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前夜,我們拉著2000箱藥品進武漢|戰“疫”記憶

戴建元是一名司機。1月22日晚,武漢封城前夜,他和同事從700公里之外的江蘇泰州出發,千里奔馳,將急需的藥品送往荊楚大地。17年前,他給全力抗擊“非典”的北京送過藥;17年後,56歲的他又帶著同事一起,把車開進了武漢。以下,是戴建元的口述——

我叫戴建元,是揚子江藥業集團車隊的一名駕駛員。雷神山、火神山以及各方艙醫院,都用過我和同事們運去的藥物。

回憶起封城當日,我和同事連夜帶著2000箱抗疫藥品進入武漢城區時的場景,那空蕩的街道,呼嘯而過的救護車,還歷歷在目;恐懼與勇氣在內心深處不斷搏鬥的感覺,也記憶猶新。

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整個城市都沉浸在即將過年的喜悅中。我正和車隊的同事們商量著晚上一起吃集團例行的團年飯,電話響了——疫情告急,需要連夜運送藥物到武漢。

武漢與我們所處的泰州相距近700公里,大家都是不久前才收到關於新冠肺炎的消息,也不知道嚴重程度,只想著我們是醫藥集團,少不了要加緊生產,而作為車隊駕駛員,年後可能要做好加班加點運送貨物的準備了——誰也沒想到會這麼快。

17年前“非典”時的進京證明,到現在我都保留著

其實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緊急支援任務了。

“非典”那年也是差不多的情況,需要運送抗病毒藥品去北京。那時我還年輕,遇到這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事情自然想也不想就往前衝,顧不得害怕,義無反顧地就去了。後來,是進京檢查站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和口罩也擋不住的刺鼻消毒水味兒將我拉回了現實。不過我不後悔,幾年後去汶川支援也是一樣,危難時刻個人能做的不多,但以後想起來都是寶貴經歷。

到現在我都保留著當時的進京證明,還拍了照片存在手機裡,時不時翻出來看看,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吧。

沒想到17年後,我們又一次進入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沒有人退縮,在崗的十多名駕駛員和管理人員全部報了名。“願意去”“我去!”“我是黨員,請組織優先考慮”的聲音此起彼伏。

經過慎重考慮,公司領導最後決定由車隊負責人單霖君帶隊,包括我在內的3名資深駕駛員,以及安全員、調度員、修理員和新聞中心通訊員各1名共同執行此次任務。集團經營總公司副總經理毛寶健和總經辦主任王銀萍專程來為大家壯膽打氣:“你們是勇敢的揚子江人。今天大家肩負責任和使命,無畏逆行武漢,向你們致敬。”

與此同時,2000箱藥品也已經裝車完畢。

原來,在湖北省分公司收到商函並立即彙報後,集團領導毫不含糊,當即拍板:連夜送貨。各相關部門迅速安排行動,倉庫出貨裝貨,車隊選人、規劃行程,後勤準備物資……

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多盡個把子氣力而已

晚上8點半,距離接到藥品支援商函不過5個多小時,我們3輛車組成的車隊出發了。

考慮到武漢的病毒感染情況,公司給每人都備了足夠的口罩。另外還帶了消毒液以及方便麵、飲用水等,打算一路上吃飯、休息全在車上,儘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

出廠區不遠就是高速。我開了22年車,往武漢去的這條路還算熟悉,只是臨近春節,東向高速往往擁擠,再加上此時天已完全黑透,還下著中雨,更給接下來的路途增加了難度。

我們一行7人,我56歲算最年長的,其餘最年輕的也有30歲,都正處於父母日漸年老而子女又尚未立業的年紀,是家庭中的頂樑柱。但在這種時刻,大家都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

安全員徐猛是第一個報名的,擔心領導不考慮自己,他還急忙補充了一句:我是黨員!

