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為什麼要讓國王在法國加冕稱帝?

19世紀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兩大繼承人普魯士和奧地利都爭先恐後地要爭當統一德國的執行人,兩家矛盾重重。

最後是普魯士在其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之下,巧妙設計了三次王朝戰爭,把奧地利踢出了德國的統一範圍,以普魯士為核心1870年完成了對德國的統一,前提是在普法戰爭德國獲得決定性勝利的基礎之上。

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為什麼要讓國王在法國加冕稱帝?

普魯士已經戰勝了法國,他要統一國家,正常說國家國王的加冕典禮應該是在德國柏林舉行,他卻偏偏跑到了法國的凡爾賽宮來搞儀式。1871年1月18日,一幫德國人簇擁著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鏡廳加冕為皇帝。德國人欺人太甚,非要跑到人家的領地來加冕皇帝,表面上來看是為了突出其戰勝國的地位,給法國人民一個下馬威,張示德國的權威。但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為什麼要讓國王在法國加冕稱帝?

歐洲的皇帝跟中國的皇帝一樣,是具有至高無上的神聖性,中國的皇帝只能有一位,其他周圍的附屬國的統治者只能叫國王,不能叫皇帝。歐洲也是這,自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之後,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後面的德國皇帝成為了整個西半部歐洲的皇帝,同時也是天主教的皇帝。之後,這個皇帝位置一直是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繼承。但到了拿破崙強大以後,拿破崙吞併了整個西部歐洲之後,1806年他迫使神聖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任皇帝弗朗茨二世讓位。自此整個歐洲的皇帝只有拿破崙一世這一個。

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為什麼要讓國王在法國加冕稱帝?

早在1804年拿破崙就稱帝,並且強迫教皇庇護七世來給他加冕,教皇還沒有把皇冠帶到他頭上,他自己搶了過去先帶上了,這個對教皇來說是奇恥大辱。一向歐洲西部的皇位應該是由德國人來繼承,現在突然跑到法國那邊去了,這對德國人也是奇恥大辱。當普法戰爭法國被德國人打敗之後,他們非要跑到法國的領土上來加冕稱帝,就是為了把這一尊嚴給奪回來,歐洲的皇帝又回到了德國這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