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事業單位考試之比較經濟增長核算指標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經濟知識《2019年事業單位考試之比較經濟增長核算指標》,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考生總是認為經濟學內容很難拿分,有些考生會選擇直接放棄這一部分的複習,顯然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是因為在公共基礎知識的考查中,內容多而雜,相對於人文、科技部分知識浩瀚無邊,經濟學部分的考點並不多,另一方面,經濟學部分的考點多是理解性的知識,只要考生真正的理解,就很難再忘記。為此,今天我們就談談宏觀經濟中如何清楚地區分經濟核算指標中GDP與GNP。

首先要從概念上做出區分,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NP即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地域概念,而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民概念。

其次,GDP在核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內生產總值強調地域,就中國而言,只要是發生在中國國土上不管是中國所創造的還是外國人在中國投資所產生的市場價值都計入中國的GDP中。第二,GDP在核算中強調的是流量,指的是在一定時期中所創造的價值而不是一個時間節點。第三,GDP只統計企業所生產的市場價值,而不計所售賣的價值。第四,在核算中中間產品的價值不計其中,只統計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第五,比如家務勞動或自給自足勞動都不納入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中來。最後,在衡量GDP大小的時候用的是貨幣指標進行衡量而不是數量等其他指標。

考生在接下來的複習中首先對於經濟知識要有一個整體的框架梳理,其次將每個部分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學習,然後在備考的時候可以找一些經濟部分的試題進行練習,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對考點的掌握程度。近幾年的考試中,考點考的越來越細,需要考生的基礎知識要更加的紮實,所以夯實基礎是突破經濟部分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