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最近的綜藝節目似乎都愛搞一些懷舊劇場,把我們記憶裡中的那些喜愛的角色,追過的但已解散的偶像團體,重新召集起來,合體上臺。蘇有朋近期就成為了"懷舊代表",這兩點都占上了。不過,雖是"聚",卻不是"齊聚"。小虎隊缺了吳奇隆,而劇組來的也不過寥寥幾人。

當然,不排除節目的遊戲人數有限的原因。這個節目向來喜愛玩"傳聲筒"的遊戲,此次也不例外。蘇有朋是"傳聲"的最後一環,不過在他之前的隊友已然有些慌亂了。趙薇作為第一環,剛將看到的臺詞"傳"給沙溢,但被傳之人皆是雲裡霧裡,不知所云。最後傳到蘇有朋那處時,信息量就已經很少了。但沒想到,僅憑寥寥數語,蘇有朋便猜出了臺詞出自劇中的哪一幕。

按說就算能想起是哪一場戲,可這麼多臺詞也沒能夠一一接收過來,最後不還是說不出答案嗎?設置這個遊戲內容的人恐怕也沒想到,真的有人能夠把當年的臺詞背出來。不說一字不落,但準確率百分之九十也是有的。於是全場震驚,全都"哇"地看著蘇有朋。雖然他很謙虛地解釋,並非是他記憶力好,而是瓊瑤阿姨的臺詞太過嚴格,想忘也很難忘掉。不過,同是演過瓊瑤劇的其他人也沒有這樣的好記性。所以,蘇有朋的記憶力,絕對是強於普通人的。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高智商"一直在線

有一個說法,說是記憶力好的人,智商普遍也會高。這一點在蘇有朋身上就得到了印證。他的一位記者朋友曾經在社交平臺上提及過,蘇有朋的智商在一百四以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八十到一百是大多數人的水平,而超過一百二十的人群則會被劃入高智商的行列。很多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智商基本都在140+,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才"。

不過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看著蘇有朋似乎不太像所謂"天才"的模樣,他好像沒有做過什麼"很聰明"的事情吧?不,事實上是有的,那還得從他十五歲開始說起。那時他才剛剛完成中考,而成績是極其矚目的,以"兩個第一"結束了他這次重要考試。一個是全校第一,一個是考入的高中在臺灣排名第一。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而這一年,也是他入圈的伊始。起初,原是父母認為他不能總是埋頭讀書,希望他能夠有一些課餘活動。乖巧的他也應父母所願,不過卻不是同朋友去玩耍,而是去了當時有名的綜藝節目做主持人助理。也是在這裡,他認識了另外兩個隊員。因為蘇有朋身上的"好學生"氣息格外招人喜歡,他也有幸成為了組合的一員。

但看如今高考陣勢,便知高中學習有多重要。但恰巧就在這樣一個學習緊張的時間,蘇有朋還要兼顧著各種通告。他或許也沒有想到,這個組合會在一夕之間變得這麼火。接踵而來的,是不停地訓練和不斷的鏡頭。而且,蘇有朋原就不是唱歌跳舞出身,如今都要重新學起,自然不容易。他也是隊內基礎最差的,每次都需要另外兩位隊員給他"開小灶",不然實在難以堅持。三個人之中,也只有蘇有朋需要兼顧學習。那時候,他經常連飯都吃不上,時常在學生和偶像這兩個角色之間來回切換。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終於,在高中的最後一年,他下定決心,決定拋下偶像的身份,迴歸校園,閉關學習。那時他已然落下許多功課,僅憑一年時間,真的能夠考上大學嗎?這也是當時很多人的疑問。況且,娛樂圈是不會等人的,一年的時間足以讓他散掉所如今積攢的名氣。也沒有人相信,一年的時間可以改變他學習落於人後的現狀,但最終他卻以傲人的成績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再一次的全校第一,而在全省的總排名為第五,只算理科的話,這個成績是第二。而他考入的大學,同樣是在全省排名第一,而且他所選擇的專業,還是機械工程系。支撐這個專業的基礎,就是為很多人頭疼的數學和物理。而蘇有朋的數學在他作為偶像上節目時就體現過,都沒有用手在黑板上計算,七個三到四位的加法計算,他就直接說出了正確答案。他也在後來的採訪中"無奈"地表示,因為總是考第一名,所以很多同學都討厭他。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乖巧之內的叛逆

