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鐵歌

—— 2019.7.22于格魯吉亞博爾若米


短短兩天時間,導遊卡婭帶我們走訪了亞美尼亞哈巴特修道院、格加爾德修道院、加尼神廟、埃裡溫廣場以及大屠殺紀念碑。離開前的中午,她又帶我們到一個叫杏村的地方,走進她的閨蜜、當地村民Ani的家裡,好好體驗了一把亞美尼亞的文化。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Ani一家是我見過的鼻子最挺拔的人。她們個個滿臉笑容、和善親切,完全沒有漫畫中的鷹鉤鼻們的陰險狡詐。大概第一次接待中國朋友,她們異常熱情,除了為我們準備了充足的烤餅、烤肉外,還允許我們任意採摘院子裡的水果。走的時候送我們一大袋。院子裡種滿了櫻桃、蘋果、李子、葡萄、杏子……老葉仔細算了一下,有10種之多。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我們遊走在果樹下,隨摘隨吃,過足了癮。最好吃的是杏子。據說杏子的原產地在中國,但亞美尼亞人把杏文化發揚到極致。他們不僅種出了世界上最甜的杏子、用杏果製作各種甜點,還用杏樹根製成了亞美尼亞最古老的樂器—嘟嘟克。就連亞美尼亞國旗的三種顏色當中,也有一種是杏色—亞美尼亞把種杏當作勤勞的象徵,可見杏子在他們心中是何等重要。

Ani按我們的要求,事先準備了兩斤豬肉。前兩天嚐了高加索地區的走地雞,今天,我們要嚐嚐這裡地道的土豬肉。阿麥、阿雅發揚廣東人吃苦耐勞、會吃能幹的優良傳統,他們倆搶著切肉汆湯。我呢,照例喜歡標新立異,在果園裡轉了一圈,發現了新大陸—除香草外,還有好幾種青菜!徵得主人同意,我摘了一大把紫貝菜、豆葉、辣椒葉!

不一會兒,兩大鍋肉湯——一鍋純肉,只撒一大把香菜粒;另一鍋肉片汆青菜。我們自制的肉湯與Ani家的烤餅、烤肉,鮮香組合,乾溼搭配、中西合璧,簡直就是絕配!團友們評價(包括幾個嘴叼的小女生),比前兩天的雞湯還贊。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這道湯的製作方法很簡單。燒開水,放肉片,再煮10分鐘,加入香菜粒或青菜。除了鹽之外,沒有其它調料。有時候美味的追求其實很簡單,主要體現在對新鮮食材的追求上,在製作上儘量保持原汁原味。美食家往往不愛用過多的調料、過於繁複的烹飪工序。越是簡單的東西,往往包含著越發深刻的道理。

就如同Ani家一樣,簡單而不簡陋,簡單而又舒適,該有的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的水果、各式各樣的生活必需品,奢侈品似乎一樣也沒有。簡單的食材可以製成一道美味的肉湯,同樣,簡單的生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幸福的一家人。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亞美尼亞國家雖小、人口雖少、百姓貧窮、地處內陸、被包圍封鎖,但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國民性格頑強不屈、堅定執著。他們貧窮而不困頓,貧窮而不萎靡,貧窮而有文化,貧窮而有文明。在許多方面,表現得極有風度、極有風骨,令世人括目。

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他們簡單實用又大氣浪漫。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建築風格獨具魅力,全城主要採用一種粉紅色的砂岩為建築材料,在夕陽下顯得風情萬種又美觀大方。埃裡溫的建立源於一個美好的傳說,一個亞美尼亞男人對一個美女發出邀請,“來吧,我送你一座粉紅色的城市”。世上有哪一個女子能拒絕這樣直截了當、大氣磅礴的求愛?據說,亞美尼亞人特別堅貞鍾情。就連生活在這裡的動物,都非同凡響。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舉兩例。一是高加索犬。這是一種可與藏獒比肩的大型牧羊犬,為了保護主人和牛羊,它們常常奮不顧身,與狼群搏鬥,忠主護主。二是白鸛。白鸛是一夫一妻制,只要選定伴侶,終生不渝。每年春天來臨,它們從非洲長途遷徙返回亞美尼亞。雄性白鸛一般提前十天半個月,先飛回家,或修築新巢,或修補舊巢,完工後翹首以待愛侶的歸來。亞美尼亞人非常喜愛這種鳥。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中國父母常常欺騙孩子,你是爸爸媽媽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亞美尼亞父母則對孩子說,你是白鸛從天上銜來的。他們認為白鸛會帶來好運。從這個角度講,亞美尼亞人從小給孩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高加索這塊土地,就是這樣的豪邁奔放,又熱烈深情。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在對待藝術的追求上,亞美尼亞人簡單專注、成就非凡。尤其是在音樂和建築方面。嘟嘟克是一種用杏樹根製作的古老的豎笛,在亞美尼亞已流行幾千年,是單簧管的前身。笛聲沉鬱蒼涼,被譽為是最接近人類喉嚨裡發出的聲音的樂器。我們在神廟裡,有幸欣賞了嘟嘟克藝人的演奏。聖詠是一種單聲部、無伴奏的宗教音樂。亞美尼亞地區的聖詠聞名於世。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臺灣“佈列松”—攝影家阮義忠曾經為追尋聖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深入亞美尼亞走訪採風,是第一個抵達該地區的東方人。他的攝影集《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千年悲歌》 ,也是我能找到的唯一一本反映亞美尼亞的中文書籍。前幾天傍晚,我們在羅布塔度假村散步,偶遇幾個教會人士圍坐一起吟唱聖詠,聲音樸素無華、純粹超脫、宛如天籟、“毫無人間的慾念”,聞之終身難忘,許多人情不自禁停駐腳步,圍成一圈凝神聆聽。

