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从前221年大秦统一六国开始到1911年清朝灭亡,华夏大地经历了2132年的封建统治。在这2000多年中,九个大王朝,五十几个小王朝兴衰往替。为了生存空间各个国家、民族相互征伐,爆发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每次战后都是人口大减,民生凋敝。但在战争过程中也诞生了无数彪炳千秋的英雄人物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卫国之师。战争的正义与邪恶暂且不去评说,这次只聊汉家儿郎创造的精锐雄狮“北府兵”。

毫不例外,北府兵的创建也是在形式的逼迫下开始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值公元357年,氐族所创政权前秦,国王苻坚即位,他励精图治,由王猛辅政,崇尚儒学,奖励文教,加强中央集权,提升经济,国力大增,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到公元376年,陆续灭掉前燕、前凉、代等国,一统中国北方,国势极盛,威震四方。这时只剩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他对峙,东晋貌似狂风骤雨中的飘零,随时会倾覆于前秦大军的铁蹄之下。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东晋自公元317年建国之后,施行门阀政治,南北门阀之间动乱不断,致使国力不显,帝位不稳,晋军在与前秦的屡次交战中处于劣势。太元二年(377年),在前秦的重压面前,东晋朝廷在执政重臣谢安领导之下,沉着应对,上下一心,统一主战方针。任命桓冲为荆州刺史,防御荆襄地区。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谢安则自己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中下游。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东晋谢安

谢安相当于东晋国防军总司令,全面负责东晋长江中下游的军事战略工作。桓冲为荆襄战区司令,荆襄战区占据了朝廷大半兵力,是抵抗前秦南下的重要区域。谢玄是谢安的亲侄子,时年三十四岁,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晋朝江山。谢安举贤不避亲,极力推荐谢安为统军大将,以抗前秦。因此朝廷任命谢玄为江北边防军司令,驻守广陵(今扬州市东部)。只是东晋朝廷并没有多余的部队调拨给谢玄,谢玄只能自行招募。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同年,谢玄不负叔父重托,上任之后,召募劲勇,东晋北来侨民纷纷应募入伍,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琊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等皆以骁勇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其余六人也皆为军中将领。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因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晋书》记载:“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北府兵的组成,因为北府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悍,跟他们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北方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大量汉人难民逃亡到东晋。据记载,仅仅南徐州所属的徐、兖、冀、青、幽、并、扬七州,从北方逃难来的侨民人口就达到22万,广陵和京口更是其集中地。这些流民大多颠沛流离,吃尽苦头,能逃到东晋的基本只剩下青壮。为了生存,很多流民都拉帮结派,组成武装,他们中的首领谓之“流民帅”,谢玄手下七大将军都是流民帅出身。这些汉人武装多少都跟北方政权有仇恨,时刻都想着北上抗敌,重返故乡。谢玄整合了这些流民帅,又招募了大批有战斗力的流民,这构成了北府兵的基础。

对北府兵来说,朝中有谢安代表国家鼎立支持,统帅谢玄文武双全,以刘牢之为首的七大将军骁勇善战,流民青壮组成的军队身负国仇家恨。有国家支持,粮饷军械保障,有统帅领导,有大将率领,有奋斗目标,这只军队已具备了精兵的潜质。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太元四年(379年)四月,前秦将领俱难、彭超、毛当、王显率步骑6万进攻淮南。五月,将东晋幽州刺史田洛围困于三阿(今江苏金湖东南),东晋朝廷极为震惊,派出三路援军救援三阿,其中一路是从广陵出发的谢玄北府兵。不久,秦军战败,退守盱眙。六月,谢玄与田洛率北府兵5万进攻盱眙,俱难、彭超再次战败,退往淮阴。谢玄派何谦率领水军乘黑夜将前秦大军在淮水上的浮桥焚毁,前秦将领邵保战死,俱难、彭超率军仓皇北渡淮水。谢玄与何谦、田洛率军追击,在君川(今江苏盱眙北)追上敌军并展开决战,北府兵大胜,俱难、彭超几乎只身逃走。此战之后,晋庭论功行赏,封谢玄为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北府兵初战告捷,前后四战四胜,全歼敌军6万余人,初步打出了北府兵的威名。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太元八年(383年)八月,前秦苻坚统领步兵60多万,骑兵27万自长安南下伐晋,队伍首尾千余里,浩浩荡荡。阳平公苻融带兵三十万先到颖口(今安徽颍河入淮河口)。九月,苻坚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前秦大军压境之下,东晋朝廷调兵遣将准备迎击。谢安都督五州军事,坐镇都城建康;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总领战事;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统帅以北府兵为主力的8万部队抵御前秦军。

