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電影是以人命名的電影,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葉德嫻飾)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撫養成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


一天,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在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桃姐看著窗外的街景打發時間,不知不覺間卻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一邊手臂不能活動自如。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羅傑在百忙工作中為桃姐找合適老人院,期間巧遇昔日電影拍攝認識的草蜢哥(黃秋生飾),桃姐出院來到老人院,環境陌生,院友怪異,桃姐強裝鎮定。羅傑工餘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僕閒話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調侃習慣,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羨慕。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羅傑特意帶桃姐參加電影首映禮,桃姐首次刻意打扮準備,取收藏已久的名貴衣服出發赴會;首映禮上桃姐大開眼界,更終有機會見到電影明星,桃姐感嘆自己有生之年已然無憾。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冷靜和剋制是這部電影打動人的地方。

第二次中風,躺在病床上,牧師握住劉德華和桃姐的手一起閉目向上帝禱告,這時桃姐偷偷睜開眼睛,看正在閉目祈禱的劉德華,這確是這部電影讓觀眾感動的一幕。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許鞍華的電影淋漓著對現實最真摯的情感,於平淡中見哲思,見天地,見眾生。著眼市井人物的生活,沒有喧囂的浮躁,沒有激烈的慾望,沒有強烈的市儈氣,流淌著對生活理智多過情感的宣洩。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以人名命名影片,不是傳記勝似傳記。

在許鞍華鏡頭裡的桃姐是衰老和遲緩的,這是所有人近古稀的狀態。她的“乾兒子”羅傑一直在細心的照顧她,讓她沒有感受到晚年生活的淒涼和孤苦,而是垂暮的生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呵護。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是傭人。影片設立的人物關係毫無疑問對後面情節的表現起到一定強烈的反差效果。子女對父母的照顧理所當然,而一個“乾兒子”對一個保姆傾注親情的關愛是很讓人動容的。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一心一意融入到梁家,她就是他們家的一員。

在六十多年漫長的保姆職業生涯中,桃姐雖然有人追求,但沒有決然離開,而是照顧他們一家三代,一切說明的只是桃姐已經離不開這個家,沒有這個家她會無法生活。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已經重病的桃姐唯有住到養老院,可能她認為這是一個保姆的最終歸宿,但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梁家留給了她養老的住房,羅傑還像一個負責任的兒子一樣有空就來照看她,關切的噓寒問暖。


儘管桃姐一直沒有驕狂的超越僱傭與被僱傭者的關係,他們無話不淡,從羅傑小時候的淘氣到如今的婚姻大事,他們之間的關係,比母子情更真摯,比朋友關係更妥帖。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羅傑是個大忙人,他大方的在名人朋友中介紹桃姐就是自己的乾媽,沒有應付的甩包袱,沒有虛偽的掩飾。在朋友圈他們依然比較喜歡桃姐的廚藝,他們受到羅傑的影響,一點也沒有把桃姐看成是一個傭人。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影片中羅傑說過這麼一句話: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當然這話更能呈現出活在當下的人們對生與死的坦然面對,羅傑其實很不願意放手桃姐的逝世,但還是理智的安排妥當一切,讓桃姐走得無牽無掛。


最終梁家為桃姐舉行了追悼會,我們似乎看到了人性綻放的璀璨光芒,那種禮待弱勢生命的誠意和敬意,讓人感慨良多。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當我們回憶這部電影的某個瞬間時,回憶和經歷的觸角伸向輪椅上的神情呆滯的桃姐,還有老人院裡輪流餵食的場景。寫實主義的理性使許鞍華的《桃姐》至始至終未嘗令人有感其煽情作態,對今下社會老年問題的洞悉與篤定人文關懷的命題,使得電影在一場看似平鋪直敘的主僕羈絆中予人了以太多含情的共鳴。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結局處桃姐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出於工作亦是出於不忍羅傑沒有看到桃姐最後一眼,在葬禮上,他那句:“能夠有桃姐在我們家服務這麼久,是一種恩賜”。

簡短的言詞後電影在未有何言談,情感剋制的把控最終在許鞍華之手也未嘗形成煽情的矯揉,此時在前段總是纏著桃姐要錢的堅叔,他手捧白花的出場,成為了結局處的點睛之筆,這個在最後還能縱容他的人的送別,將人生的唏噓在結局處以耐人尋味的渲染。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是一個關乎老年人的生離死別,卻在映後如暖陽般給人以心靈的溫暖,你我身邊或許不曾有過如桃姐這樣的老僕,但卻總是有著如她般值得用心去關愛守護的至親。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是傭人,影片開頭便展示了她的好廚藝。少爺一頓飯,一條碩大的鮮魚蒸好,一隻海蟹悉心解好,蟹肉應是擺在蟹蓋內。桃姐並不同桌吃,羅傑悠然地夾魚腹最肥美一塊肉,裹上香米飯,兀自吃起來。飯畢,桃姐又送上茶水、切好的水果。


