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代的贫民旅舍,一晚只要三文钱,还提供“温暖的羽毛床铺”

大清朝时期的北京,那是真正的天子脚下,国之盛京,做官的想往北京调,经商的愿往北京跑,热闹一词绝对不足以形容北京的繁华之相。可是,在这样繁华的地方,却有一个被称为“鸡毛房”的建筑广为人知。这到底是个什么去处,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清朝时代的贫民旅舍,一晚只要三文钱,还提供“温暖的羽毛床铺”

天子脚下的老北京有种旅舍叫“鸡毛房”,它长什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房子?

鸡毛房,这是昔日北京城里穷人最熟悉的去处,因为它就是价格最便宜,不至于让穷人露宿街头的低价小旅舍。嗯,比起今天的平价酒店肯定有出入,毕竟这种旅舍有着施舍之意,收那点费用完全就是象征性的。

那鸡毛房的收费标准是怎么样的呢?三文钱一晚,不管男女还是老幼,一律平等。这个价格怎么样?是不是很贴心?但施舍的配置标准也得符合这三文钱的支出,不然就不能叫低价旅舍了。

在清朝的诗词中,有一首是专门诵吟此事的,那就是蒋士铨的《鸡毛房》: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鸡毛房虽然便宜,但还是有很多人住不起,以至于让穷人恨不得自己身上长满鸡毛。这是穷人的辛酸,他们能住的也只有这样的店,这和繁华的北京城是格格不入的。

那鸡毛房长成什么样?打开仲山的《批本随园诗话》,里面对鸡毛房有简单的记载:京师鸡毛坑,专为乞丐而设,冬夜无火,以鸡毛围身,相倚而睡。

清朝时代的贫民旅舍,一晚只要三文钱,还提供“温暖的羽毛床铺”

原来,这种铺满鸡毛的旅舍就相当于今天的救助站,专门提供给乞讨的人使用,以防他们在冬夜的寒冷中冻死。所以,鸡毛房虽然要收费,但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它更多的性质为穷困者救助之所。而且,对于那些穷人、乞丐而言,能够在寒冬之夜卧于这样铺满鸡毛的房子里,也算是有“温暖的羽毛床铺”之人了。

有人可能不解,你提供给穷人就穷人吧,那为什么不用被褥而用鸡毛呢?这全身毛毛的东西怎么让人睡得下去?这也是提供此旅舍者的不得已,穷人、乞丐实在无衣遮体,遇到有被褥的地方,他们很可能将其偷出去,或者直接给剪成了简陋的衣服围在自己身上。

如此,人家旅舍也吃不消,只好想出这种地上铺鸡毛,身上盖鸡毛的方法来。总不见得有人会天亮之后粘一身鸡毛离开吧?再说这鸡毛御寒还是非常不错的,对身上无衣的穷人,那是非常合适的。

其实,清朝时的北京穷人不算最苦的,鸡毛房在晚清至民初都是存在的,因为当时普通百姓已经穷到“有缀报纸为衣者,有夫妇共一裤者”,更有甚者,那就是“身无寸缕,行乞于市,仅以瓦片及菜叶遮其下体而已”。穷到这个份上的人,鸡毛房也是富贵温柔乡了吧?

清朝时代的贫民旅舍,一晚只要三文钱,还提供“温暖的羽毛床铺”

为什么不免费提供“鸡毛房”?说起来还是为了维护真正需要“救济”的人

看到这样的鸡毛房操作,肯定很多人不懂了,既然是救济站形式的旅舍,为什么还要收钱呢?毕竟人家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再收钱也可能导致没钱住进去呀。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如果穷人乌泱乌泱的时候,一点门槛没有,那鸡毛房会成为什么样的地方呢?先到的都住在这里不走了,后来的想进也进不来了,结果鸡毛房很可能就会成为某些人的永久居住地,这是不是很让人头疼?

再说,从根本上来讲,鸡毛房不是国家出钱给穷人住的,这其实就是有钱人的投资,他们有成本投入,自然是要回收成本的呀。虽然人家不指着这点钱,但要运营就得收支平衡,不然就得一直往里搭钱。那些有钱人建此鸡毛房为的是买个好名声,可不是为了真正好心救济穷人。

其实,鸡毛房要收费还有另外的意义,人要活得有向往,一夜住完了就得想明天该怎么活。正因为如此,鸡毛房的规则就是住完一夜之后,天一亮都得交钱离开。假如每天住在铺满鸡毛的屋子里,将此当成自己的安乐窝,乞讨者也好,穷人也罢,惰性与依赖是会越来越强的,如此显然不利于大家对未来的向往与努力。

清朝时代的贫民旅舍,一晚只要三文钱,还提供“温暖的羽毛床铺”

事实上,鸡毛房的操作是一体式的,地上铺满了鸡毛,人们躺下去之后,天花板上就会有巨大的鸡毛被放下来。这显然就是一种共用性质的救济方式,大家一视同仁,躺在地上,同盖一被。假如不收费的话,可能有些人就会以自己的“能力”来霸占某块地方,甚至让其成为他的专属地盘了,这既不体现公平,还有可能引发对抗与争夺,从而造成悲剧式的结果。

由此可见,收费本身就是为了让鸡毛房能够更好地运营,并且能照顾到其他穷人与乞丐,而不会产生归属类问题。事实上,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鸡毛房在老北京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人们对此房虽然各种吐槽,但却也真的让很多衣不遮体之人免去了被冻死街头的悲剧。

最后,鸡毛房是真的很公平的地方,“儿童与成人一视同仁,不可减半付费”。这让很多孩子免去了被挤压、贩卖的后果。因为有事实证明,当时有专门收留孩子的救济场所,因为不要钱,所以管理上非常松懈,而孩子太多,经常会有很多孩子被压死、闷死。至于侥幸活下来的,则很可能被管理站的人给低价卖掉,因为没人问他们的来去。

清朝时代的贫民旅舍,一晚只要三文钱,还提供“温暖的羽毛床铺”

鸡毛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大清朝,特别是清晚期时候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包含了穷人的辛酸,也展示了社会的现实。好在这种情形在民国之后便得到了改善,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换了朝代,有了新生活的人们,再也不用住那样被称为“温暖”的旅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