汽修師傅嚴章平有30多年的經驗了,是一名退伍老兵,平時有重要任務,他是當仁不讓的最佳人選。然而那段時間他的岳父病重,母親也在住院,大家都想照顧他一下,嚴師傅卻主動要求跟隨車隊進行保障工作。

車隊負責人單霖君,之前一直在連續加班,到1月22日終於可以鬆口氣了,又臨危受命。出發匆忙,也怕家人因此擔心,他默默藏起自己的情緒,只說臨時有事不能回去。

年關將近,誰不想卸下一年的重擔輕鬆前行?誰不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而想到被疫情所困的武漢人民,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多盡個把子氣力而已。聊到這些,車裡的氣氛似乎都凝重了不少。

說不害怕都是騙人的,但我們送的是疫區急需的藥品

因為前期準備充分,一路上的行進還算順利,半夜時分在安徽境內遇到大霧,還有堵車嚴重的路段,三輛車也都憑藉豐富的經驗沉著應對。

離武漢越來越近。

凌晨2點多,負責人單霖君從手機新聞裡刷到了武漢封城的通告。除駕駛員外,我們其他人紛紛打開手機,彈出的全是鋪天蓋地的相關信息:

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

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恢復時間另行通告。

一時間,2003年抗擊“非典”的緊迫情景彷彿重現,大家也再次意識到新冠病毒的嚴重性及危害性。而此時,我們即將到達進入湖北前的最後一個服務區,和武漢的距離已不足200公里。

緊張,緊張,還是緊張。

“說不害怕都是騙人的,”駕駛員孫權後來回憶時跟我說,“但我們送的是疫區急需的藥品,而且個人防護做好,還是一定可以順利完成任務的。”

單霖君作為負責人反覆強調口罩戴好,消毒液拿好,幾位同事不停查找了解著病毒防護知識,我也講了自己“非典”時的經歷,希望能給大家增加信心,振奮士氣。

為了緩解氣氛,我們還打開車上的收音機,又嘮起家常,儘量讓自己忘記正接近疫情最嚴重地區、面臨危險,只把它當成是一次普通的運送任務。

23日上午7點多,我們的車隊下了高速,進入收費站。此時武漢市出城的車輛已排起了長龍,身穿防護服的檢查站工作人員挨個給車上人員測量體溫。

進到城裡,還是如常的高樓大廈,但整個城市與我們記憶裡的紛繁熱鬧已相去甚遠。離通告生效還有一個多小時,馬路上的車輛已經很稀少,零星走在街邊的行人也都戴著口罩,步履匆匆,不時有救護車與我們擦肩而過,鳴笛聲劃破天際。

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原本緊張、擔憂的心情似乎變得越來越渺小,在整個城市的沉重面前,不值一提。

同樣戴口罩的還有和我們對接的工作人員,談話時也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告訴我們現在是特殊時期,不方便接近,也提醒我們要提高警惕。後來車隊的同事們還一直跟對方保持著聯繫,得知大家都安然無恙,我們心裡也多了一絲欣慰。

只要一聲吆喝,無論職位高低,人人都是臨時裝卸員

返回泰州後便是14天的居家隔離。期間,武漢一行的經歷一直在我腦海中過電影般浮現,想到那句“你們是勇敢的揚子江人”的鼓勵,總覺得自己還應該再做點什麼。

同事們比我行動得更快。

股份公司固體制劑的1號車間一直沒停工,加班加點;生產抗病毒藥品的口服液2號車間,在一天之內召集到符合疫情防控和生產操作條件的員工145名,採取封閉式管理,保證了疫情期間的市場供應;

2月3日,價值2000餘萬元的醫療防護用品和抗病毒藥品已捐贈給部分急需物資的醫療機構;

之後,隨著火神山、雷神山及各方艙醫院陸續投入使用,集團通過一級經銷商獲得武漢防控指揮部下發的採購指令,多次準備藥品送往武漢,並確保貨源充足;

1月22日至4月8日,集團經營總公司總倉共計發貨191萬件,其中僅一名倉庫管理員就累計為湖北發貨達1.9萬餘件。

“人手短缺時,無論職位高低,只要一聲吆喝,每個人都是臨時裝卸員;只要一線需要,人人都能快速返崗,投入工作。”同事這樣告訴我。

隔離期結束後,我也第一時間再次投入到工作崗位,奔波在繼續運送物資藥物的各條線路。個體的力量雖然單薄,我們為武漢做不了太多,但起碼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主動配合防控疫情,就是最負責任的態度。

時間到了4月初,我們集團經過封閉式突擊生產,保證了供給武漢和全國各醫療機構的用藥貨源充足,在3月中旬時已完全步入正軌,恢復了生產運營。相信全國各地的企業和人們也都是如此,疫情期間竭盡所能,盼的就是武漢能重新啟動,和其他城市一樣正常運轉——終於要實現了。

現在武漢終於按下“重啟鍵”,說實話我還挺想再去武漢看看的,在路邊隨便找人聊聊天,聽他們講這麼長時間的經歷,賞賞櫻花,逛逛漢正街,看看黃鶴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