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说起关羽关二哥,大家脑海中都会第一时间浮现出一副长须、身骑赤兔马、手握青龙偃月刀的样子,关羽的形象如今可谓深入人心。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大年初五拜财神”拜的是他,影视剧中的帮会组织供的也是他,商贾开业祈福拜的也是他,海外华人甚至把关帝庙带到了世界各地。

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关羽原本也是人,他为什么能被人供奉成神呢?

历史中的关羽其实非常普通,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最后关羽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关羽本身没什么亮点,而且性格刚愎自用。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是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那为啥关羽能有今天的地位呢?

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成就关羽的最大助力是“故事”。宋代特别强调“蜀汉正统”的观念,“尊刘抑曹”的思想让关羽这个“蜀汉第一武将”特别适合拿来当人物故事的原型。三国故事更是当时的大IP。古人塑造人物有个特点——脸谱化。也就是说,一个人物只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比如,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义气”的代表。

在所有故事中,《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形象影响最大。你熟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都是体现关羽讲义气的经典故事。其中“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专门为关羽打造的经典细节。你可能很奇怪,读《春秋》有什么了不起?原因是,《春秋》最能代表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这就凸显了关羽的忠义形象,让他和白脸的曹操划清界限。

故事再好听,关羽顶多是个“道德模范”,也不至于变成神啊?关键在于——“义”是古代中国非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讲义气”“有信用”“够仗义”,这都是当时社会中最看重的东西。这些道德准则,需要具象化的载体。随着故事中的关羽深入人心,关羽就成了“义”的载体,各阶层、各领域的人,都特别推崇关羽。

“守护神”

关羽是老百姓眼中的“守护神”。关羽的老家山西运城盛产盐,当地人需要有“守护神”来镇守盐池。传统神话中没有专门干这事的神,怎么办呢?人们就找来“自己人”关羽,一有天灾就祭他。天灾总会过去,情况一好转,老百姓就认为是关羽显灵了,关帝庙越修越大,香火也更旺。一来二去,关羽就走出了家乡成为更多老百姓的“守护神”。

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财神”

晋商是中国最有名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特别推崇自己的“老乡”关羽。在明代中叶,晋商影响力大到国家发动战争,都需要他们的财力支持。到了清朝,晋商的实力更是达到顶峰,关帝庙跟着晋商修到了全国各地,总计有4万多座。关羽成了整个商界的“财神爷”。

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祖师爷”

关羽是民间帮派眼中的“榜样”,帮派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义”字第一。清代的天地会、民国的袍哥,都把关帝当作自己组织内部的最高信仰。你在影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帮派入会要拜关羽,出了纠纷也要把关羽像请出来再评理。

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关圣帝君”

关羽列席儒释道三教,关羽既是佛教中的寺院守护神,又是道教中的三界伏魔大帝,在儒家中也有武圣地位。

你一定不知道,关二爷是怎么从历史的武将变成神灵的?

关羽封神这些也只是民间的说法而已,但是,关羽的“神位”也获得了各路皇帝的承认,目的是借助关羽的形象强化自己“正统”的地位。比如宋徽宗给关羽封了神号,从国家层面上承认了关公信仰;万历皇帝每次打仗都要祈求关羽保佑;雍正皇帝下令把关帝庙全改成武庙,跟供奉孔子的文庙并立......就这样,关羽也就完全从凡人变成了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