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姜太公钓鱼”吗?看完令人大开眼界

看标题就知道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谁了吧?对!没错!姜子牙!“姜太公”,多么熟悉的声音……咳咳,走错片场了,应该是多么熟悉的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们所了解的姜太公最熟悉的莫过于《封神演义》之中,那个挥斥方遒、分封众神的姜太师;

那么姜太公钓鱼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流传千古呢?我们要了解他,首先要知道他是谁?不是熟读历史的朋友可能对此不太了解,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来分析看看吧!

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姜太公钓鱼”吗?看完令人大开眼界

姜子牙 ,名尚 ,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 ,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做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牛人啊,文能定国安邦,武能杀猪宰羊), 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安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蟠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姜太公钓鱼”吗?看完令人大开眼界

话说有一天姬昌想出去打打猎,做做乐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算了一卦,卦上说: 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大概意思就是……恩……会得一个人才),于是姬昌高高兴兴的出发了,最后在渭河边上发现了用直钩垂钓的姜子牙。终于,姜尚在垂钓时遇到来此地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也由此,姜子牙向西伯姬昌提出了治国兴邦的良策。西伯姬昌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上,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姜太公钓鱼”吗?看完令人大开眼界

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