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昨天的文章《投資原油的舒服姿勢》剛好講到原油期貨的新聞,果然今天國內就出事了。


中國銀行公告稱: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鑑於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我行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括美油、英油)新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人民幣美國原油2005合約的多頭與空頭平倉結算價為-266.12元/桶。


這意味著投資者,不但虧光了買入的資金,還倒欠銀行266.12元/桶。


按照一般投資人的理解,抄底實物資產,最多也就是本金虧乾淨,但是現在狀況是,投資者不僅僅本金虧完了,還可能倒欠銀行200%的本金。投資人們看到公告都被嚇傻了。


比如網傳的這張結算單,投資者開倉成本是194.23元,本金總額388.46萬元,但是現在總體虧損920.7萬元,倒欠銀行532.24萬元。中國銀行已經發出通知,要求投資者補充這部分穿倉虧損。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投資者當然並不服氣,強烈質疑中國銀行自身存在翫忽職守的嫌疑,自己的合約設計和風險控制形同虛設,並且強行讓投資者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根據中國銀行的公告顯示,他們將投資者的倉單留到了最後結算時刻,而沒有能完成盤中換月。這意味著,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全都跑了,就中國銀行自己死握著鉅虧倉位。


在國內除了中國銀行之外,其他開設有紙原油業務的投資機構,都成功跑路躲過了這場災難。國內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紙原油業務,早在4.14-4.15日就已經基本完成了換月工作,當時他們的平倉價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之間。


而中行其實是啟動移倉太晚了,那時已經流動性枯竭,沒有人接了。中行的操盤手要麼就是喝酒了,要麼就是被嚇傻了,連保護客戶利益都做不到,犯了如此低級的技術失誤。


那麼這次中行造成了多少損失呢?


從CME查詢到,最後高達77076手合約是按照的TAS指令執行的,原油期貨結算價交易(Trade at Settlement,以下簡稱TAS)指令。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不知道這7.7萬手中有多少單是中國銀行的單子,但我們能算出來,每一手合約1000桶。總計77076000桶原油在結算價附近成交。假如開倉均價為20美元,則最後結算的總共損失高達44.66億美元,約合315億人民幣。


中行不僅不承認失誤,還發信讓這個理財產品的投資人承擔所有損失,這真是一款神奇的產品。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我是從來不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的,說這句話可能會得罪所有的銀行朋友,不只是國內銀行,國外銀行其實更黑。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我不買他們產品的唯一原因其實是:我看不懂產品說明。


理財經理口頭宣講的一切其實都不具備法律效力,而銀行設計的產品規則複雜晦澀如同天書,我不能買我看不懂的產品,因此只能放棄。


相對來說,買股票雖然要承受波動,但是再怎麼跌,本金總還在吧!再不濟總不會倒欠證券公司幾倍的錢吧?


之所以我對銀行有點偏見,這還跟我之前朋友遇到的慘痛經歷有關。


2008年之前,很多外資銀行會向理財客戶推銷一種“打折買股票”的理財產品(也稱KODA),其實規則很簡單,你可以按照某個股票打八折來買入,如果股票上漲20%,則合同取消;如果股票跌破了銀行規定的買入價,則你要翻番數量用約定的買入價每天買入它。


這款產品開始有甜頭、先給打折,但如果簽了這個合同,風險在於,後面一旦出現了價格一路暴跌,你必須要一路買下去,而且要翻番地買下去。購買這款產品,最好的結果不過賺30%左右,但最壞的結果損失是無限的。


2007年,在香港的私人銀行中,有超過七成的以這種形式購買股票。私人銀行的資金佔香港散戶資金一半以上,客戶人數不多,但是金額龐大,而且多采用槓桿借貸。我朋友當時就因為買了中國遠洋的KODA導致損失慘重。


金融危機期間,大量的KODA客戶不僅賠光了本金,還倒欠銀行幾千萬甚至上億,其中最著名的案例要數2008年10月中信泰富(00267)賬面損失高達155億元,更拖累當時的主席問責下臺,差點破產。


中行原油寶,一款神奇的割韭菜利器?


這款產品簡稱Accumulator,因其諧音後來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I kill you later!"


富豪的絞肉機、中產的噩夢、睡覺都能虧錢的催命符、負資產助推器、銀行最賺錢的搖錢樹。。。


我們去銀行看理財產品的時候,很多時候是把銀行的人當作財務顧問,其實你會發現根本不是,銀行來的人就是你的對手方,他就是跟你做交易的人。如果銀行是你的對手方,雙方完全是在對賭,裡面沒有雙贏,只有你死我活,這樣的情況下銀行要想賺錢必須要保證你賠錢。


要不被割韭菜,其實就一條:看不懂的合約,就不要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