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餓了麼否認竊聽 程序員嘗試APP竊聽技術:並不難

前段時間有網友質疑美團、餓了麼竊聽用戶隱私。有用戶反應,在談到想吃什麼後,打開外賣APP就可以看到相關店鋪的推薦,疑似出現APP麥克風“偷聽”情況。對此,美團、餓了麼緊急回應。美團回應稱這種行為並不存在。餓了麼更是直接說這是一種無端猜測。美團、餓了麼都表示並沒有相關技術。

美團、餓了麼否認竊聽 程序員嘗試APP竊聽技術:並不難

之後有人進行了測試,在談及相關物品後,在隨後的數分鐘到數小時的時間裡,出現相關推薦的概率高達60%~70%。面對這個結果美團、餓了麼回應:不存在。

由外賣APP引發的“偷聽”風波也涉及到了幾大主流APP,凡是需要獲取錄音權限的常用APP都被網友質疑可能存在“偷聽”。

美團、餓了麼否認竊聽 程序員嘗試APP竊聽技術:並不難

這一現象涉及到幾億人的隱私問題,很多人都想要一個準確的答案。App“偷聽”是否真的存在,技術真的無法實現嗎?

3月20日,有記者邀請網絡尖刀創始人曲子龍和他的人工智能團隊做了一個測試。網絡尖刀團隊自編了一個程序,證實能通過APP軟件對手機用戶進行偷聽。

網絡尖刀團隊自己做了一個APP,並把編好的程序寫入進去。然後在手機上打開這個APP,APP要求獲取錄音權限,點擊禁止後將手機鎖屏。在手機旁說話,電腦上立刻將剛剛說的話打了出來。

美團、餓了麼否認竊聽 程序員嘗試APP竊聽技術:並不難

曲子龍解釋道,這個原理很簡單,就是APP偷偷在手機的後臺開了一個錄音,並且不會提示你正在錄音。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原理實現起來也很容易,曲子龍的網絡尖刀團隊幾個小時就完成了。

這種偷聽方法,對於安卓用戶更容易實現,iOS系統相對於安卓要難實現一些,但也是可以實現的。這種方法,只要懂得原理,會開發軟件的人,基本都可以實現。

美團、餓了麼否認竊聽 程序員嘗試APP竊聽技術:並不難

有專家對提出質疑,大量的錄音內容需要分析才能用,這不可能靠人來處理,要是靠手機就會佔用手機大量資源,讓手機變卡,增加耗電很容易被發現。

曲子龍解釋,只要將觸發的關鍵詞做個庫留在APP上,可以降低能耗到無感知。

還有專家質疑,方言,噪音等干擾因素會加大“偷聽”難度。

曲子龍:主流的方言,並不是一個門檻。現在的方言都有電腦收錄,人工智能技術很容易就能識別,四川話現在電腦就很容易識別,廣東話還會有單獨的粵語版。

美團、餓了麼否認竊聽 程序員嘗試APP竊聽技術:並不難

手機我們無法不用,現在已經成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工具。我們只能不斷加強保護意識。非社交類軟件,儘量不要給獲取語音,攝像頭,讀取通訊錄,照片的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