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相遇是一種緣分,歡迎關注“甜小娛兒”!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文|甜沫

真正的愛是用時間之火煲出的一道老火靚湯。@《桃姐》

文藝片《桃姐》由香港女導演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領銜主演。64歲的葉德嫻憑藉此片摘得威尼斯電影節影后桂冠。同時,《桃姐》還榮獲臺灣金馬獎三項大獎,狂攬香港金像獎五項大獎。

《桃姐》延續了許鞍華一貫的創作風格:記錄常人瑣事,通過微細的情節挖掘小人物的閃光點。用樸實無華的鏡頭向觀眾講述了少爺羅傑(劉德華飾演)與家傭桃姐(葉德嫻飾演)之間一段感人肺腑的主僕情。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情感是《桃姐》重點突出的內容,但是它的表現方式卻是含蓄而隱忍的。影片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湧動,通過一件件的小事、不起眼的細節和平淡無奇的臺詞,將羅傑和桃姐之間深厚的感情恰當而精準地表現出來。

世界本是冰冷無情的,可是,人與人的親密相處和相互關懷卻給淡漠的人世增添了溫暖的情緒和多樣的色彩。欣賞《桃姐》,在如沐春風、不事雕琢的敘事中,感受綿綿的真情。在不經意間,被某個鏡頭觸動內心,竟然也會潸然淚下:平凡如斯的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01、桃姐對羅傑的真情:瑣碎而綿長,簡單而直接

桃姐是一個大家族中的僕人,她伺候梁家上下四代人,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年,她一生未婚,忠心耿耿,將自己的年華和精力全部貢獻給了東家。

桃姐伺候的第四代人,也是最後一代人就是少爺羅傑。從羅傑出生到他四十多歲,除去在國外的時間,羅傑的飲食起居全一概由桃姐打理。

  • 時間積累起的親情比血緣的天然聯結更為深厚

四十載春秋,朝夕相處,桃姐對羅傑的照顧和愛早就超出了僕人和主人的關係,她將羅傑看成自己的孩子,真心疼愛他,而桃姐的這種疼愛甚至已經超過了羅傑母親對他的愛。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從羅傑與桃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羅傑與父母的關係非常冷淡,情感淡薄。在羅傑的印象中,父親嚴厲,母親冰冷,羅傑與他們無法親近。

於是,在羅傑的成長過程中,桃姐扮演了慈母的角色,她溺愛和縱容羅傑,在生活中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在情感上成為他最可信賴的依靠。傭人桃姐,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而溫情的母親形象。

  • 桃姐對羅傑的愛是瑣碎的,點點滴滴皆是情

小時候,羅傑哭鬧時,桃姐會揹著他逛街;父母不讓羅傑喝汽水,桃姐就暗中送到他房間;長大後,羅傑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桃姐日日夜夜看護。

羅傑要出門,一疊整潔的衣物已準備好;羅傑說想吃滷水牛舌,出於健康考慮,桃姐一開始並沒有答應。但最後她還是在決定在羅傑回家前將牛舌滷好。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桃姐知道自己身體會越來越差,不能一直照顧羅傑,而羅傑又沒有娶妻,她為羅傑以後的生活擔心。就像媽媽操心兒子一樣,她想給羅傑找一個年輕的女傭照顧他。結果桃姐挑女傭比選兒媳婦還苛刻,氣走了一個又一個女傭。

襁褓中羅傑用過的揹帶,偷偷給羅傑買的書,年輕時的自己與年幼羅傑的合影,都被桃姐像寶貝一樣珍藏起來。

桃姐的愛是簡單的,就是把最愛的羅傑時刻放在心裡。

但丁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對羅傑而言,桃姐就是他生命中特殊而美麗的聲音。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自始至終,桃姐沒有將羅傑看成可以給她薪水的僱主,在桃姐的眼裡,羅傑是她投入所有感情疼惜和養育的孩子。這種情感體現在他們暢所欲言的對話中,融解在桃姐做的羅傑最愛吃的牛舌中。

桃姐這份平實而偉大的母愛,簡單而直接,用不著“我愛你”的言語表達,用不著節日中的隆重儀式感。隨時隨地守候,無休無止等待,煲一碗香氣濃郁的湯,煮一鍋熱氣騰騰的飯,這就是最深沉而真摯的愛。

02、羅傑對桃姐的真意:細緻而周到,隱忍而溫柔

這種細水流長的日子,註定無法長久,因為桃姐已經70多歲了。

在桃姐中風病倒之後,羅傑為了讓桃姐得到更好的照料,將她送進了養老院。自此,桃姐與羅傑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面對病床上的桃姐,羅傑終於明白:一生都在付出的桃姐老了,她也需要別人的照顧,而能夠照顧她的人就是他。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 在內心裡,羅傑早就默認桃姐如同自己的母親

住進養老院的桃姐儘管心裡渴望羅傑來看望,嘴上卻說沒時間就不要來了。羅傑深知桃姐的真實心理,經常忙裡偷閒去看望他。

羅傑還對養老院的人說自己是桃姐的“乾兒子”,老人們都很羨慕她有個這麼孝順的“乾兒子”。桃姐開心地不得了:羅傑對桃姐身份的確認給了桃姐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桃姐不在家的日子,在百無聊賴和磕磕絆絆中,羅傑意識到自己對桃姐無限的依賴和愛,而將心比心,桃姐又何嘗不是在養老院度日如年呢?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於是,羅傑想盡種種辦法,讓桃姐過得更暢快一點。一件件小事,看似尋常,卻都是心思周到的羅傑送給桃姐的驚喜。