亞美尼亞的建築也很講究,簡潔大氣、精美絕倫,無論是普通民居,還是教堂、紀念館,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卡婭告訴我們,亞美尼亞人認為,“房子建得美,住在裡面的人更幸福”。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在對待信仰的執著上,亞美尼亞人更是簡單堅定、冠絕天下。一見面卡婭就告訴我們,亞美尼亞國旗中的紅色,代表著他們為捍衛自己的信仰而流的鮮血。為了抵禦其他民族文明的入侵,他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教堂(至今還在使用)、是第一個把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幾千年來,亞美尼亞經歷世界歷史上絕大多數強勢文明的侵擾,經歷了反覆的分裂、滅國、復國,經歷了規模僅次於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面對各路豪強的逼迫、欺凌甚至屠殺,他們選擇反抗,選擇始終堅守自己的信仰。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伊斯蘭教發源於阿拉伯半島,近兩千年來,先後有突厥人、波斯人……或主動、或被迫皈依。亞美尼亞周邊,幾乎被伊斯蘭世界包圍。這個國家,如同伊斯蘭文明中的一座孤島,在周遭充滿敵意的目光中,如一盞孤燈長明,微弱暗淡幾遭熄滅,卻又堅持發出一道不一樣的光芒。

哪怕是在蘇聯時期,政府強行關閉了境內所有的教堂,亞美尼亞人也千方百計保護好自己的文化,甚至設法讓蘇維埃政府同意開放那座最古老的教堂……我們今天看到這座教堂保存完好,歷經一千七百年屹立不倒,亞美尼亞人的智慧頑強、艱苦卓絕可見一斑,他們真正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兩天裡我們參觀了三座教堂、修道院,每一處都巧遇了當地人在裡面舉行婚禮或給孩子的洗禮。儘管我們不信教,但現場莊嚴的氣氛,亞美尼亞人對信仰的堅持不懈、代代相傳,深深的感染了我們。在大屠殺紀念碑,一個老婦人、兩個姑娘敬獻鮮花,她們臉上凝重肅穆的神情,深深的感染了我們……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我後悔不已,因為自己的無知,在制訂行程時只給了亞美尼亞短短的兩天。更加後悔的是,近幾年的中近東之旅,我自以為對宗教、對東西方文明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儘管我知道高加索地區地處歐亞交匯處,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相互爭奪的重點區域。三個國家、三種宗教,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一定會有許多博大深邃的內涵值得探尋。

但淺嘗輒止的陋習,使我不願意再重複這些沉重的話題。以至於出發前,我輕率的把這次旅行定位為休閒之旅、美食之旅。好在我下意識的在“午餐”前加了“非凡”兩個字,每次寫作前都要認真思考題目中“非凡”的意義,才不至於辜負了這次高加索之旅。

鐵歌的高加索遊記之五(亞美尼亞旅遊見聞)


離開Ani家之前,我開玩笑的說,退休後,我想把深圳的房賣了,搬到亞美尼亞杏村來住。卡婭說,完全沒問題,這裡土地很便宜,你可以買下一個村,來這做村長。看我萬分憧憬的神情,老婆在旁邊一句澆滅了我內心的火花:“要來你來,我才不幹呢!”我滿心惆悵,只好打消了這個非凡的念頭。

可見,在強權面前,要堅持自己,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給更多人~

高加索旅遊 JT Trave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