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很暖,劉德華與電影背後的故事更暖

2012年許鞍華拍攝《桃姐》時還有3000萬的資金缺口,當時他幾乎找盡了香港電影公司投資,但是均被拒絕了——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儘管大部分口碑很好,但十有八九不賣座!


作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許鞍華固執的堅守著個人的風格,雖然,在各大頒獎禮上屢屢獲獎,但是,其電影票房上卻大多數情況下是難有起色的,當大部分在香港新浪潮電影中湧現出的代表人物,紛紛轉投到純商業或純娛樂化的電影時,唯獨許鞍華依舊用人文的精神,將人間煙火一次一次的搬上熒幕。


《桃姐》很暖,劉德華與電影背後的故事更暖


萬般無奈之下他找到了劉德華,華仔看完劇本之後二話沒說立刻投資了3000萬。資金問題解決了,演員問題又來了——男主角開不起高片酬!後來跟劉德華交情匪淺、合作甚多的葉德嫻說:“還是找劉德華來演吧,我懂他,他肯演!”


許鞍華連連擺手:“這怎麼好意思呢!華仔剛投得錢,再讓他出演,我該怎麼開片酬呀!”


葉德嫻不管,徑直找到劉德華:“華仔呀!葉媽(劉德華一直管葉德嫻叫乾媽,出道時葉德嫻對其照顧頗多)還是想讓你幫個忙,鞍華導演還缺個男主角,要不你來演吧!”


《桃姐》很暖,劉德華與電影背後的故事更暖


劉德華當即答應了:“我以為許鞍華導演看不上我,劇本是真的好,但我沒敢提。”當時劉德華0片酬出演了《桃姐》。


該片上映後好評如潮,相繼斬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同時入圍了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女主角葉德嫻憑藉影片摘得了威尼斯影后桂冠;並且第15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均是《桃姐》……


其實,仔細看來,如今年過七旬的許鞍華,彷彿也是在用《桃姐》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那種老人的孤獨,那種面對生活的踟躇,許鞍華所熱愛的電影就像是照顧了半輩子的羅傑家族,而每一個看她電影的人就像是羅傑本人,雖然,現在精力稍稍不足,可是,卻還是時刻惦念著羅傑們的生活狀況。


面對百花齊放的影視界,許鞍華的電影存在的價值,就是讓原本被利益衝昏頭腦的電影人,稍稍找回些丟掉的人文精神,對待電影,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


A Simple Life,其實,也是對於拍電影的詮釋,簡單才能真!


《桃姐》很暖,劉德華與電影背後的故事更暖


電影很暖,背後的故事更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