  • 在羅傑冷靜的眼神中,隱藏著對桃姐不盡的關心和柔情

桃姐身體狀況好轉後,羅傑將桃姐接回家,他們一起翻看老照片,享受舊時光中的歡樂;過年時,身在國外的羅傑託人把桃姐喜歡貓咪送到了養老院,消除桃姐的寂寞。

回國後,羅傑帶著桃姐參加了他監製的電影首映禮,桃姐精心打扮一番去赴約。她一見到羅傑就喊他“大帥哥”,而羅傑喊她“大美女”,那一刻,桃姐笑靨如花,彷彿被寵成了少女。

兩人在電梯上討論身後那個是不是大明星的時候,桃姐見到明星的好奇,充分刻畫出桃姐性格中活潑可愛的一面。首映禮結束了,羅傑沒有開車,而是選擇和桃姐一起走回去。這個細節是羅傑故意為之,他想多陪桃姐一起走走。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此外,羅傑還帶桃姐參加了他外甥孩子的週歲宴,滿足了桃姐想見到梁家第五代傳人的心願。貌似巧合,實際卻是羅傑精心的安排。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觀念之一,按照現在流行的話來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羅傑對桃姐所做的一切正是這種傳統思想的體現。

在中西方文化共同薰染下成長的羅傑,一方面,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將桃姐看成自己的朋友,他們可以隨意聊天,交流想法,不用受長輩晚輩間禮節的拘束;另一方面,羅傑將桃姐看成了比親人還要親的母親,他不僅為桃姐提供了足夠的物質保障,而且細心地關注桃姐的情緒,希望桃姐能夠健康、幸福地生活,在情感上讓她舒心愜意。

03、生命的真諦:離不開一個情字

《桃姐》的英文名字是“A simple life”,即樸實的生活。看完這部電影,終於明白片名的深意。

樸實的生活真實而生動,像極了近在眼前的、我們身邊的人和事。

桃姐和羅傑在公園偶遇拍婚紗照的新人時互相調侃對方是單身:桃姐剛說羅傑眼光高,羅傑立馬拿堅叔來打趣桃姐,嬉鬧背後既透著親密,也暗藏著關心。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影片中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於平淡中見溫馨,於平常中盡顯溫情。

生活,無論它的背景是華麗還是簡陋,它的外表光鮮還是粗鄙,生活的真味永遠存在於:一張小小的飯桌上,一場心與心交流的對話中,一雙病榻上焦急對望時含淚的眼睛裡。

梁家的大少爺,擁有良好的家世和優厚的條件,看似應有盡有,卻無法感受到溫馨的家庭氣氛,未曾得到父母親密無間的愛。

而一個寄人籬下的傭人,似乎一無所有,卻憑藉一顆質樸的心獲得人間難得的真情,收穫滿滿的溫存。

歸根結底,生活是樸實的,樸實的生活因為真情而鮮活生動。

《桃姐》取材於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香港著名編劇李恩霖的家中。當許鞍華把它搬上大熒幕,我們卻發現:桃姐不就是身邊的父母和諸多默默無聞的老人嗎?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年輕時,為孩子操碎了心,年老時,卻怕孩子為自己操心。無論在養老院還是在家裡,永遠都假裝堅強,假裝無所不能。但是,歲月無情,人老了以後,被時代拋棄,被兒女遺忘,常常變得無助,生活中無助,精神上更是無所依託。

人生短短几十年,能依賴的唯有這世間最親密的和最珍貴的感情。

法國著名詩人彭沙爾說:“愛別人, 也被別人愛, 這就是一切, 這就是宇宙的法則、 為了愛, 我們才存在、 有愛慰籍的人, 無懼於任何事物, 任何人。”

桃姐和羅傑之間不是親情、但勝似親情的關係,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樸實生活中點滴的美好和不露聲色的深情厚誼。桃姐的晚年是幸福的,有羅傑的相伴,更有羅傑發自內心地愛護和關心。他們的相處簡單有趣,桃姐感受到了羅傑的孝心,而羅傑也在與桃姐的接觸中,昇華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結語

《桃姐》故事情節簡單,全劇充滿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懷舊的情緒。情感表達剋制收斂,點到為止,卻能直擊人心。

豆瓣8.3分《桃姐》:付出一世真情,終被溫柔以待

整部影片充滿了牛舌般的味道,那是一道用最簡單的烹飪方法烹製出的開胃菜,像家的味道,更像母親的味道。在入口的一瞬間,就能緊緊抓住我們的味蕾。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桃姐,溫暖如陽光,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她或許卑微到塵埃裡,過著最平凡的日子。然而,普通人的人情哲學卻也那樣動人心絃。

走過青春的絢麗時光,穿越中年的步履匆匆,但願年老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能像桃姐一樣得到一份純粹的愛:被真情眷顧,被歲月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