羅傑仍是滿不在乎地享用著。並且他似乎還不滿意:“很久沒吃牛舌了,下回買些吧!”桃姐卻也不怕頂撞少爺,大約是覺得不健康,便說:“既然很久沒吃了,就別吃了唄!”羅傑沒說話,臨出門前丟下一句:“要滷的。”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這頓飯之前,桃姐在菜市場選食材,與小販斤斤計較。一個賣蔬菜的鋪位老闆,看到桃姐遠遠走過來,便決定戲耍一下這個摳門的老太太,桃姐照往常一樣,走進店裡買蒜頭,她要戴上眼鏡,進冷庫逐粒去挑,老闆恭恭敬敬將桃姐請進冷庫,不久桃姐在冷庫裡喊:“這裡怎麼這麼凍!”原來,老闆在桃姐進來前,故意調低了冷庫的溫度。


羅傑想吃的滷水牛舌,桃姐終於還是做了,一隻鐵鍋的特寫:下油,擱蒜、姜、八角、大料……然而剛做好,桃姐便中風、住院,隨後又進了養老院。

羅傑工作忙,但一有時間,便去看望桃姐——這便是這部影片所有的故事。但其中與飯食有關的部分,總是叫人動容。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某日,羅傑的幾位老朋友到家裡打牌,一個朋友餓了,便去冰箱翻,桃姐中風前做的滷水牛舌擺在冷凍室內,幾人便上鍋蒸熱,切片,吃得歡。吃著,便憶起他們兒時來羅傑家做客,桃姐總要將一道道拿手菜向外端,蛋白蒸蟹、八寶鴨……

大家興奮起來,給正在養老院裡打麻將的桃姐打電話,桃姐依次喊出這些年輕人的名字,開心地笑。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羅傑的母親從美國回香港,也來看桃姐,且熬煮了燕窩帶去。桃姐此時在養老院的生活已經自如起來,與老人們交了朋友,身體也好了很多。她見到老主人,高興極了,也謙卑極了,見到那燕窩,更激動得不好意思。

不過她喝了一口,便說:“煮這個該放些姜,不然會腥。”羅傑的母親面色稍稍有些難看:“真的腥?”桃姐再喝:“真的腥。”羅傑母親也喝:“不腥啊。”桃姐:“腥。”


桃姐在老主人面前,將自己的地位自然地放到最低;然而面對烹調事,絕不放棄自己執拗的精緻與挑剔,直接將自己的位置擺到最高,便是老主人,也不願給面子——做飯做菜,只有自己最好。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自知身體不行,再不能服侍羅傑,而羅傑又遲遲不尋媳婦兒,這時她便考慮為少爺尋一個女傭,她在餐館裡給許多應聘者做面試,標準便是她自己。譬如她問:“你知道哪裡能買到新鮮的紅杉魚嗎?少爺只吃活的海魚!” 氣走這一個,她又噎壞下一個: “小姐,做飯要用什麼鍋?”應聘者很詫異:“做飯當然用電飯煲啦!”桃姐:“你難道不知道,瓦鍋煮出來的飯才最香嗎?”


這種保姆,自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做,每個應聘者都匪夷所思這種僕傭存在的可能性。養老院的護士主任也忍不住笑桃姐:您這是在挑媳婦兒!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自己便是這樣精緻入微地幫傭下來,做了六十年,直到沒氣力。羅傑的回報,便是陪伴桃姐走過人生最後的路途。

他常帶桃姐去濠軒餐廳吃飯,點一條桂花魚,為桃姐涮好筷子與勺子,並夾了魚腹最肥美一塊肉到桃姐碗裡。桃姐會說,魚不錯。然而這哪有她自己做得好!桃姐在老人院的飯食味道不足,便要羅傑給自己買豆腐乳,因為“很久沒吃了!”


羅傑學起了桃姐照顧自己的語氣:“既然很久沒吃了,就別吃了唄!”當然,終於還是買來,吃飯時,桃姐心滿意足地挑一塊,抹在飯上,好像這世上便沒有更好吃的東西。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桃姐病最重時,身體不能獨撐,羅傑推她到公園散步,已經要在輪椅上為她綁上兩道安全帶。突然,從來不願向主人要東西的老太太,變了不懂事的小女孩,拼命向羅傑喊:“我要吃燒鵝瀨粉!要吃燒鵝瀨粉!”喊了許多聲,大約神智已不清醒了,羅傑不知如何是好,他聽見這呼喊時神情極苦痛,好像自己生命裡最重的東西隨之而去了。


《桃姐》,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真摯雋永的人間溫暖

影片結尾,桃姐去世。

羅傑一家為她辦葬禮,羅傑對親友表達了對桃姐的感謝與愛,他說,有桃姐在他家,是神的恩賜。這就好像是飯前祈禱,那食物豐美,那水甘甜,而桃姐是這豐美與甘甜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