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绿城

世间再无绿城

一直很喜欢绿城2014年集团宣传片台词:

绿城,是什么?是山水画卷,是人文府邸,是高楼广宇,还是万家灯火?

现而今,面对这些真切可感的词汇,我突然有种类似《肖申克》里瑞德的感悟:

回首前尘往事,那个令人流连的绿城,我想和它谈谈,想给它打气再坚持坚持让我也做一回绿城的业主。可我办不到,绿城消失了,只剩下我在原地垂垂老矣~~

01

说三件近期绿城发生的事儿:

(1)前几天绿城年报,绿城公布说自己的销售额超过了两千亿,也喊出了五千亿的口号。

可是在年报和业绩说明会后,绿城的股价连续大跌,市值已经跌到了145亿港币,直接人间蒸发了20%+,何解?

投资人是用脚投票的。总结来说,绿城在业绩会上公布的数据太难让人满意,投资人的预期全部落了空。绿城的负债率在连年走高,连续的负债率吃掉了绿城三成的利润。

更受伤的是,绿城连续大规模的资产减持,高管在年会上还暗示,可能会继续资产减持

一个机构的朋友评价资产减持这件事:

这,几乎就是一把剜心剑。

(2)几乎在绿城发布年报的同一时间,绿城遭遇了一场几乎史无前例的维权:

在大本营杭州,业主顶着疫情的压力,冒雨与以品质著称的绿城对峙,讨论项目简配与整改的问题,结果连绿城的门儿都没进去。

世间再无绿城

图片来自@杭州业主圈

业主的诉求在于,自己花千万买的豪宅简配得让人不敢相信:

原本说的社区入户大堂, 变成了物业用房和厕所;外立面线条工艺减配,铝扣板表面坑洼不平;阳台宽度大面积缩水,说好的1.8米宽景大阳台,缩水到净宽只有1.35米;厨房配置缩水……

业主自嘲:

外立面的平整度,像西湖的水波。

要知道这是万千业主相信的绿城,而且是在大本营杭州。

世间再无绿城

(3)在绿城公布年会的第三天,绿城再次空降了一位董事会高管:中交系的李森出任绿城中国执行总裁、党委书记。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绿城第几次空降中交系高管了:从去年7月宋卫平彻底退出绿城再到嫡系曹舟南卸任绿城总裁,绿城的11位董事里,目前只剩下一位老绿城人。

要知道,绿城夜奔,出走的不仅仅是几个董事,大量在绿城积累了各种资源,负责产品创新、品质把控的高管和团队,纷纷撤离。

现在容纳绿城旧将的,不仅有蓝城,还有蓝绿双城,有人戏言:

宋卫平的老部下们从绿城带走的资源,可能要集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了。

02

其实一切皆有序曲。

近几年,老宋一直在减持手里的绿城股票,也于去年7月11日退出了绿城的管理层。继而老绿城人大量出走,这也就是说,

绿城去宋卫平化,转而中交化,已经基本完成了。

世间再无绿城

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

绿城在一些人心中的地位,开始崩塌。

1994年宋卫平借了15万元,和老同学寿柏年这对儿黄金搭档在杭州创立了绿城。

推掉景观,把立面、窗户砸掉重来,发现任何不满意之处破口大骂,老宋对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了。

但以前的绿城,一个法式建筑都做了上千个细节的归纳,从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再到屋面瓦、里面石材,无一不是制作精细,设计考究恢宏、典雅、气派,最终呈现出来的建筑奢华却又不失低调。

世间再无绿城

同样,绿城为了造中式园林,景观石都从福建采买,在广东雕磨,到苏州安放。至今你能看到,国内多数房企的中式建筑,都有浓浓的绿城风,除了大都源自绿城设计院外,还有绿城多年来的产品教育。

世间再无绿城

经过近20年的心血浇灌,绿城中国成了地产行业“品质”的代名词。

产品教父宋卫平+绿城,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

在以前的“宋卫平”时代,绿城中国的产品包含了三个内涵:人文情怀、客户至上和产品主义,这三点正是绿城的灵魂和根本。

可是,现在的绿城产品,除了吃老本,再也没有创新和工匠精神了。

03

3月底,融创发布了年度业绩报告。我也做了分析。融创财报各项数据都很好很均衡。我在朋友圈评论:融创真是不偏科的好学生。

马上就有人回复我说:还不是抄的绿城的作业。

然而绿城近期事情扎堆发生,反倒会让融创大呼冤枉:你作业这么差,还说我们抄你的?

那个曾经销售额做到第二的绿城,在爆发缺钱危机,紧接着经历了港企九龙仓救场,和孙宏斌的融绿之争,中交入主等可以载入中国房地产史册的几件事之后,默然黯淡了。

“去宋卫平化”后“中交化”的绿城,在着手做什么事?

高周转。

绿城现任掌门人张亚东,是中交系资深人物,曾在大连官场中任职多年。

2018年6月,张亚东空降至绿城,取代宋卫平老部下曹舟南担任执行总裁。

一个官场人物,一定是讲究政治正确和业绩的,你很难把之和产品主义联系在一起。

中交的目的是,把绿城业绩做大,让中交的业绩腾飞到“央企前三”。

绿城曾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内源性现金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子公司加快销售,在杭州严执行限价时,不惜赔钱开盘项目,加速资金回笼,严控付款。就这样,绿城走上了“高周转”之路。

一个前绿城高管痛惜的跟我说:

输入中交血统的新绿城,基本背离了宋卫平时代不求规模只求品质的老绿城。

绿城的高品质已不见踪影。

先是杭州绿城富春玫瑰园、青岛绿城郁金香岸、即墨中航绿城理想城等项目,因为外立面开裂、房屋渗水、墙体空鼓等问题登上中国房地产报发布的百强房企项目工程质量黑榜,后有绿城六安项目、沁园等项目因为品质、停工等问题遭业主维权。

绿城业主在论坛上大呼:绿城已死!绿城丧失了灵魂!

在最懂产品的杭州,绿城已将杭州第一把交椅拱手让人,2019的销售排行已经跌到了第三。

市场在传递一个信号:大家不能接受一个没有品质的绿城。

绿城究竟经历了什么问题?

在追求规模化和高周转的洪流中,绿城被业绩裹挟,丧失了自我。

中交高层曾毫不讳言的说:中交的业绩压力那么大,中交收购绿城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并表绿城,并不是外界所谓的合并重组。

想起来六年前,在融绿之争的时候,老宋写的那封亲笔信《宋卫平:我的检讨与反省》,无比感慨。

老宋说,现在的绿城,我们绝对不能让它沦落。

可老宋没想到,赶走了孙宏斌,另一个白衣骑士却变成了门口的野蛮人。

现在的老宋,只好喃喃自语,

蓝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大海的蓝好过树上的绿。”

世间再无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