%。疫情較輕的地區,人們生活相關的剛需能源行業,例如醫藥製造業、食品加工業等行業,受到影響較小,但其他能源需求行業,例如紡織行業、橡膠製品行業、塑料製品行業、聚酯行業受到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自3月中旬以來,國內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各地復工復產逐步恢復,人們的生活秩序也開始迴歸,社會用能總量開始恢復性增長。從遠期來看,隨著疫情逐漸好轉,社會生產生活等方面限制的解除,疫情對我國能源消費穩中有升的總趨勢不會產生根本性改變。

原料供應、進口角度

3月中下旬開始,我國石化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96.8%左右。從天然氣、原油供應的角度,我國原油進口每年約5億噸左右,平均每天進口1000萬桶。預計今年油價依舊在低位徘徊,所以我國對於原油進口的需求基本能得到解決。天然氣主要由管道氣和LNG氣組成,當前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超過3000億立方米,新冠疫情對天然氣消費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影響,加上我國天然氣進口來源比較豐富,渠道比較穩定,所以供應難度不大。

其次,石化行業基本以天然氣、原油為產品原料,疫情爆發來自煉廠的石腦油、液化石油氣、重整油(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供應將減少,而這些都是石化行業所必需的原料。

與此同時,在一些石化行業的細分領域,我國對外依賴程度較高,疫情可能會造成一段時間內這些產品進口難度的增加,進而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我國對聚碳酸酯的進口依賴度高達70%,這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家用電器、醫療器材等領域的材料;PA66的進口依賴度達到54.2%,這是一種具有強抗衝擊性的材料,被用於機械製造、汽車、電氣裝置等領域;聚乙烯、丙烯酸、及聚合物對外依存度也超過40%,另外還有聚丙烯、芳綸、丙烯氰、LCP、新型高檔聚四氟乙烯和氟橡膠、聚偏氟乙烯等新型含氟聚合物、混合烷基苯和混合烷基萘等一些高端化學品、精細化學品及化工新材料依賴從國外進口。還有一些催化劑、反應試劑、培養基、防凍製劑、液壓制動液等產品也需要進口。這些原料來源的穩定性將直接影響我國相關石化產品的生產。

產品出口角度

從規模看,有機化學品以及石油、石油產品及有關原料兩個分類的出口金額最大。從具體產品看,根據聯合會數據,2019年出口佔比超過30%的產品主要包括橡膠助劑、鈦白粉、聚氨酯、染料、磷化工、肥料等。尤其是促進劑、防老劑、硫酸銨、磷酸二銨、聚合MDI等出口佔比較高,達到50%以上。而從企業來看,根據2018年年報,共有30家上市公司海外收入佔比50%以上,116家化工上市公司海外收入佔比20%以上,涵蓋農藥、輪胎、化纖、聚氨酯等多個子行業。

龐廣廉:新冠疫情對石化行業供應鏈的影響


圖:我國出口佔比較高的產品

當前的全球供應鏈依然是圍繞發達經濟體展開的分工體系,中國的化工產品出口方向也不例外。中國對歐盟、美國的電機及其零部件、紡服、傢俱、運動品等的出口合計佔對兩大經濟體出口總額的66.3%。隨著實體經濟走弱,對中國製造業負面影響持續加深。

如果疫情持續發酵,全球供應鏈出現斷裂風險,我國化工品及其依賴的下游製品行業出口將大幅度下降,使得工廠訂單減少,勞動力閒置,企業的用工成本和償債負擔壓力增大,進而導致企業生產能力不足增加違約風險,將對我國出口型企業帶來生死攸關的挑戰。

投資趨勢角度

投資趨勢的角度可以分為國內投資和海外投資。

從海外投資角度來看,三桶油、中國化工、中國化學、中國中化等央企早就開始進行海外投資、併購、工程EPC承包等活動。我國石化民營企業這幾年在海外投資的項目也非常多。

隨著新冠疫情在海外大範圍蔓延,各個國家出臺了各種措施限制病毒傳播,使跨境投資活動受到明顯抑制或延遲,投資效率大幅降低,短期來看這些措施對中國石化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投資帶了很大的影響,長期來看中國石化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可能緩慢,但不會完全停止。

從國內投資角度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比前11個月回落0.4個百分點。同期,全國工業投資同比增幅為4.3%,較前11個月加快0.6個百分點,年內首次超過化工行業投資增速。化學工業效益低位運行。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978.4億元,同比下降13.9%,佔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的59.5%。進入新世紀以來,化工行業共計有3次利潤下降,本次降幅最大。從各主要板塊看,專用化學品、塗(顏)料製造和橡膠製品等利潤保持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1.4%、8.1%和9.7%;農藥製造利潤持平;基礎化學原料製造利潤同比降幅仍較大,為30.5%;合成材料製造利潤同比下降7.0%;肥料製造和化學礦採選利潤同比分別下降38.0%和22.5%;煤化工產品製造利潤同比降幅最大,達136.5%。

隨著國內疫情緩解,石化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擺在企業面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保證今年整體的效益。投資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穩定就業、提高企業收入的關鍵性因素,從下半年開始,預計會迎來比較大規模的增長,尤其是石化行業產品中對外依存度較高領域、科技創新領域、智能化領域、自動化領域、專用設備裝備領域、新材料領域及專用化學品領域等。

