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母親在孩子的眼裡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媽媽是孩子一生中最依賴的人,是她給了我們生命,媽媽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成年之後,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打上母親性格的烙印,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也為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能力打下基礎。

特別是在孩子6歲前性格成型階段,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堅持這幾種做法,對孩子有利無弊。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1、面對孩子,收起自己的壞情緒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風水,也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來源。科學研究表明,哪怕是才幾個月大的孩子,都能夠感知到媽媽的心情,當媽媽出現傷心、憤怒等負面情緒時,孩子也會出現生理的不適,甚至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髮育。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所以,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大的氣和委屈,都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顯露,更不能朝孩子發洩,好媽媽,要永遠做孩子的太陽。

2.懂得“示弱”,激發孩子的潛能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聰明的媽媽,懂得“示弱”。孩子天然有好勝心,當他們發現媽媽什麼都比自己做得好,就會失去探索的興趣。媽媽不妨偶爾“裝裝傻,偷偷懶”,這是激發孩子潛能的大好機會:和孩子一起拼積木的時候,不要玩得太好太快,當你說“媽媽不會”的時候,孩子會更願意自主思考;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的時候,不要急著去講道理,當你說“媽媽不懂”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跟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跟你求助的時候,不要立即給出所有答案,當你說“詳細的媽媽也不清楚”,孩子才願意自主去深度挖掘……

3.面對孩子的哭鬧,溫柔而堅定

好媽媽,懂得給孩子立規矩。給孩子立規矩,不是“如果你不……,我就……”式的威脅,也不是“我數123,你必須……”式的命令。這樣的方式,只會加劇孩子的緊張,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當孩子破壞規矩,甚至哭鬧、發脾氣的時候,首先要認可孩子的情緒,再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最後引導孩子遵守規矩。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媽媽不能縱容,也不能發火,要溫柔且有原則。這對孩子今後為人處世的分寸感、健全人格的養成都有幫助作用。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4.不吝嗇對孩子的誇獎

一個人最大的自信,來自身邊人對自我的肯定,這其中,母親的肯定尤為重要。

曾經有一個真實事件,媽媽是大學教授,女兒在美國讀博士。在別人眼中,女兒很優秀,但是媽媽從小就對女兒有嚴格的要求,從不當面誇讚。有一次,媽媽去美國看望女兒,過了不久媽媽又開始了對女兒的挑剔,絕望的女兒問了媽媽一句話:“是不是無論我做什麼,你都不滿意?”習慣了打壓式教育的媽媽回答:“是。”沒想到,女兒當著媽媽的面跳樓了,釀成了永遠無法挽回的悲劇……

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物質、社會地位,而是父母真心的認可。當然,誇獎孩子也要注意方式,不要依賴物質獎勵,也不要簡單的“你真棒”去敷衍,從具體的細節上去誇獎孩子,讓孩子知道他為什麼做得好,還有那裡需要改進。會誇孩子的父母,永遠是孩子堅實的後盾!

最好的母愛,是一場盛大的退出

雖然媽媽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是,孩子總要離開媽媽的庇護,獨自飛翔。母愛的歷程,說到底是一個不斷放手,最終盛大退出的過程,只有學會放手,孩子才能夠獨當一面,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有益孩子的一生。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教育從古至今都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要找對方法,才能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繪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啟蒙書。《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分別從分享、自立、責任等方面有效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在無形中就能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繪本不僅包含兒童情商啟蒙,還包括行為習慣的養成。內容都是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小故事,簡單而且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可以從故事中學會如何與小朋友們相處,在社交中遇到了問題該如何去解決。

故事內容豐富有趣,通俗易懂,插畫可以給孩子最直觀的信息,孩子理解起來更簡單。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3-6歲期間重視對孩子習慣的培養,不僅可有有效地促進大腦發育,對以後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有個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些對於孩子的未來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孩子出不出色,取決於母親的性格(建議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