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五窮”是否重演?如何應對?

投資要點:

1、整個一季度,全球資本市場動盪,疫情是主要的變量之一。

2、除了疫情外,另一大對市場形成制約的因素,則是原油價格的異常波動。

3、4月份,之所以全球股市沒有出現大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4、A股短期不漲的核心問題是水沒放夠,自然還是窪地。而中長期,還是要看政策刺激生效,經濟數據回升。

5、一季度GDP-6.8%了,怎麼辦?政策面給出指引:六穩、六保。

6、我們的策略:5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7、風險因素: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各種風險交織疊加。

一個月前,我們在二季度的投資策略《以確定性對抗不確定性,亦步亦趨,優中選優》中,充分考慮了疫情期間停工停產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衝擊,以及海外疫情擴散,可能對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負面影響。

從審慎的角度,我們認為:中國將繼續深拉內需,注重內生增長和外延增長並行作為絕對戰略重心方向,全力推進核心科技自主控制和數字新基建的發展將帶來中國全新的經濟格局和嶄新未來。低估值,純內需,高價值,高股息的標的作為把握機遇對抗風險的最佳選擇。

一個月過去了,我們所跟蹤的新基建、純內需、高股息、低估值均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具體來看:新基建中,4月份特高壓、充電樁、高鐵、數據中心、衛星通信、5G等細分領域,輪番上漲。

純內需所涉及的糧食、食品加工、調味品等均有非常靚麗的表現。高股息中,我們所關注的長春高新、貴州茅臺,也重新定義了藍籌股的內涵。


今年A股“五窮”是否重演?如何應對?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疫情給世界各國經濟都帶來了不小衝擊。雖說我國疫情已經逐漸平穩,基本以傳入型病例為主,但一季度造成的經濟損失依舊不小。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最慘,投資其次,出口比預期中略好。


今年A股“五窮”是否重演?如何應對?

具體來看:進出口下降,Q1服裝、傢俱等產品衝擊明顯。一季度進出口總額6.57萬億元,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從主要產品看,集成電路、醫療器械出口增速分別高於整體23.3、10.2個百分點。服裝、鞋靴、傢俱等產品出口受到較大沖擊,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深於整體3.9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受到衝擊最小

分行業來看,第一產業下降3.2%,第二產業下降9.6%,第三產業下降5.2%。這說明第一產業受衝擊最小,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第二產業受衝擊最大,製造業大部分需要現場作業,復工復產進度影響一季度數據,二季度存在海外疫情影響而導致出口繼續下滑的風險。第三產業受到的衝擊比預期中要小,餐飲、旅遊、培訓等服務業大幅下滑,但金融等服務業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

一季度GDP-6.8%了,怎麼辦?一言以蔽之: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準備、爭取最好結果。

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除了加大“六穩”工作力度,還增加了“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可謂切中要害。

由此,我們5月策略也將圍繞六穩六保來展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目前市場短期看情緒,中期看政策,長期看估值;中長期都是向好,而短期仍是未知數。

當前,內外部環境依舊複雜:從公共衛生層面,我國打贏了“抗疫”戰爭;從經濟發展層面,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但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各種風險交織疊加。

對此,領導人指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由此,我們得知,中期的政策層面,要堅定“底線思維”,而長期的估值,A股仍處於價值窪地。

所以,5月份的策略就比較有意思了,如何取得短期、中期的平衡呢?我們先從一季度行情的影響因素分析,看看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市場有什麼新的刺激。

整個一季度,全球資本市場動盪,疫情是主要的變量之一。在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之際,海外卻出現了大規模爆發。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26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886408例,累計死亡202270例。不過疫情最為嚴重的歐洲,已經開始出現拐點。美國也計劃重啟經濟。從最近一段時間歐美股市表現看,疫情導致的情緒恐慌期已基本結束。


今年A股“五窮”是否重演?如何應對?

除了疫情外,另一大對市場形成制約的因素,則是原油價格的異常波動。原本因為新冠疫情而導致的需求不足,原油價格已經承壓下跌;在沙特發動石油價格戰後,石油價格迅速崩塌。此後雖然美國、俄羅斯、歐佩克均表示減產,但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價格一路走低。以至於4月21日,發生了WTI2005原油結算價格-37.63美元/桶的奇觀。原油價格是大宗商品定價的錨,對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偏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而能刺激油價的,短期因素是減產,中期因素則是經濟刺激計劃下的需求回升。


今年A股“五窮”是否重演?如何應對?

4月份,之所以全球股市沒有出現大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三月已經重挫30%以上,存在短線修復預期;二是美聯儲啟動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各國央行紛紛開閘放水,市場自然是水漲船高。而中國之所以不漲,也是同樣的原因:一來3月總體表現強於外圍,二來放水針對於實體經濟而非股市,尤其是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較大。所以,A股短期不漲的核心問題是水沒放夠,自然還是窪地。而中長期,還是要看政策刺激生效,經濟數據回升。

兼聽則明,上面是我們對於A股市場的看法,下面看看主流券商的觀點,然後再來作進一步的剖析。

中信證券認為:A股的底部拐點已經確認,上漲的共識將逐步凝聚:歐美疫情“二階拐點”基本明確,國內基本面底部也已明確,國內政策力度不斷強化。大部分場外資金入場的顧慮會進一步降低,資金入場共振將驅動A股強勢上行。《中信證券:A股底部拐點已確認,二季度上漲已經開啟,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中信建投則認為:今年GDP目標對投資者已經不太重要,能預見二、三季度政策力度較強,屬於股票投資的黃金時期,把握節奏非常重要;美股近期持續反彈,但當前估值與基本面並不相符,後續或有較大調整空間,不建議在當前位置繼續博取美股上行收益。《中信建投:二三季度將是A股投資黃金時期 莫對美股“火中取栗”》

可以看出,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對國內均是看好。分歧點在於中信證券認為歐美疫情“二階拐點”明確,但中信建投則認為美股近期反彈,估值與基本面並不相符,存在較大調整空間。如果如中信建投所言,美股牛市已然終結,甚至將進入熊市。而美股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這就使得A股上行存在一個“天花板”。

所以,儘管中國經濟從三月份開始拐頭向上,仍不能過於樂觀。我們要繼續保持對海外市場的警惕,注意風險的傳遞。4月21日,-37.63美元/桶的WTI2005原油結算價,不就讓中國銀行原油寶客戶買單了麼?

上述分析,堅定了我們對5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策略的信心。

A股有五窮、六絕、七翻身,一說,其實最開始針對的是銀行系統的流動性,慢慢借鑑到股市上,成為“魔咒”,今年經過連續多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流動性已經不是問題。對於股市而言,這個“藉口”也就不存在了。而今年因疫情影響而推遲的全國兩會,極有可能在5月中下旬召開,這將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維穩的預期。

從配置的角度看,低估值,純內需,高價值,高股息;這四大主線大體上仍然適用,但需要作一些微調。

A股的低估值,主要體現在銀行和保險的低估值上,但在央行不斷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道路上,銀行股的毛利率(息差)仍有被壓縮的空間,而市場資金成本的下降,最終會推動非銀金融板塊的估值提升。所以,5月我們建議重點關注保險板塊(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機會;隨著市場情緒回暖,可以逐步增加對頭部券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國銀河)的關注度。

純內需,這條線繼續堅持。尤其是新基建和科技股方向,甚至可以增加配置。

高價值與高股息,在4月份已經充分體現出防禦性依舊具備持有價值,可以適當降低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