應對措施及政策建議

1.穩定情緒,重點突破

面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穩定信心、恢復生產是當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內,針對疫情所暴露出的供應鏈薄弱環節,應整合更多科研資源和力量,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積極措施。對外,穩住跨國公司及外資高新技術企業的總部、研發和設計等關鍵環節,穩住關乎產業鏈安全的核心企業。提供相應的支持,謹防這些企業撤離我國。

2.鼓勵採購來源多樣化

自從加入WTO以來,我國石化產業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石化供應鏈體系。但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供應鏈某些環節的薄弱性、被動性和關鍵性。“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原則應該是石化供應鏈必須開始重視的。

疫情可能會成為促使一些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或將通過建立更有彈性的供應鏈—給相同產品尋找更多的供應商—以降低突發事件發生時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但全球供應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其形成與改變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今的全球供應鏈格局很難被一次疫情所顛覆。供應鏈在全球分散佈局的狀況不可能徹底逆轉,同時,跨國公司不願意也沒有能力拋棄現有的全球供應鏈而去重構一條全新且完整的供應鏈。

3.加快智能化建設

無人可用或因人不能開工是疫情期間工廠普遍存在的難題,而智能化是推動我國石化行業、石化供應鏈向高效、綠色、安全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鍛造高韌度石化供應鏈的前提。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發展,智慧能源成了加強能源供應鏈韌性的重要著力點。疫情過後,我國應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強能源行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提升石化行業智能化基礎能力,提高智能化技術與裝備水平,推動自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並行融合發展,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加快相應人才的培養和行業供給側改革。

4.加強科技創新

石化行業供應鏈應緊緊圍繞行業發展所需的重點領域,不斷加強科技攻關,推薦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開展研發合作與協同,優化自身結構升級。例如利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企業對供應鏈中交易方式和參與方的行為進行約束,對相關的交易數據進行整合保存,形成線上的合同、支付、單證等完整記錄,以證實貿易行為的真實性,提供豐富可信的貿易場景,有效解決供應鏈體系中多級供應商的信用、信息、真實等問題。

5.建設綠色通道

我國石化供應鏈應該建立一條完備的國內外應急保障綠色通道。列出重點行業的重點產品目錄,在通關、檢疫、運輸物流、安防、人員配備、國際協調等全鏈條上進行特殊對待,開闢綠色應急空運、水運、海運、鐵路運輸及道路運輸,建設保障交通幹道和交通運輸網絡

提升應急儲備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儲備,完善國內外應急保障綠色系統。

6.優化營商環境

為了對沖疫情的影響,短期內有必要採取強力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乃至行政化的手段。但是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仍要依靠市場經濟機制來激勵微觀主體迸發出其內在活力和創造力,而政府要做的則是加強和完善法治建設,維護廣大從業企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提高治理水平,保障市場運行的公平公正,擴大改革開放的腳步,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提升市場運行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審批程序,降低市場的人為干擾,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等。

7.精準施策,穩外貿穩外資

2019年石化行業進出口總額達7222.1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5.8%,其中出口總額2269.5億美元,進口總額4952.6億美元。進出口貿易是石化行業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相關部門應該使用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合規外貿政策工具,擴大出口信貸投放,適度放寬承保和理賠條件;強化法律法規服務支援,協調幫助企業解決違約問題引起的外貿爭端,加大力度穩外資,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平等享受各地政府出臺疫情後相關支持政策。

從地域上來看,要守住重點地區和重點產業基本盤。確保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粵港澳地區、成渝地區等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對暢通國內產業鏈循環、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至關重要。地方政府尤其要力保關鍵環節和龍頭企業正常運轉,以特殊時期的超常規舉措,保障企業人員、重要原材料、零部件和主要設備供給,加快修補中斷的運輸物流,完善跨區域、跨部門協調對接機制。

同時,還應加強同國際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協助解決可能會遭遇的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問題,積極協調與其他國家港口、物流、海關、貿易、檢驗等供應鏈的流程協同,確保國際供應鏈不停頓、不斷裂,保障我國進出口貿易和外資的穩定。

8.推動建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

我國應該藉助此次應對新冠疫情的寶貴實踐經驗,建議一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拓展質量管理、追溯服務、金融服務、融資保障,發展融資租賃,保理業務,區塊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提升製造業供應鏈服務水平,大力培育新型供應鏈服務企業。研發設計等功能,提供採購執行、物流服務、分銷執行、融資結算、商檢報關等一體化服務。推動全球供應鏈安全治理,保障跨境供應鏈通暢,加強國際貿易合作和海關協作磋商,打通跨境物流通道壁壘,確保跨境供應鏈通暢。

9.構建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體系

在疫情面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不堪一擊。我國應該主動積極推動全球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協同措施,構建基於全球突發應急事件的供應鏈應急體制和機制,建立國際法律制度,加強信息共享,構建全球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助力應急救援物資的全球協同調度,最終推動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體系建設。

另外,我國應該通過創新探索、完善自給自足、實施供應鏈的備選計劃等方式,在傳統石化供應鏈環節與戰略性新興環節領域,加強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全新供應鏈建設。積極發展應急供應鏈,重構突發事件應急供應鏈服務體系,健全應急供應鏈產能彈性機制,加強突發事件的情景推演,推動企業在供應鏈技術、組織理念、流程、合作方式等方面的應急變革能力。扶持領先企業供應鏈體系建設,促進優勢企業對供應鏈的主導力和管控力,將我國優勢長期穩定地嵌入到全球供應鏈體系中。


讀者如有產業諮詢,資產重組,產業招商和產業保險等產業相關的建議或需求,可私信小編,與小編聯繫。

您的發展,有我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