從很早的時候,蘇有朋就活在別人給他定下的"期待"中。那個組合的名號也是如此,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是一隻"乖乖虎",乖巧懂事、可愛又愛學習的小孩。可如果一直活在別人的設定中,就如同畫地為牢,實際上圈內的人是很痛苦的。再乖的人,也會有脾氣,也會有叛逆。蘇有朋第一次爆發出自己的不滿,是在大三的時候,他終於不願意再做"乖小孩"了。

一場記者發佈會,一個休學的決定,讓他瞬間站在了輿論的中心。那些曾經誇讚他,笑眯眯地說喜歡他的人,如今卻站在了他的對立面,面目猙獰地辱罵著他。二十出頭的他並沒有做好心理建設,也沒有強大的心臟抵禦這樣的風暴,所以他躲到了國外,堵住耳朵,遠離是非。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但是非這東西,就算躲起來,它也一樣會找到你。因為父親做生意虧空,母親也在爭吵以後與之離異,而家中還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弟弟,蘇有朋只能成為家中房屋的木樑。為了還債,他也不得不重回圈內。但是此時卻已經物是人非,他從"當紅偶像"變成了"過氣明星"。當時唯一能接到的戲,是一部需要到內地拍攝、且片酬不高的電視劇。這部劇的原著在當時不出名,所以拍攝時製作並不大,請的演員基本都是新人,和蘇有朋一樣,都不被外界看好。但此時他也別無選擇,如今已經沒有退路了。

因為沒有演戲經驗,他在片場也時常被罵。而他每每也是將委屈吞下,默默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演技。幸運的是,這部電視劇後來風靡全國,也讓他的"名氣"逐漸迴歸。哦對了,這部劇就是《還珠格格》。其後,他又趁熱出演了多部電視劇,成功以演員的身份復出,完成他的第一次轉型。不過認真來算的話,其實第一次也可以是學生到偶像的轉型。在他看似乖巧的外表下,實則是樂於挑戰的內心,不然他也不會敢於答應當年做偶像的邀請。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在多年的演員生涯後,新的挑戰向著蘇有朋走來,不過這次不像上一次是走投無路的選擇,此時的他已然可以拒絕。契機來自於光線影業拋來的橄欖枝。很奇怪,當時蘇有朋根本沒有執導過任何影劇的經驗,也是一個敢問,一個敢答應,此事就這麼成了。現在想來,也是奇妙,或許是蘇有朋註定要走一條新的路吧。他當時似乎根本沒有考慮過電影如果"爛",被罵的第一人肯定是他,而是覺得做導演,可以表達他的所想,就這麼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導演之旅。

當然,做導演可不是有膽子就行,很快觀眾們就給出了反饋——果然是爛片!到這裡,或許受不住的人就會承認自己的"不行",然後放棄這一行業方向的發展。況且蘇有朋大可不必繼續,少一個導演頭銜對他來說沒什麼大不了。可越是困難,他就越執意要把這件事幹好,於是就有了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雖然還有許多不足,可是不難看出這一次的影片相比首次,已然有了很大進步。這點反映在觀眾的評價上,至少被認為"還不錯",這樣的聲音是對蘇有朋的極大肯定。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而今的蘇有朋,又迴歸了音樂。從《創造營》時候就可見端倪,他以"偶像前輩"的身份擔任導師。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網友都擔心已至中年發福期的蘇有朋,又多年不接觸唱跳,還能擔得起這一位置嗎?可是經過三個月的重新訓練,他不僅瘦回"偶像的樣子",連唱跳都頗有現在偶像的模樣。

蘇有朋的多彩人生,從偶像到導演的完美轉型,同時還是一枚大學霸

許是這次的經歷也讓他重拾初心,重拾對音樂的熱情,所以在近期的音樂類綜藝中,我們也能看到他擔任導師的身影。不止如此,他還在多年以後首次發佈了新歌《溫馴的外衣》,而這首歌創作的初衷,來自於他對自己的思考:"乖乖虎"真的"乖"嗎?是他本就如此,還是因為外界的聲音,讓他不能走"乖"以外的路?或許,在他溫馴的外表下,其實一直都藏有一顆叛逆之心。你們覺得,他是怎樣一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