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房價、財政


疫情、房價、財政


下面通過幾個問題去探討房價:


1、房地產,最底層的獲益者和主導者是誰?


誰控制了土地,誰就控制了房地產,特別是房地產的例如。開發商能賺多少?巨大的成本在土地、在銀行、在建築上,其實利潤不多,風險還大。


2、為何通過房地產去獲益?


本質上,是在收土地稅。要某發展,必須有錢,必須以某種形式去收稅。亂印錢是萬萬不能的,只有想辦法去收“稅”。


春秋的管仲,前無古人地推出了“鹽鐵專治”,為齊國的發展,收取了大量稅收,大力推進了齊國的發展。大局而言,這是一個超級偉大的舉措,讓齊國集中力量辦了大事。


如今的“鹽鐵”,是什麼?


全球而言,第一太平戴維斯斯(Savills)的報告《私人財富全球之旅》顯示,2018年,在房地產、股權、債券、黃金等多種資產形式中,房地產總資產接近217億美元,是世界生產總值的2.7倍左右,約佔全球主流資產總值的60%,是國家、企業和個人財富的主要儲存方式!這其中,住宅物業在房產的佔比量最大,約佔全球房地產總值的75%。同時,美國房地產佔GDP比重(剔除租金、租賃)比中國高,分別是12%和6%。


所以,當今的“鹽鐵”是房地產!當然靠它收稅了!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土地所有權是國有。兩個條件下,舍房地產其誰?


2019年,土地財政是全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全國土地出讓收入佔比全國財政收入37%,地方財政佔比更高了。


疫情、房價、財政


事實上,這一現象,在美國也是如此。直到20 世紀40 年代中期之後,美國開始真正形成以財產稅為主的地方財稅體制,土地財政依賴趨於弱化。


疫情、房價、財政


3、什麼條件下,會在政策上弱化房地產?


社會需要發展,需要稅收。只有找到了替代房地產徵稅的方式,政策上才有可能弱化房地產。替代的方式是什麼?美國用了財產稅。


我國會是啥替代?歡迎思考。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想轉移到另外一個替代方式,也是一個長期的轉移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4、疫情下,房地產政策會如何?


當前,我們出了不少政策減免稅費,本來就形成了一個財政收入缺口。如果失去了房地產的財政收入,將會雪上加霜。所以短期內萬萬不能失去它。所以,政策應該圍繞以下幾點行動:


(1)不能讓房價跌,以及有跌的預期。因為若有跌的預期,別說投資客,甚至連剛需的人都不買房了。然後房地產商很受傷。接著,財政收入大減,房產相關行業也受到大打擊,這是不行的。

(2)不能讓房價漲,以及有漲的預期。因為若有漲的預期,投資客還是會湧入,投機風起。會導致資金湧入,社會其他投資資金缺失,中小微企業雪上加霜。另外,剛需客更加難,進一步削減社會消費。

(3)保持平穩,有效消化剛需客,拒絕投機客,這可能最好的結果。


如果推斷的目標是如此,政策手段就好說了!手段多得是!短期而言,想高則高!相低則低!


5、在不同城市,房價政策將會如何演繹?


上面的推斷,是基於國家整體而言。對於各個地方政府,需要區別對待。


如果地方政府的財政對房地產依賴程度高,那麼寧可漲,不可跌,重點在託。大不了財政拿到錢,再想法子扶持企業。

如果地方政府的財政對房地產依賴程度低,那麼寧可跌,不可漲,重點在壓。跌了損失不是太大,跌了反而對小微企業友好點。


下圖是2019年上半年土地收入排行榜:


疫情、房價、財政


其中,深圳是獨特的存在。它的出讓土地,前五十里面最少,出讓金也是中等水平(貴!)。它的財政收入對房地產依賴非常低,重點在壓。而武漢這些估計得託。


6、不能僅僅從政府角度看這個問題?


的確,還有很多因素干擾。上述分析雖然是從財政的角度去解讀,歸根到底,討論的是政府拿房地產的錢去扶持產業,還是引導民間的錢直接進入產業。要拿捏好這個平衡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