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是個分裂混戰的時期,五胡亂華,中原士族南遷,少數民族政權更迭頻繁。在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較之強大,能與南方東晉王朝抗衡,甚至過之。但就是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在信心滿滿發動侵略南下攻打東晉時卻失敗了。淝水之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而且它還深刻地影響了當時的政治格局,使得南北朝對峙局面推遲了半個多世紀。

對於淝水之戰的失敗,值得我們深思,強大的前秦與偏安一隅的東晉對戰,在國力兵力優勝的情況下,怎麼看都是前秦的勝算更大,苻堅又為何會失敗?對其失敗原因的討論,在此便以以下兩個方面探討淝水之戰。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苻堅畫像

一、 苻堅為何要攻打東晉?他有什麼資本?

前秦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後苻堅殺苻生而代之。苻堅在位十幾年間崇尚儒學,獎勵文教,任賢識能,在王猛輔政下,整頓前朝遺留的社會亂象,大力發展經濟,國力日盛,出現了短暫的昇平景象,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他發動多次統一北方的戰爭,終於在376年實現了北方的統一,這為他攻打東晉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政權基礎。此外是前秦的漢化程度在尚儒的氛圍下日漸加深,封建化程度也逐漸加深,對中原文化的瞭解也越深。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東晉前秦疆域圖

有了前面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基礎,苻堅也就擁有了與東晉叫板抗衡的資本。至於為什麼他在眾大臣的反對之下仍舊一意孤行出兵攻打東晉?首先,前秦是少數民族,我國古代一直重視正統地位,這也是胡族逐漸漢化的一個原因,文化程度最高的是漢人中的士族。而當時中原衣冠多隨東晉南渡,也就是說東晉即是正統地位的代表。其次前秦在發展中日益強盛,苻堅也具備了狂妄的資本。老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麼當一個君主有機會去實現胡漢統一卻不為,那也不算是個好君主。因此,要實現統一大業,取得正統地位,就必須攻取東晉,這是個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二、苻堅為何失敗了?

公元383年8月,來勢洶洶的前秦與東晉對陣於淝水河畔,二者兵力懸殊,而結果卻讓人震驚,也讓前秦就此淹沒於歷史塵埃之下,這其中緣由不得不令人好奇深思。在此便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苻堅為何失敗了?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前秦東晉肥水之戰

其一:前秦國力雄厚不假,士兵多,而且士兵構成多為胡族,善騎射,在體力上怎麼說也比以農耕為主的東晉兵更勝,那麼敗在哪裡?在前面我們講到苻堅在位期間戰爭不斷,而淝水之戰的發動是在苻堅統一北方的六七年後,內部政治不穩定,物質基礎也沒有得到很好地補充。窮兵黷武,雖勝利不斷,但卻給北方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缺乏群眾基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此連續的戰爭使得民疲主驕,驕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屢戰屢勝致使苻堅驕傲情敵,剛愎自用,輕兵冒進,這是前秦失敗的主要原因。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苻堅畫像

其二:關於兵力部署的問題,苻堅南伐,在前期準備中便分東西中三線進軍,東線為主線,由苻堅親率30萬軍。西線(益州巴西縣)由姚萇,裴元略率八萬水軍進發。中線(荊州襄陽)由慕容垂率20餘萬兵力前進。我們可以想象苻堅的部署總體上並沒有大毛病。但是我們從空間上可以大致看到,他的部署空間跨度過大,在交通運輸不便利的古代,加上士兵數量大,難以做到快速行軍。再加上他的時間統籌上較久,無法在第一時間前去支援前線,也就是所謂的“遠水解不了近渴”。苻堅雖動用了一百來萬的兵力,卻在部署上沒有注意到空間距離,行軍速度和時間統籌上的問題。苻堅在打仗的時候,途中還有四十餘萬的民兵沒有派上用場,白白浪費了數量如此龐大的兵力。其實如果他注意到這些問題,淝水之戰勝利也是可能,可惜歷史終究是歷史,沒有如果。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苻堅畫像

其三:苻堅的士兵多為胡族,善騎射。但是戰場在南方,氣候溼潤,水網密佈,地勢起伏較大,這樣的自然環境對於前秦的士兵來說十分不利。一來是對氣候條件的不適應,二來是對當地地形地勢的不瞭解,這便給了東晉足夠的反擊之備。除此之外,苻堅南伐,行軍路途遙遠,對於士兵的體力來說消耗巨大,與養精蓄銳的北府兵相差甚遠。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朱序畫像

其四:用人不當,苻堅不派前秦中值得信任的人前去東晉軍營做說客,卻偏偏派了一個有能力有氣節的東晉人前去。雖然古人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這一點苻堅確實也做到了。但是這畢竟事關統一大業的成敗問題,又怎麼能如此草率決定而不加思索呢?據《資治通鑑》記載:在淝水之戰中, 朱序對於它的失敗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戰爭開始前, 苻堅派朱序去東晉軍營勸降,。但朱序卻私下向東晉將領謝石等透露苻堅輕騎冒進, 並勸東晉將領抓住機會奮力一戰。在戰爭開始後, 朱序又在軍中散佈前秦已經打了敗仗的消息, 以此大大動搖了秦軍將士的軍心,這是淝水之戰失敗的直接原因。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東晉謝安畫像

其五:謝安在淝水之戰中指揮得當,他很好的貫徹了“攘外必先安內” 的政策。東晉內部階級矛盾尖銳,他以“鎮以和靖,御以長算”緩和階級矛盾,調解桓謝兩大集團的矛盾,聯合士族力量共同抗敵。他還建立了北府兵作為統御內外的依靠,為淝水之戰的勝利打下里堅實的軍事基礎。此外合理的軍事戰略,以逸待勞,攻敵不備,善於抓住前秦發兵的漏洞,發起猛攻,以此得勝,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為何會失敗?

東晉前秦戰爭形勢圖

三、總述

以上幾個方面便是對淝水之戰的前秦敗因的簡單探討,從一場戰爭看盡人生,自古以來,戰爭便是殘酷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前秦與東晉之間,終究是會有一場戰爭,或者說是胡漢之間存在的矛盾致使必然會出現戰爭。所處立場觀點,時代背景不同,有著不一樣的戰爭需求,無論古今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