十月,苻融攻破寿县,苻坚从俘虏口中得知东晋兵少,粮草不继,故将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轻骑赶往寿县。苻坚到达寿县后,马上派出在襄阳俘虏的东晋将领朱序前往晋军劝降。但朱序仍心向东晋,随即把前秦大军还未全部到达的情报告诉谢安,并建议速攻其前锋部队,谢石采纳了朱序的建议。

十一月,谢玄派鹰扬将军刘牢之率北府精兵5千攻击秦军梁成部,秦军在洛涧(今洛水)布置防线,阻挡晋军进攻。刘牢之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率军强渡洛涧,终大破秦军,阵斩秦军大将梁成及其弟梁云,继而分兵切断秦军退路。秦军腹背受敌,彻底溃散,争先恐后抢渡淮水,溺死1.5万余人。此战生擒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缴获颇丰。处于弱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乘胜水陆并进,进逼淝水。

秦军于寿县城东淝水西岸布阵,晋军进至肥水东岸,两军隔水而望。苻坚、苻融登上寿县城头,见晋军布阵严整,军容雄壮,又遥见八公山(今寿县城北)草木随风而动,以为皆是晋军,二人皆面有惧色。

谢玄为迅速与秦军决战,派出使者要求秦军略向后退,腾出空间,以做决战。苻坚和苻融同意了谢玄的要求,企图半渡而击,用骑兵将晋军冲垮。哪能想到,秦军军阵一退而不可复止,俘将朱序在阵后大呼“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军信以为真,顿乱大乱,争相逃命。谢玄抓住战机,率北府精兵8千渡过淝水发起猛攻。苻融上马冲入军中,企图整顿兵马再战,慌乱中马倒被晋军斩杀。苻坚也被流矢射中,秦军失去指挥,全线崩溃。谢玄乘胜追击,直至青冈(今寿县西30里)。秦军大败,死伤无数。苻坚身中流矢,单骑逃往淮北,沿路收集离散秦军士卒,到洛阳时,仅剩军队10万余人。晋军收复寿县,缴获军械、粮草堆积如山,牛马骆驼十万有余。晋庭因功封谢玄为前将军、假节,但被谢玄婉拒。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肥水之战,北府兵发出了自己的怒吼,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也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此战阻止了前秦南下,延续了汉人国家的命运,使汉家传承未曾中断。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谢安认为应趁苻坚惨败之机北伐中原,于是继续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豫州刺史桓石虔进攻前秦。不久,谢玄收复彭城(今江苏徐州)。九月谢玄派刘牢之进攻鄄城,功成,刘牢之部进驻鄄城。十月,谢玄派阴陵太守高素进军青州,青州守将降。继而又兵进冀州。后打败防守黄河北岸的苻坚之子苻丕部。至此次北伐结束,谢玄带领北府兵占据兖、青、司、豫等州,谢玄总领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达到了个人仕途的顶峰。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太元十二年(387年),晋庭调谢玄为会稽内史,朱序调任青、兖二州刺史,坐镇广陵。谢玄从此失去了北府兵的控制权。此后谯王司马怡,外戚王恭相继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北府兵。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自京口起兵造反,北府兵从此成为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火并的工具。次年,王恭二次举兵反晋,司马刘牢之投降朝廷,倒戈击败王恭。之后朝廷任命刘牢之为兖、青、冀、幽、并、徐、扬州都督,刘牢之率北府兵坐镇京口,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安帝三年(399年),刘牢之率领北府兵镇压孙恩、卢循起义。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晋廷以宗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征讨荆州军阀桓玄。三月,刘牢之投降桓玄,不久,被桓玄夺去兵权,被迫自杀。北府兵遂为桓玄并吞。十二月,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安帝为平固王。

元兴三年(405年)二月,刘牢之原参军刘裕与刘毅、外甥何无忌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广陵举兵,一举击败桓玄大军。刘裕等人都是北府兵将领出身,之后北府兵由刘裕掌控。

北府兵自377年在东晋朝廷支持下由谢玄组建,到405年刘裕掌兵,历时28年。在这期间北府兵主将数度更迭,军中士卒也不知补充了多少新鲜血液,但这只部队百战百胜,战功无数,可见其强。在我看来,397年王恭造反开始,北府兵就已经变了味道,它不再是国家民族的利刃,抵挡外族入侵的急先锋。而成了政客手中争权夺利的筹码,实在是悲哉!痛哉!

406年之后,北府兵跟随刘裕数度北伐,战功赫赫,创下了辛弃疾诗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美名。同时为420年刘裕创建南朝宋提供了军事基础。在刘裕手中,北府兵的精气神被发扬光大。

古代汉人精锐部队之北府兵,汉家儿郎的怒吼

刘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